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在看電視劇《熱血同行》的過程中,經常不由地被裡麵人物成長的精神所一次次打動,以前總覺得應該是被那份熱血與激情所震撼,隨著劇情的不斷加深,發現並不完全是這樣。

除了那份獨屬於青年的熱血外,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且很容易被忽略的特質,集中在劇情裡呈現出來的,那就是青年思想上的覺醒與啟蒙。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首先,先看這個問題,為什麼這部劇會選擇青年這個獨特的視角?

綜合來看,有三方面內涵:

第一, 青年最具有反抗精神。

從劇中可以看到,易烊千璽飾演的阿易,是苦孩子出身,從小受到欺凌,吃苦耐勞,苦練功夫,等他長大成人後,路見不平就會拔刀相助,身上具有一種天然的俠客精神。

如果說這種反抗精神容易理解的話,那麼,黃子韜飾演的崇利明,他身上的反抗精神就更具有代表性與進步意義。

他作為皇室貴族,含著金鑰匙出生,從小錦衣玉食,恃才傲物,有種天生的優越感,家國情懷,身上那種以國家為重的主人翁精神體現得特別明顯。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然而,正是這樣的特殊身份,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慢慢感受到了宮廷內的複雜鬥爭,以及他們不顧國家命運,只盯著自身蠅頭小利的可恥行徑,徹底刺透了崇利明的心。

因此,在他身上,也慢慢有了一種強烈的反抗精神。可以說,阿易和崇利明,代表了當時青年的兩個類型,等兩個人相遇在一起的時候,他們身上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交匯在一起。

第二,青年最容易接受新思想。

青年思想活躍,最具創新精神,容易接受新思想,也敢於與各種腐朽勢力作鬥爭。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在劇中,在崇利明和阿易身上,也具有這種非常明顯的特徵,他們敢想敢做,衝鋒在前,對於各種進步思想,也能夠主動接受,樂於接受各種挑戰,都同情百姓疾苦,心繫蒼生黎明,願意為國家與民眾積極奔走。

第三,青年最容易團結在一起。

既有熱血,又能同行,這是青年的主要特徵。他們具有挑戰精神,能夠緊密團結在一起,共同為一個目標而努力。

在劇中,崇利明和阿易,語初等組成的豔勢番,就是這樣一個團結的組織。裡面的青年人物形象,也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那麼,青年在這個大時代的洪流中,是如何覺醒的呢?

結合觀劇內容,從以下三個方面分析下:

第一, 他們從自身遭遇感受到國和家的緊密聯繫。

崇利明從備受尊崇的皇室貴族,變成一個保鏢,前往南北議和現場,從這個過程中,感受到清廷的衰落,時代發展的必然,這是一股時代洪流,歷史大勢,任何人都不可阻擋。

阿易從自身遭遇,從小受到的苦難,再到加入豔勢番,慢慢感受到,就算自己不與這些惡勢力為敵,他們也會主動找到自己,與其忍氣吞聲,不如奮起而行。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

只有國家強大了,小家才能過得好。不管是皇室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是同樣的道理。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第二, 他們從與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感受到國家的貧弱。

崇利明在進入一家會所時,被洋人以“華人與狗不得入內”話語所侮辱,為此,他真正擺脫掉了身上的那種虛榮感,優越感,徹底地明白了自己其實在洋人眼裡,什麼都不是。

可以說,從那一刻起,他完全忘掉了自己的貴族身份,認識到自己是國家的一員,只是一個普通人而已。

國家不強,任何人,任何時候,都會受到侮辱,沒有例外。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阿易對於這點認識更為深刻,在他看來,洋人從來沒有想過要幫中國,他們就是想從中國人身上掙錢,攫取屬於他們的利益。以前是賣鴉片,現在是賣可力啉,實際都是一回事。

因為,他們不尊重中國人,所以他們只會想到利益,不會想到其他,雖然他們表面上說是為了中國。

這是阿易和崇利明在上海會面後的一段對話,從中感受下兩個青年的思想覺醒。

崇利明:人弱被人欺。說到底,還是大清太弱了。

阿易:其實很久前我就知道了,在洋人眼裡,看得還是利益,並不尊重我們。在他們眼裡都是一樣的,無論我們還是你們。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第三, 他們在奔走的過程中感受到民間疾苦。

在劇中,崇利明和語初經歷了保路運動,也經歷了上海洋人賣可力啉的事件,還參加了國際武術大會。在這些事件中,他們真正走入民間,深入基層,真正感受到了民間百姓的疾苦。

正是在這種“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過程中,他們真正長大了,知道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在哪裡。

阿易從小在民間長大,備受欺凌,摸爬滾打,風吹日曬,他更能理解這種苦,這種悲,這種傷痛,為此,他總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對於羊肉館的父女,他也是盡力照顧。

那麼,他們在經歷思想啟蒙與思想覺醒後,又是如何具體行動的呢?

他們採取了什麼方式,實現了青春奮鬥與思想啟蒙的合二為一呢?

還是他們兩個人的對話,從中體會一下他們思想的昇華。

崇利明:阿易,我覺得你長大了。再也不是當年

那個小馬賊了

阿易:我覺得豔勢番這個名字,似乎有種特殊的含義。我們每個人都在經歷一場人生浩劫,用我們的血肉之軀,去弔唁這個逝去的時代和王朝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他們在經歷一場人生浩劫,他們在弔唁逝去的王朝,也在尋找新的出路,他們始終在奮鬥,以青年的姿態,盡到青年的責任。

第一, 從自身做起。

崇利明參加國際武術大會,用自己的拳頭,雙手,血肉之軀,為國家爭取榮譽,為民眾贏得自信。

阿易參加革命軍,穿上一身軍裝,扛起自己的槍,拿起武器,衝鋒陷陣,為國家爭取未來。

他們沒有抱怨,更沒有責怪任何人,而是選擇了他們自己的方式,用青年的奮鬥來回應時代,致敬時代。

第二, 團結更多的人。

崇利明,阿易,語初一方面在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未來積極奔走,一方面也在積極團結身邊的進步青年,讓他們一起加入到與洋人的鬥爭中來。


黃子韜易烊千璽《熱血同行》:一曲青春奮鬥與思想覺醒的交響樂

同時,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也在用自己的行動,在影響大家,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第三,傳播進步思想,啟蒙國人,為民族未來持續奮鬥。

崇利明阿易他們一行人,一邊在與洋人抗爭,一邊在傳播進步思想,把啟蒙自己的思想傳遞給更多的國人,讓大家一起團結起來,為國家命運,民族未來積極奔走,努力奮鬥。

這是一首匯聚了青春熱血,激情奮鬥與思想啟蒙,覺醒的交響曲,這是一群為家國命運奔走的有為青年,他們用自己的人生書寫了最美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