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武術作為中華文明裡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文化象徵,千百年來一向被世人津津樂道。然而時至今日,當訊息高度發達,人們認知見聞急速的增長時,武術這個存在於人類意識裡充滿暴力美學的一項肢體運動被推到風口浪尖,各種不同的聲音此起彼伏。爭論最激烈的無疑是傳統武術與現代格鬥運動孰強孰弱,中國傳統武術到底實不實用能不能打?古代人們真正用來打鬥的格鬥技術到底是什麼樣子?是影視中那種天馬行空般的夢幻動作,還是和現代格鬥差不多的拳打腳踢?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這旗鼓手是不是和現代格鬥式基本一樣?

從正常的人類認知來說,各種動物搏殺時都知道用最簡單實用的動作去獲得勝利,何況是靈長類的人類呢。實戰打鬥不是玩遊戲不是拍電影,不是看你的動作帥不帥,而是看能不能打敗對手保護自身。尤其在古代那種社會文明不甚發達的環境中武術絕對是要追求實用的,花哨的動作當然也有,但只要有正常認知的人都不會把那種表演的花哨動作認為是實用所需的。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說現在常見的一種現象,那就是有一部分人偏偏認死理把表演武術等同於中華武術,等同於古代實戰需要的武術,以此證明古代武術從來就是這種無法實戰的表演動作。有這種認知的人請先弄清是不是,再決定要不要來踩上一腳。動腦想一想:古人殺敵防身需要實戰,真正需要實戰的人絕對分的清什麼是真什麼是假,分不清真假的人也應該在實戰中被打的能分清了。在進入現代火器時代之前,依靠人類肢體揮舞兵器搏殺的冷兵器時代已經度過了足夠漫長的歲月。使用兵器與肢體格鬥的技術絕對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發展的。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伏地踹腿

如果翻翻古籍會發現其中記載描畫的實戰格鬥技術肢體動作基本和現代格鬥沒什麼大差別,也許有細節上的變化,因為時代在發展,再完美的技術總會有可以進步的空間以及與時俱進的一些改變。但由於人類的身體還是這種結構,沒有變成三頭六臂也沒有長出尖牙利齒,依舊是兩胳膊兩腿,所以格鬥動作也不會產生跨越物理形態的差別。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幾個四平勢基本和現代格鬥式一樣,而明清小說中關於拳斗的描寫經常見到開場扯開四平勢,或者擺個旗鼓勢可見早已是很常用的格鬥式

明白了這些來看目前喜聞樂見的現代格鬥與傳統武術之爭,主要笑點是傳統武術為什麼在擂臺上沒有打出套路表演裡的神奇招式,偶爾用出幾下似是而非的招式又沒什麼效果。這裡還是要說套路招式不完全是為了實用,其中確實存在為了連貫轉換而設計的無用動作,其次套路中實用的招式相當於現代格鬥裡的假想組合動作,既然是假想動作自然是隻能在對手按照你的假想來才行,而實際上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現代格鬥常用的下蹲防禦

那麼這種假想動作無法生效的現象在現代格鬥裡也會發生。至於那種用出招式卻沒打出效果的情況,明顯是功力問題了,沒力量沒速度你用現代格鬥還不是一樣打不疼對手嗎。再提一遍,套路武術在古代也不是實戰武術。同理,古代實戰的武術和現代格鬥一樣是非常實戰的。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現代格鬥也經常見得肘部護頭近身

越簡單直接的動作在實戰時越容易使用發揮,古代實戰武術和現代格鬥的動作都有非常類似的格鬥架勢,看看古籍記載的某些姿勢和現代的格鬥式基本一模一樣,古代還存在更多的格鬥架勢是為了應付更多的環境場面,而現代格鬥基本統一的架勢因為統一的擂臺環境決定。所以可以認為現代格鬥很明顯是在傳統實戰武術繁多的招式中提取出的適合現代擂臺環境的動作,經過進一步的優化而來的。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現代拳擊裡典型的肘部磕擋

拳擊泰拳跆拳道空手道等等都有古典源流,他們那些古典的東西肯定也有很多不適合現代格鬥環境的存在,都是經過進一步精選優化而來的,但目前為止從沒見過拳擊泰拳跆拳道空手道等對他們的古流淵源叫囂的,反而對古典傳承表現出很高的尊崇。現代散打格鬥也算是傳統武術的現代面貌,為什麼偏偏有人就無法接受了呢?有人說這完全沒有體現傳統武術特色,怎麼都是和拳擊泰拳類似的拳腳?那請看看拳擊泰拳空手道跆拳道他們站到一個擂臺時是不是也是類似的拳腳。再回去翻翻古書是不是發現還是類似的拳腳。

傳統武術的真實面目,那些懷疑武術的人也許從沒看清過

低姿態的現代格鬥式

歸根到底對傳統武術的懷疑與叫囂還是因為根本沒分清什麼才是真正的武術。本篇主要對照的是現代擂臺格鬥與古代徒手武術,也就是古代所謂的白打,打拳,散手。至於兵器格鬥技術那就是另一個話題了。

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關注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