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1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1月28日下午,甘肅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抵達湖北武漢。我院醫療隊在被分配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附近駐地休整。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武漢市中心醫院,是湖北省醫療機構排名第4的綜合性醫院,疫情暴發後被臨時改為定點醫院。由於醫護人員緊缺,醫院內婦產科、心內科等很多其他科室的醫護人員都經過湖北衛建委擴大執業範圍,從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治工作。

自疫情爆發開始,中心醫院醫護人員便一直堅守抗擊疫情第一線,我院醫護人員的到來也為他們爭取到難得的休息、整修時間。

到達當天,工作會議、制度紀律學習、培訓實練等各項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重症醫學科護士長石二虎、護士張馬瑞、李紅芳、郭娟娟分配在重症治療組;感染科醫生鄭紅,呼吸科醫生李濤、護士蒲瑞芳、劉惠芳、肖妮分配在普通二組。

熟悉環境、與當地醫療機構的對接工作也迅速推進。除了工作上的銜接,氣候也成為醫療隊員迅速適應和磨合的重點:武漢溼度大,氣溫低,對於習慣乾燥、暖和天氣的隊員們來說有點不適應。

為了減少工作中的感染幾率,援鄂醫療隊的多位隊員還做了“髮型準備”,女隊員多年的長髮剪短了,“這是為了方便穿防護服,頭髮剪了還會長出來,我們只有保護自己才能更好地去救人。”護士張馬瑞說。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新發型,依然美美噠

“接到臨時通知,第二組今晚進病房,上一線抗擊疫情了。大家加油!”1月29日下午6點,我院援鄂醫療隊隊長鄭紅的一句話,讓隊員們瞬間沸騰。真的上戰場了,之前幾天所有的練習都是為了此刻,大家忙碌而又從容的樣子,讓人動容。

19點17分,從駐地開往中心醫院的大巴準時發車,隊員們轉身上車的瞬間,戰鬥的衝鋒號已經吹響,開始正式與“新冠”病毒短兵相接!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醫護人員進入隔離病房,最主要的任務是救治患者,自我防護工作更顯得尤為重要。“只有做好自我防護,才能更好救治病人。”這是培訓中所有人強調的最多的話,也成為每一位醫護人員腦子裡最緊繃的一根弦。隊員們穿上了厚重的防護服,從內開始,一層一層逐一穿戴帽子、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手套、護目鏡、隔離衣和靴套,一絲不苟。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隊員們全副武裝,戰役即將打響

病歷系統和醫囑系統都是陌生的,記錄生命體徵、查體......這對於醫護人員來說是“家常便飯”,但當穿上這身厚厚的隔離服,在汗水蒸騰中,一切都不一樣了。“在這裡工作過,才覺得武漢的醫護人員堅守那麼長時間是多麼不容易。”大家由衷地感慨。

收治病患、記錄病情,邊學邊工作的時間似乎過得很快,1月30日早晨九點半,第一天隔離病房工作才正式結束,醫療隊隊員走出病房。然而所有的工作還沒有結束。“脫掉防護服也是技術活兒,因為外層已經被病毒汙染,脫的時候如果外層的病毒抖落飛揚過多,會造成很大傳染風險。”拖著疲憊的身軀、緩慢規範的脫下隔離服,保證每一個汙染面處理得當,避免因為自己的操作造成感染傳播。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脫防護服之前一定要先把外面鞋套的紮帶揭開,再脫”“還有走路時慢一點,防止自己把鞋套踩住拉下來”“穿上防護服以後動作慢一點幅度小一點,防護服容易破”微信群叮叮響個不停,拿到手機的第一時間,作為隊長,鄭紅醫師開始一遍遍為還沒有進入病房的隊員們叮囑注意事項。

當我問起在武漢的生活以及真正進入病房的感覺是什麼時,鄭醫生平靜的說:“我和李濤醫生昨晚夜班,收了兩個病人,一邊工作,一邊熟悉武漢市中心醫院的HIS系統。感覺目前最重要的是嚴格防護,認真工作,在工作之餘好好休息,保持良好的免疫力,不斷給隊員們打氣加油,幫助大家克服緊張情緒,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認真工作,我們會防護好自己,請關心我們的各位放心!我們一定完成援助任務,爭取早日控制疫情,凱旋而歸。”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援鄂一線報道(一)】市醫院援鄂醫療隊開啟救治工作!

疫情就是戰情,時間就是生命。

向所有臨危受命的醫務工作者們致敬,

他們不是鋼鐵身,只是心有擔當;

他們不是大無畏,只是身負重託。

戰士們,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