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鐘聲”

17年前,在抗擊“非典”前線,鍾南山率先探索出了一套富有明顯療效的防治經驗,被譽為“抗擊非典的英雄”。17年後,84歲的他臨危受命,登上了開往武漢的列車,加入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戰役。《人民日報》評價他:既有國士的擔當,又有戰士的勇猛,令人肅然起敬。

“鍾南山叫我動我才動”。疫情發生以來,鍾南山的每一次露面,都會引起社會各方的高度關注。他的每一次發聲,既向人們傳遞科學的防疫觀點,也為人們帶去戰勝疫情的信心和希望。


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鐘聲”

據“眾雲大數據平臺”監測情況顯示,自2月2日至3月2日,有關鍾南山院士的整體信息報道量保持在高位運行,在2月12日達到波峰,總體信息量為11036條。

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鐘聲”

在整體信息報道中,幾次輿情高峰值值得我們重點關注,這充分體現了鍾南山在每一次公開場合發聲的熱度與社會迴響。本文梳理了疫情發生以來,鍾南山院士在多個公開場合的重要言論。

鐘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存在人傳人

1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在京召開媒體通氣會,鍾南山在會上表示,春節期間,得病的人數還會有增加,要防止傳播,防止出現超級傳播者。當天,在中央電視臺《新聞1+1》欄目連線中,鍾南山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存在人傳人。

新冠肺炎疫情防治中的“鐘聲”

1月20日《新聞1+1》連線鍾南山

鐘聲:新型冠狀病毒尚無二代傳染

1月21日,鍾南山在廣東首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對感染者進行前端隔離,並嚴密跟蹤密切接觸者,是目前防控疫病傳播的最好手段。鍾南山介紹,根據廣東省病例,新型冠狀病毒尚無二代傳染。

鐘聲: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早發現早隔離

1月24日,鍾南山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次表示,目前最有效的防控手段就是早發現早隔離。他提醒大家,“儘量減少走親訪友,儘量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出門戴口罩,在室內注意通風,勤洗手,多運動,少熬夜。健康年才是幸福年。”

鐘聲:大家不要出行,特別是武漢一帶

1月28日,鍾南山接受新華社採訪時表示,有信心防止疫情大爆發。他指出,疫情1周或10天左右達到高峰,不會大規模增加了。鍾南山說,“現在我還是強調大家不要出行,特別是武漢一帶的,這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也是全社會的事情。”

鐘聲:跟SARS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低一些

1月30日,鍾南山在採訪中提到,一般觸碰傳染概率小,治癒沒有明顯後遺症;跟SARS的兇險程度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低一些。加強群防群控,目前主要戰略有兩個,一是早期發現病人,另一個是早期隔離,這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辦法。

鐘聲:確診數量激增可能還會持續,但不會太長

2月2日,鍾南山在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參加全國電視電話會議時表示,確診數量激增可能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相信不會太長。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鍾南山再次強調,面對此次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仍是“早發現、早隔離”。延長假期、交通管制等多項全國性舉措有效阻斷傳染源,大大減少二代、三代傳染,此次疫情有望在未來10天至兩週左右出現高峰。

鐘聲: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最為關鍵

2月4日,鍾南山通過視頻為武漢金域國家級病毒診斷研究分中心“雲授牌”,並強調武漢是這個疫情的中心,對患者的早期發現、早期隔離,最為關鍵,這比治療比任何都重要。

鐘聲:疫情並未到達拐點

2月7日,鍾南山在參加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召開的會議上表示,目前疫情並未到達拐點,關鍵仍要做好早發現、早隔離。對於藥物研發,他表示,有一些藥物是有苗頭的,但效果如何還需要觀察。

2月11日,鍾南山在參加遠程視頻病例討論會議時,通過連線回答公眾關切問題。鍾南山表示,從目前來看,疫情拐點還無法預測,但峰值應該在2月中下旬出現。疫情拐點由返程高峰的防控情況決定。

鐘聲:危重症病人救治難度較“非典”時期更大

2月17日,鍾南山在遠程會診時表示,目前重症救治確實存在一定困難,特別是危重症病人救治難度相較“非典”時期更大。“針對重症救治,目前我們正在尋找更多有效的藥物、探索新的方法。”他說。

鐘聲:武漢還並沒有停止人傳人

2月18日,廣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疫情防控例行新聞發佈會,鍾南山對當前新冠肺炎的形勢作出重要判斷。“全國的確診病例已經出現下降的趨勢,但目前武漢依然是關鍵,八成的病人在武漢,九成死亡病例在武漢或周邊,武漢現在看來還並沒有停止人傳人。”

鍾南山指出,現在需要特別重視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健康人和病人分開;二是新冠肺炎病人和流感病人分開。

鐘聲:一些中藥建議可結合臨床情況使用

2月21日,鍾南山及其團隊通過遠程醫療診治系統,對雲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症患者治療進行指導。鍾南山指出,雲南中草藥資源豐富,一些對新冠肺炎治療有幫助的中藥,建議可結合臨床情況使用。

鐘聲:病人治癒後重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

2月24日,鍾南山在遠程視頻會診時回應出院病人是否會重新感染。鍾南山表示,病人治癒後重新感染的可能性很小,出院後檢測再次出現陽性的結果,可能是因為試劑盒的敏感度不同造成的。接下來,可以通過檢測血清IgG抗體等手段,來判斷出院病人是否重新感染。

鐘聲:我們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2月27日,鍾南山在廣州市疫情防控專場新聞通氣會上指出,2月15日下來之後我們的預測值是六七萬,現在是七八萬,我們更接近於權威的預測。我們有信心,四月底基本控制疫情。鍾南山還表示,對疫情的預測,我們首先考慮中國,沒考慮國外,現在國外出現一些情況,疫情首先出現在中國,不一定是發源在中國。 ​​​​

從“確認人傳人”、“居家隔離14天”,到“疫情拐點並未出現”,面對疫情,百姓把鍾南山的話作為疫情防治“風向標”,什麼時候能出門、什麼時候摘口罩謹遵“鐘聲”。百姓如此信任鍾南山,一個重要原因是他“敢醫敢言”。無論是17年前站出來披露真相,還是17年後臨危受命前往武漢,調查並公佈“有人傳人現象”,都是他站出來向公眾公佈疫情真實情況。

當前,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還需要付出艱苦努力,我們也希望早日聽到鐘聲中傳來抗擊疫情全面勝利的消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