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片如其名,《囧媽》講述了徐崢飾演的小老闆伊萬纏身於商業糾紛,卻意外同母親坐上了開往俄羅斯的火車,在旅途中,兩人不得不直面家庭問題,共同渡過難關。

徐崢這一次似乎更看重對中國式親情關係的討論。

這是電影《囧媽》的主題。

很感謝這部電影,不只是因為它的在線免費,而是在新年和家人一起看了它。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見過許多人像是伊萬那樣的人,和他有著相似的經歷和童年。

媽媽總是那般全心“喂投”的母親,相信許多人有感同身受。

也許經歷不是麼相同,有的只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媽媽”的相處和矛盾。

伊萬因為想要“逃離”和“擺脫”母親,所以在情感上一直劍拔弩張,最好不要交談,甚至最好不要見面,一旦觸及就會一觸即發。

很滑稽的是,一直想要和母親不一樣的伊萬,在感情上卻活成了母親的樣子。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他對自己的妻子也是各種控制,希望妻子能活成自己理想的樣子,卻從來不傾聽對方真實的聲音。

這樣的婚姻家庭,不僅僅在伊萬身上發生。

伊萬,只是中國男人的其中一個縮影。

伊萬的婚姻,只是中國式婚姻的一個剪影。

囧媽這部電影,從山爭哥哥的表情就能看出,什麼叫做“媽不要你覺得,媽只要她覺得”。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不得不說徐崢和黃梅瑩老師的母子感太強了,遇上這樣一位嘮嘮叨叨從頭管到腳的媽媽,就連夫妻生活,這位媽媽都要知悉,山爭哥哥也只能選擇無奈接受。

徐伊萬意外同母親盧小花坐上了開往莫斯科的K3列車,6天5晚,不得不在狹小的車廂空間裡朝夕相處。

想象一下,你媽覺得你冷,你媽覺得你餓(但她又覺得你胖!),你媽覺得你得多喝水,你媽覺得你睡得太晚,你媽覺得你得少玩手機……

原來隔三差五偶爾叮囑一下的節奏,現在時時監督高能攻擊了,崩潰不崩潰。

原本電話裡媽媽嘮叨幾句兒子敷衍一下的事情,現在是耳提面命動手動腳了,還忍不忍得住?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囧媽》中每一個細節展現都來自於真實的生活體悟,徐崢表示:

“我們發現有很多年輕人說過年回家在家待不了三天,跟爸爸媽媽關係明明很相親相愛,卻羞於表達,總是有很多爭執,為此才拍了《囧媽》。”

原生家庭、情感控制等等近來的熱點話題,在電影中都能找到體現,‘為你好’的邏輯是自私,是佔有,是自我擴張。

對中國式家庭親密關係的探討,笑中帶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借用公路片的理念,構建一場穿越西伯利亞冰雪大地的漫長旅途。

是現實,也是童話;是‘囧媽’,也是‘囧途’。”

他也曾分享影片的最初創意來自於一個簡單的設想——你會和父母一起去旅遊嗎?

而後便延伸出了一個成年男人,與媽媽一起,六天六夜,同在一個火車車廂裡的“囧事”。

“它可以投射很多當代人的處境,你是如何與媽媽相處的?

同時,它又涉及到另外一個議題,你和媽媽的關係,映射出你對待這個世界的關係,就變成了這樣一個故事。”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有多少人的婚姻,活成了父母的翻版?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不僅僅體現在擇偶觀上,而且還可能影響你之後的婚姻模式。

有人因為自己父母的爭吵、暴力而不敢或是不想結婚,也有人想拼命的掙扎慢慢的活出自我。

當伊萬遇見了娜塔莎,娜塔莎告訴伊萬,你要逃離,離開這樣的環境,離開你讓你忍受的地方。

當伊萬和媽媽爭吵爆發的時候,伊萬說:

我爸不是喝酒喝死的,是你氣死的,他壓抑自己,他只能用喝酒的方式來緩解壓力。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男人應該是沉默穩重的,應該像一座遠山,出鏡的只有沉默的背影,獨立承擔整個家庭的責任,而不應該有任何情緒和抱怨。

他們最好沒有情緒沒有感覺,沒有快樂,更不應當表達出任何悲傷或者不安全感,否則整個家庭就會失去主心骨,背後的女人和孩子就會亂作一團。

不得不說,這種角色要求,甚至可以說是性別歧視,是男權社會對男性的壓迫。

從某種程度上說,在這樣的文化下,男人比女人更壓抑。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當你越不尊重伴侶,孩子就會越像他/她。

孩子表面上會聽媽媽,然而私底下會像爸爸,甚至在潛意識裡跟隨著爸爸的命運而不自知。當我們否定自己的先生/太太時,我們正在給孩子什麼樣的信息呢?

“你爸爸是懶惰、不負責的人,你以後不要像他一樣!”

“你媽媽死愛錢,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

“你媽媽愛嘮叨,你以後不要像她一樣嘮叨!”

“你媽媽都不顧家,你以後千萬不可以像她一樣!”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肯定會出現這些行為:懶惰、不負責、死愛錢、愛嘮叨、不顧家。

為什麼?

因為在孩子的心裡強烈需要和他的父母連接,但有關他爸爸/媽媽的信息卻全是負面信息,他當然只能跟這些信息連接,做出相同的行為來滿足與爸媽連接的歸屬感。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在這部劇中看到伊萬和妻子小璐,當伊萬想方設法不計代價的弄黃小璐的單子,面對小璐質問:

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的時候,伊萬說:

“你什麼都沒有做錯,你就是太講理了,你可不可以不要那麼講道理啊,在感情裡講道理就是最大的不講道理”。
看:多麼熟悉的指責和控訴。

婚姻裡到底應該講理還是不講理,好像不講理不對,講理也不對,許多人在婚姻裡一直都想尋求一個最合適的答案,可以一勞永逸的標準或者最佳答案,但或許,這個答案可能永遠也找不到。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每一個孩子都是非常愛自己的父母,那種愛的深度遠遠超越了大人們所想象的。

為了讓整個家庭系統正常或者更好的運作,孩子們會寧願自己受苦,去替代受罪,也不願意讓父母因此分開或者隔離。

所以,伊萬用這種模式對待自己的婚姻,伊萬愛自己的父親和爸爸,但他不能阻止父母的爭吵,也阻止不了家庭戰爭的不幸,所以裡面隱藏了一個心裡動力,自我價值感低。

我用我自己的婚姻不幸,盲目的認同父母,同時也是盲目的愛表現。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童年缺愛,一般來說都會尋求心理補償,瘋狂地愛人與被愛,這種感覺會像上癮一樣停不下來。可無論獲得多少愛,骨子裡總是潛伏著一種不安全感——連父母都沒有辦法疼愛自己,那麼還有誰能無限制地包容、無限制地愛自己?

還有誰會長長久久永不離開?

當然就只能無窮盡地付出愛,或者需索愛,來填補內心深處無窮盡的大洞。那麼也當然,填進去再多,也都得不到滿足。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潛意識的語言:我的父母過的不幸福,我怎麼能比我的父母過的幸福,這是孩子對父母隱藏的內在誓言,我不能比我的父母幸福,潛意識中的資格感。

童年時的人際關係不僅會成為和別人的關係的藍本,同時也會成為我們與自己的關係的藍本。

一個從小受到父母嚴苛對待的人很難對自己寬容,這一點可以說是毫無疑問的。

你有沒有特別自卑,不敢和別人交流?

你有沒有委曲求全,生怕自己說錯話?

你有沒有極端,消極,敏感,易怒,暴躁?

你有沒有睡覺時蜷縮著身體?

你有沒有經常覺得伴侶不夠愛自己?

以上五條,如果全中,那麼很遺憾的通知你,你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的人。

而可悲的是,從小到大,這種缺乏安全感的狀態會貫穿一生。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缺位的父親+補位的孩子=不健康的家庭關係

什麼叫父親缺位?

廣義上來說,父親因為各種原因無法承擔或者減少承擔撫育教養陪伴孩子的義務,就叫缺位。

現代網路用戲謔的方式,稱之為媽媽喪偶式育娃

孩子成了父母的照料者,父母成了孩子的索取者。

我們生活中經常發生這樣的例子,當孩子需要補位空缺的父親的時候,必然面對著超過他年齡能力範圍內的問題和責任,那麼自然會消耗他更多的心理能量和資源。

對孩子來說,無異於揠苗助長。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我們潛意識中都將戀愛當作了治療,目的是為了修正我們童年的錯誤,其表現就是,戀人多數時候都是我們選中的理想父母。

現實父母或多或少讓我們不滿意,我們心中都藏著一個理想父母的模型,它是我們選擇戀人的基石。

這是部治癒家庭關係的心靈良藥。

真正好的婚姻,是需要兩個人各自從自己的原生家庭脫離,斬斷那些負面的鎖鏈,不斷完善自身,最終併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或許這條路走起來必定苦難重重,但是我相信,只要你走下去,就一定會有收穫。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一想到為人父母不用通過考試,就覺得太可怕了。”

可怕在未知和沒得選擇,沒有人知道生在什麼樣的人家,沒有人能選擇父母,無論好壞只能接受。

孩子不是婚姻的紐帶,也不是家庭的唯一,一句為了你好,讓孩子承擔天大的壓力。

推薦《囧媽》,尤其推薦夫妻帶著父母一起觀看。

希望這部電影能夠點亮很多大家庭與小家庭之間的那盞燈,父母和子女各自回到自己的人生,相愛卻不會越界。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體會愛的老靈魂,人生路的探索者。

重要的是:一個認真熱愛生活的心理師。

以有限文字,寫無限可能!

倡導以愛為本質的精神生活,一起感悟生活的真諦,生命的真意!

我遇見你,然後遇見我自己!——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諮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

唯一上線的《囧媽》,好看嗎?我也想吐槽《囧媽》,但沒證據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