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疫情結束後的武漢發展會有怎樣的影響?

楓超梓茹


疫情給武漢帶來的影響是必然的。

但中國地理位置最好的城市,第一上海,第二就是武漢。如同上海一樣,政策,人才,資金,技術,都是加分項,而不是絕對項。上海的地理位置,就決定了這些東西都會向上海傾斜。武漢同樣,疫情或許是推進前進的一個動力。

08年汶川地震後的成都,就是突飛猛進的契機。事後國家一定會大力扶持,給予修復重建城市,各種資源也不會缺乏,抓住這個機會好好作為,上升一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以下這些帶來的影響也是必然的

1、武漢會流失掉一些人才

武漢本土的大部分聚集性企業起碼到疫情結束後才能生產動工,都是要養活自己的家庭。幾個月沒有收入?不可能的,那會是怎樣的局面,離開武漢的一部分人才將不會再回來。但還有一種可能性,國家後期會支持武漢大力發展,進而吸引更多人才資源也是有可能的。

2、外地招商影響

這次事件會讓一部分原有的商家選擇退縮,原來的規劃會被打亂,可能會把資金投去其他城市發展。那些招商的土壤,往往單靠國家扶持不夠的,都想要穩一點的把錢賺進口袋裡。當然,武漢本地也不會缺乏一些成功企業家來建設家鄉。

經濟的重創,人心的漂浮;我覺得武漢未來幾年都很難。而臨近的成都重慶又潛力十足,虎視眈眈,武漢會被分走很多的資源和人力。

無論如何,我相信武漢未來一定會更好。

先不說國家戰略和扶持,繞不過去的產業功能及性價比,武漢本地人、校友、海外華人,無論這次出不出力,出多大力,都憋著一口氣想重建。

多少家庭破碎了,多少人才有更好的擇業選擇,多少人後悔沒早點出去,多少人落井下石,都是事實。

但也沒忘記,多少家庭盤根錯節,生於此、長於此,只會在此,不能看它沉淪。“武漢”名字本身就反兇化吉,壯麗奮進,不是懦弱的格。



似夏年


1、全市GDP同比會下降10-30%左右

2、全市財政極度吃緊,會考慮削減部分公共預算支出,部分基建項目(如地鐵)會出現延期甚至擱淺,但賣地會更積極

3、主管部門會組織幾輪對食品、生鮮市場的大整頓,野味交易全面禁止直至取締

4、餐飲、服裝、旅遊等對人流、場租敏感行業會遭到重創;而電商、文娛、在線教育、物流、醫藥、保險等行業會逆勢增長

5、全市房地產成交量將腰斬,部分樓盤交房時間可能延後,領館區、軍運村等徹底涼涼...

6、出走的500萬人只會回來一部分,部分富人階層可能會考慮移民其他城市,因此全年武漢市淨流入人口應該為負

7、股票市場不會有大的行情,至少在今年.....

歡迎補充。


民工曉祥


會反彈!


石頭的四哥


目前幾個月方方面面的運轉都會不如疫情前。


用戶聯繫


明天更美好[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