01.28 《易經》:不論人是非,讓謠言止於智者

本文由【易論】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

《易經》:不論人是非,讓謠言止於智者

古人常說這樣一句話:論人是非者,定是是非人

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的人總是這種“是非”之人,比如說背後經常議論他人,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就輕易的去評價和定論一件事情,從來沒有想著負責,更沒有想過自己的謠言會對於當事人產生傷害,即便這樣無恥,但是自己從來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錯誤。

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方便溝通的同時,更多的是造成了謠言的快速傳播,也為謠言傳播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條件,更產生了不良影響,甚至嚴重的後果。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謠言止於智者

真正的智者,能夠在面對謠言的時候讓謠言戛然而止,而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在面對不確定的謠言時及時停止,不要隨波逐流,也不要人云亦云,這才能還原事情的真相,也能避免對於當事人產生傷害。

《易經》:不論人是非,讓謠言止於智者

有一天,一個人跟蘇格拉底說:“我有一個消息要告訴你。”

蘇格拉底這個時候慌忙打斷他,就說:“你要告訴我的消息,需要經過三個篩子篩選,第一個篩子叫真實,你告訴我的消息是真實的嗎?第二個篩子叫審查,你跟我說的消息審查過嗎?是善意的嗎?第三個篩子是重要,你告訴我的事情是重要的嗎?如果你跟我說的事情不真實,也沒有經過審查,更不重要,那麼就不要說了,我也沒有心思去聽。”

這就是智者的胸懷和智慧,讓擾亂人心的謠言到智者那裡戛然而止,以免人云亦云,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謠言危害猛於虎,他傷害的不光是一個人的聲譽,甚至更是一個人的生命。

《易經》:不論人是非,讓謠言止於智者

《易經》之中說:上六:鹹其輔頰舌。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六:傷及腮幫,臉頰,舌頭。

感應發生在上層的腮幫,臉頰與舌頭上面,有的人天生喜好為自己去辯解,也善於撥弄口舌,這一爻辭就說明,把能耐表現在三寸不爛之舌之上,是很不明智的。

在生活中,不要企圖為自己辯解,更不要去散播謠言,把“一”說成“十”其實是人的本性,總有一些人懷著不一樣的目的和心態,唯恐天下不亂,對於小事肆意誇大,也造成了歪曲事實的嚴重後果,並且廣泛傳播,造成對當事人造成極大傷害。

不散播謠言,其實也是對於自己的一種保護,因為真相大白於天下時,謠言不攻自破,傳播謠言之人的醜惡嘴臉,也會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易經》:不論人是非,讓謠言止於智者

古代有一個人,他們家用水都需要到很遠的地方挑水,需要浪費一個人的勞力,後來就找人幫忙在家裡打一口井。

井打完之後,他就說:“我們家開了一口井,等於多了一個人。”

誰知道這一句話被傳來傳去,居然傳成了“他們家打井,挖出來一個人”,這些話傳到了國王的耳朵裡面,國王聽到之後就非常慌張,把這一家人找過來,問明原因才鬆了一口氣,國王聽到真相之後就下令禁止再去傳揚這件事情。

在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都像這一件事情一樣,把本來沒有的事情傳的雲裡霧裡,所以一定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更有讓謠言終止的一種勇氣,還原真相,才能從根本上制止謠言,一起努力營造一個更加和諧的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