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水滸中的細節:王婆如何拉到西門慶這個客戶

《水滸》第24回《王婆貪賄說風情,鄆哥不忿鬧茶肆》中,西門慶和王婆在達成交易前,曾有多場對話。語言大師王婆的營銷話術,堪稱句句機鋒,妙語如珠,堪稱經典。

話說西門慶被潘金蓮的叉竿打中頭巾後,去王婆茶坊裡問明是三寸丁谷樹皮武大郎之妻後,西門慶和王婆說了幾句“閒話”,其實王婆在這幾句話中已經嗅到了“商機”:

西門慶道:“王乾孃,我少你多少茶錢?”王婆道:“不多,由他歇些時卻算。”

西門慶又道:“你兒子跟誰出去?”王婆道:“說不得。跟一個客人淮上去,至今不歸,又不知死活。”

西門慶道:“卻不叫他跟我?”王婆笑道:“若得大官人抬舉他,十分之好。”

西門慶道:“待他歸來,卻再計較。”

這幾句話,稍微有點社會經驗的同志都能看出來,西門慶又是要結清茶錢,又是要給王婆的兒子安排工作,無事獻殷勤,自然是有求於王婆。而西門慶心心念唸的,當然是小潘了,但西門慶只是表達了自己有能力給王婆好處,並沒有深入。一則是因為勾搭有婦之夫有一定的道德壓力,西門慶並不知道王婆願不願意幫忙以,所以他只能初步試探,而王婆的回答很官方,並沒有釋放強烈的信號,但也沒有把話說死,留下了進一步探討的空間,因為她不知道西門大官人是一時衝動還是持續性需求。


水滸中的細節:王婆如何拉到西門慶這個客戶

而當西門慶兩個時辰後又踅將來時,王婆知道西門慶這個客戶值得發展,於是決定主動出擊,拿下這單生意。兩人的對話,也頗有意思。

王婆出來道:“大官人,吃個梅湯?”西門慶道:“最好多加些酸。”.......

西門慶道:“王乾孃,你這梅湯做得好,有多少在屋裡?”王婆笑道:“老身做了一世媒,那討一個在屋裡?”西門慶道:“我問你梅湯,你卻說做媒,差了多少。

王婆要給西門慶“做媒”,但卻不直接說“我給你和小潘拉個線怎麼樣”,而是說吃什麼梅湯,並且把話題往這方面引。不說破,進退有據,也留著底牌。西門慶說加些酸,是在暗示自己內心酸楚,要拿下潘金蓮的慾望很強烈。

這一次兩人的談話,依然沒有說到正題,但其實已經是心中有底了。

到了晚上,西門慶再次現身。王婆說的是“大官人,吃個和合湯如何?”西門慶回的是“最好。乾孃放甜些。”和合有男女成就好事的隱晦含義,西門慶的回應很正面。通過以上試探,王婆對西門慶的心思已經心知肚明瞭,但她沒有主動挑明,等著心癢難耐的西門慶主動提出,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獲得更大的好處。


水滸中的細節:王婆如何拉到西門慶這個客戶

果然,第二天一大早,西門慶就趕了個大早,“從早晨在門前踅了幾遭”,等王婆一開門,西門慶就閃身而入。這個行為自然沒有瞞過王婆的雙眼,王婆知道主動權在自己手上了:“這個刷子踅得緊,你看我著些甜糖,抹在這廝鼻上,只叫他舐不著。”

不過,西門大官人畢竟也是做大生意的,雖然心中猴急,但也深諳談判的藝術,所以也不馬上交底:

西門慶也笑了一回,問道:“乾孃,間壁賣甚麼?”王婆道:“他家賣拖蒸河漏子熱燙溫和大辣酥。”西門慶笑道:“你看這婆子只是風。”王婆笑道:“我不風,他家自有親老公。”西門慶道:“乾孃,和你說正經話:說他家如法做得好炊餅,我要問他做三五十個,不知出去在家?”王婆道:“若要買炊餅,少間等他街上回了買,何消得上門上戶?”西門慶道:“乾孃說的是。”

西門慶當然知道武大家是賣炊餅的,但卻明知故問,其實是有意把話題往潘金蓮身上引。王婆不老老實實回答,王婆回的“風”話水平很高,據說很多學者都沒搞明白。“河漏子”即餄烙,一種麵食。“大辣酥”是烈酒。蒸餄烙軟綿無力,暗指武大,大辣酥熱烈,暗指金蓮。暗指兩人在某方面很不和諧,也是暗示西門慶你小子有機會。

西門慶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上門購買炊餅,但王婆斷然否認了,最後西門慶只得怏怏而歸。實際上,王婆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案,但她一開始的定價策略就是“著些甜糖,抹在這廝鼻上,只叫他舐不著”,西門慶所能想到的常規手段都不奏效時,他只能求助於王婆,王婆成為唯一的服務提供商,自然就享有了議價權。


水滸中的細節:王婆如何拉到西門慶這個客戶

書中說的是“王婆冷眼睃見西門慶又在門前踅過東去,又看一看;走過西來,又睃一睃;走了七八遍,徑踅入茶坊裡”。終於下定決心的西門慶進門第一個動作是掏了一兩銀子給王婆“權當茶錢”。這是遠遠超出實際物價水平的,所以王婆知道妥了,“暗暗地歡喜”。

收下銀子,雙方應該說已經取得了一定的互信,王婆於是說道,”老身看大官人有些,吃個寬煎葉兒茶如何?”西門慶道:“乾孃如何便猜得著?”

王婆說西門慶“渴”了,要他吃茶。意思就是知道他要幹啥,請他寬心。西門慶說王婆猜著了,也是一個雙關語,表面上看猜到的是他要喝茶,其實另有所指。西門慶偏偏也不自己說出來,而是接著說,“我有一件心上的事,乾孃若猜的著時,輸與你五兩銀子”,非要王婆主動提到金蓮,好歹算是扳回一城。

但王婆畢竟擁有巨大的優勢,西門慶非她不可,所以她繼續套路,在西門慶報價十兩銀子後(“乾孃端的與我說得這件事成,便送十兩銀子與你做棺材本”),王婆先是直截了當地表示,你的問題我能解決,但前提是你要願意花錢,(“若是大官人肯使錢時,老身有一條計,便教大官人和這雌兒會一面。只不知官人肯依我麼”),但卻藏著掖著,不肯說出自己的妙計,“今日晚了,且回去。過半年三個月,卻來商量”,西門慶終於徹底敗了,給王婆下跪哀求,這一跪也意味著王婆推翻了十兩銀子的原始報價,擁有了無限的收費權。

雙方這你來我往好幾個回合,才正式形成了合作關係,西門慶委託王婆撮合他與潘金蓮。這其中的門道,也確實只有成年人才能看懂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