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7 過浪險!這些時髦的單品,都是當年下南洋的“番客”玩剩下的

若是問有留意流行趨勢的朋友,近年來哪些風格正大行其道,哪些單品正成為爆款,在眾多答案中,一定會有“格紋”和“竹編”的元素。“格紋”作為經典始終受到時尚人士的青睞,而“竹籃包”則堪稱新晉街拍神器,風靡一時。

過浪險!這些時髦的單品,都是當年下南洋的“番客”玩剩下的

過浪險!這些時髦的單品,都是當年下南洋的“番客”玩剩下的


慢著!看著這些備受時尚人士推崇的“拗造型”單品,身為正宗潮汕人的小編怎麼覺得...有點眼熟?

過浪險!這些時髦的單品,都是當年下南洋的“番客”玩剩下的

最後,在下面這張圖裡找到了答案——

過浪險!這些時髦的單品,都是當年下南洋的“番客”玩剩下的

這,不就是當年咱們的潮汕先輩下南洋時必帶的“過番”三件寶中的其中兩寶嗎?


所謂“過番”三件寶,就是一塊甜粿、一隻竹籃,還有一條水布。帶著這三個“物件”排隊登上紅頭船,正是當年到海外謀生的潮汕人的經典形象。小編不禁要感嘆一句,我們潮汕人可真是名副其實的“潮”啊,現在的所謂時尚單品都是當年我們的先輩玩剩下的!

當然,這只是戲謔。事實上,當年潮汕先輩帶著“過番”三寶漂洋過海的時候,心裡想的和時尚壓根沒有半毛錢關係,他們踏上的是一條未知命運的道路,為的是家裡親人的生計。潮汕有一句俗語,叫“無可奈何炊甜粿”,就充分表明了“番客”的迫不得已。


為什麼“過番”三件寶會是甜粿、竹籃和水布呢?竹籃用來裝東西,沒什麼可說的,今天我們重點來說說甜粿和水布。


甜粿

舊時物質缺乏,沒有保鮮措施,甜粿可以作為乾糧用,因此出遠門的人身上會攜帶甜粿充飢。


當年潮人過番都是在澄海坐紅頭船出洋,紅頭船利用風帆,順著潮水和風勢行駛,如果天氣狀況不佳,就要在海上長時間漂流。一塊耐存放、可果腹的甜粿,便支撐著漂洋過海的“番客”,直至到達彼岸。

過浪險!這些時髦的單品,都是當年下南洋的“番客”玩剩下的

甜粿有“經久耐放”的優點,但製作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人力與物力,當時沒有一定財力的普通家庭是難以支持的——


首先,要先將糯米洗淨,再用清水浸漂濾去水份陰乾,然後放進石臼用人工舂成糯米糕。這道工序很費功夫,至少要過篩二三遍,粉末越微細越好。之後,按照一定比例摻入白砂糖或紅糖,並拌入水份攪拌均勻成為糯米漿糊,放入專用粿帕,最後放在圓形的粿箕上裝入蒸籠,用爐火加熱將其充分蒸熟。


甜粿製作費時費力,一般窮苦家庭無法承受,而許多潮汕人也是到了山窮水盡才會動起背井離鄉去“過番”的念頭。要過番,則必須做甜粿,所以當時如果看見貧窮人家在炊甜粿,便意味著這家人有人要過番了,這便是“無可奈何炊甜粿”了。

水布

水布又稱潮汕浴布,是潮汕民間一種男子普遍使用的水腰帶。紅白、黑白或藍白相間的方格,這是潮汕水布傳承不變的三種主要色彩。水布用純棉經緯紗布編織而成,十分柔軟,揉合時猶如一根粗繩子,吸水性能好,易於擰乾,且價格低廉。

過浪險!這些時髦的單品,都是當年下南洋的“番客”玩剩下的

潮汕民間流傳著“韓愈設水布”的故事。相傳古代潮州交通不便,木材載運都要通過榕江、韓江等河流,由撐排工將木材縛成杉排,順流漂下。運送杉排的撐排工經常下水推排,為了方便,他們和縴夫一樣索性不穿衣服,裸露身體。這讓在江邊挑水、洗衣服的婦女感到難為情,認為是傷風敗俗,便告上了潮州官府。


那時,被貶到潮州任刺史的韓愈,覺得撐排工、“擔魚崽”工勞作時,不穿衣服,非常不雅觀,而成天穿著一身溼衣服則容易得病,怎麼辦呢?韓愈冥思苦想,想出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解決方法——撐杉工放排、“擔魚崽”工下水數魚崽時,可以不穿衣服,但要用一長布條把下身圍起來以遮羞。於是,“水布”就產生了。


到了近代,一條潮汕水布在種田的潮汕男人手裡,更變成一件神通廣大的寶物,妙用無窮,有民眾所作的歌謠為證:

一條浴布五尺長,輕紗薄織二尺寬。

洗浴擦身多爽快,既經濟來又方便。

雨天遮身當雨衣,熱天還可擋陽光。

勞動之時作腰帶,樹下作席多舒坦。

包頭可以作帽子,冬作圍巾暖洋洋。

遇急可作防身器,肚餓束腰頂一餐。


過浪險!這些時髦的單品,都是當年下南洋的“番客”玩剩下的

水布用處這麼大,過番的人自然也要帶上啦。他們離鄉時,就是用一條水布,包著幾塊硬梆梆的甜粿和零碎日用品,包著一點故鄉的泥土,包著對故鄉的眷戀和親人的淚水。在海外拼搏的潮汕人每每目睹這水布,便情不自禁地思念起故鄉,思念起家鄉的妻兒親人。


說了這麼多,知道真相的潮汕人,再看到竹籃包和格紋圍巾的時候,眼裡應該不再只有“時尚時尚最時尚”了吧。當年“番客”漂洋過海的不易,從這些“物件”背後的故事中,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