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面對病重親人能做什麼,生命如此脆弱讓人措手不及?

喜唐詩愛宋詞才淺難雕


面對重病的親人,要竭盡自己所能,精神上預與鼓勵,無論他的狀態如何,咱們給予他的感覺一定要是正能量的東西;經濟上也要全力支撐,不要過多的計較自己與他人的付出,這樣,一旦親人離去,自己的心中不留終生揮之不去的遺憾;總之,做好自己該做的,此時此刻,要謹記:拿的起,放的下。


木子歸1368529529


面對病重的親人唯一能做的就是盡最大努力減少他的痛苦。除此之外,又能做什麼呢?

三年前的一個冬天的下午,弟弟突然打來電話,說一向身體非常健康的媽媽來病了,頭部劇烈的疼痛,我趕緊開車到他家,帶他到當地最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通過一系列的檢查,是腦大面積出血,馬上住進了icu進取的時候還清醒呢,自己脫的衣服,還怕別人看見不好意思,還讓家人遮擋進去沒有十分鐘,大夫告訴我重度昏迷,第二天中午出院回家,就剩一口氣了,回到家我馬上買的氧氣,給她吸氧,看著她哪痛苦而又沒有意識的臉,我能做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給他吸上氧,出此之外,啥也幫不了,只能是日夜守在她的身旁,給她換換尿不溼,她已經不吃不喝了,兩天後,媽媽走了,從發病到去世三天多時間,我最疼愛的媽媽就這樣走了媽媽這個詞只能珍藏在心底,生你如此脆弱,留給我們更多的思考:





興宇1


多些陪伴吧。精神還可以的話,多問問親人過去發生的事,他們一般很願意說。聊聊家族發生的事。

我父親4年前得肺癌,我陪父親在我家養病兩月,陪他外出散步,父親就講他年的時候的事,講家族歷史,從他那我才知道祖上的事情;父親在我家住的時候精神還不錯,臉色很好,我天天給父親做調理他腸胃的飲食。後來因為母親吵著說,出來幾個月了,父親精神不錯,沒事人一樣,要回老家。天天吵[流淚]沒辦法,我只能讓他們回去,結果,父親回去後不到兩月的時間,癌症反應加重了,連續二十多天沒吃飯,迅速瘦了。我非常後悔讓他回老家,要是一直跟著我,應該可以活得更久些。父親二十多天沒吃飯,住進了醫院,我回老家讓他換了家醫院,住進了單人病房,安靜多了,是個小套間,家裡來探望的親人和朋友可以在外面的小房坐著聊聊天。帶父親放了一次生,放飛兩隻小鳥,一天下著雨,去市場本想買些魚放生,剛好,有農民抓了兩隻野生的鳥,把他買下來帶去醫院,父親在醫院外面放生了這兩隻鳥,看著父親放飛鳥兒的場景,感覺他很高興。現在看到照片感覺就象剛發生的事情,想念父親……

呼喚他,可是再也不會有回應了[流淚][流淚][流淚]








奔五的70後


多陪陪他吧,不管他處在什麼狀態,陪在他身邊,就一定多一分安寧。

生老病死,人之常情,雖無法改變,但多一點陪伴,就多一份坦然。

我的爺爺,得了一種奇怪的病,那時我放寒假,去看他的時候,爺爺已經臥床好久了。

當時就我陪在爺爺身邊,爺爺突然對我說:“爺快不行了,要S了。”

那個時候我不知道怎麼安慰爺爺,我的奶奶剛走2年,我不想爺爺也沒了,但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安慰爺爺。

那句話我至今都記得很清楚。

那個時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的無能為力,無論我做什麼,都無法改變眼前的一切。

爺爺走的時候,我沒在身邊。

這些年,最遺憾的就是沒能在爺爺生病的時候多去陪陪他,那時候上初中,當我從學校趕回去的時候,我第一次體會到遺憾的滋味。

不多說了,很傷感的話題,很傷感的經歷。建議你多花些時間陪在他身邊,讓他少一些不安,也是好的。


趙文柒


面對病重親人,我們應該盡心盡力,能做的事就是力所能及的經濟支出,感同身受的精神安慰和無微不致的生活護理

在死神面前我們誰都無能為力,醫生也是治得了病救不了命的。

人們往往剛開始得知親人病重時,能夠做到真心疼,肯花錢,不怕累,不怕髒,擱不住時間長了,就產生了厭煩情緒,就像俗話說的,久病床前無孝子。

大多數人對病重親人能做到盡力而為,但孝子級別的也是不多的。我身邊就有一位特別孝敬的子女,伺候父母親近二十年了。她中年喪偶,就一直陪在父母身邊,老父親八十多歲的時候腦出血,後來前列腺癌轉移,光24小時住院陪護就五年多,端屎、倒尿、擦身體、按摩、餵飯,連自己的親閨女生孩子她都沒去伺候月子,這個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每次父親病情有什麼變化,她都心疼得掉眼淚,父親活到九十歲才去世,現在又專心照顧老母親,把母親當成孩子一樣心疼和照料,大家都說這個女兒是來報父母恩的,當大官都不如生個這樣的女兒。

希望大家對待病重親人像上面那位孝女學習,盡心盡為,任勞任怨,無怨無悔!


種菊南山


生命如此脆弱,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明白。我是經歷了家裡老人的病重離世經歷的人。特別能感受到那種無力感和無助感。尤其是我媽媽是肺癌去世的。等這件事過去兩三年後,我一次次回顧我們求醫的整個過程,覺得我們太激進了,保守一點可能還可以讓她再多活一段時間。從我的教訓中反思,我覺得給幾條建議:

最好的專科醫院,見識過的病人多,而且真正高水平的醫生,醫德反而高。他們能給你們分析最符合病人實際情況的方案,你可以從中得選擇是了符合病人的方案。同時,大醫院擁有各科好的醫生,一旦病人發生併發症之類的,能組織各科專業人員進行治療。我媽當初就是最後在本地縣級醫院,消化道大出血治不住,我當時去找主治醫生,他來看了看一言不發走了。醫生尚且如此,我們病人家屬還能怎麼辦。所以我的教訓是哪怕交通再不方便,也要到離你家最近的大的有名的醫院去看。

二、沒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案情況下,採取保守方法,減輕病人痛苦為主。

無法治癒的病人,一切要以減輕病人痛苦為主。別妄想有什麼神醫能治好了。當初,我媽的肺癌已經骨轉移了,其實是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了。化療放療都只是讓她更痛苦了。而我們當初一門心思就想讓她去做,希望做了以後能止住惡化的進度。可是沒有考慮到她本身身體素質已經很差了。放療做得太多後,導致消化道出現問題,最後短短几個月沒走了。因為從來沒有接觸過,因為是自己最親的人,總是希望能用任何醫療手段來留住她,但最後卻成為催她走的兇手。所以我覺得,醫學上不能解決的問題,還是以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減輕病人痛苦為主。我媽做治療前可以吃一小碗飯,到最後一個月一點都吃不進。痛苦中離去,我一直深深自責。

三、作為病人最親的人,我覺得還是要多陪伴。

病重的人有了今天不知道有沒有明天的,我覺得要儘可能地多陪伴。因為你陪了今天不知道明天還有沒有機會。而且病人這時候也是最需要家人的時候。錢以後還有機會賺,親人走了,以後再也沒有機會了。我當初只有週五下午回去,週日下午回來上班。現在回想起來,陪媽媽的時候太少了。如果知道她只有這麼短的時間,我一定請個長假,哪怕扣光工資也在所不惜。只是世界上沒有後悔的藥。

這是我血的教訓,也是我最肺腑的建議,好好珍惜能在一起的日子吧!


寒塘鶴影bean


這個問題讓我有些沉重,我照顧過病重的爸爸,那種感受真是一言難盡啊!生命如此脆弱,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我們要配合醫生的治療,也要了解病情的嚴重性,知道發展下去的最壞的結果。

除了照顧好病人的飲食起居,最重要的就是心理疏導了。經常給爸爸講他關心的人的近況,等他出院以後去他那裡玩。講他關心的事現在是什麼情況,等他出院以後去辦這些事。讓他覺得這個世界需要他,堅定他戰勝病魔的決心。

爸爸喜歡看報紙,每天收拾好了我就給他讀報,把他感興趣的話他都讀一遍,同病房的病友們都聽到了,然後幾個人再來討論,聽他們的討論很有意思,暫時的忘記了病痛。聽到病友誇我,爸爸很開心。

每天給弟弟妹妹發視頻,讓他們跟爸爸視頻,背後告訴弟弟妹妹不要說傷感的話,就像面對面一樣的聊聊工作生活以及孩子。掛了視頻爸爸又會跟我討論弟弟妹妹的話題,還會跟病友分享自己孩子們的情況。

即使知道情況很糟糕,也不能在他面前表現出來,要樂觀的面對他。對於他提出的要求儘量滿足,他想做又做不了的事情儘量幫他做到。到最後一段時間,爸爸開始平靜的安排自己的後事,我也壓住心裡的悲傷,用比較平靜的態度跟他交流,他的安排是: 照顧好媽媽,身後事從簡,不過渡治療,墓地的選擇,兄弟姐妹們要團結互助,每個人的家庭要和諧,我都一一答應了,並且叫他放心,我們會好好照顧母親,過好自己的日子,大家庭之間一定相親相愛。我們像是在聊天,彷彿超脫了。

最後那兩天,我們一起回顧了爸爸的一生,一些重要的時刻,有時候他還會露出笑容。他表示自己很知足,感謝我陪他走過了最後一程。

以上是我的親身經歷,對於我個人而言,我也告訴了我的孩子,不要過度治療,如果是絕症晚期要尊重我的意思,了卻我的一些心願,如果太痛苦希望可以安樂死。

我能做的就這些,但願每個人都可以走得安詳,走得有尊嚴。


暗香


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這個大家都知道的一個道理,可是這樣的事情只要不發生在自己身上都體會不到,可是一旦自己遇見這樣的事情往往無能為力。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員工,必須待在家裡。大早上沒有起就接到丈母孃電話說話有事情讓我去拉她一下,本來不想去,但丈母孃有令,不去還不行。

原來我老婆她姨,當然也是我姨,突發腦溢血住院了,讓我開車拉她去看看,因為我和醫院裡的人比較熟,所以讓我去。

一去到醫院就直奔重症監護室,可惜沒有見到人,醫生說病情很嚴重,最後什麼結果還不知道,讓家屬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姨家就一個孩子還沒有結婚,二十多歲。一直就是他們爺倆照顧。我看孩子聽完醫生的話都傻眼了,雖然眼淚沒掉下來,但也有點挺不住了,礙於醫院裡人很多,還保持冷靜。

就算治療結果很好,也會落下癱瘓的後遺症,這是常識。

我們總是抱怨親人對我們的嘮叨,把他們的好意當垃圾一樣棄之不顧,可是當我們想要的時候,可惜已經不在。

珍惜眼前的人,珍惜對我們好的人,珍惜他們好與不好,且行且珍惜。

很多時候我們無能為力,但在我們能做的時候,把我們能釋放的愛都給他們,哪怕只有一句我愛你。


浮名半神


回答:面對親人生了重病,家屬心裡都比較沉重,和難過,會更加認識到生命的無常和短暫,而身患重病的親人,除了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更要面對那個即將到來的未知,頭腦清醒的會承受心理上的極大恐懼和壓力。這個時候,家屬和病人都要進行一次從身體到心理的極大考驗,這個時候,我們能為病人和自己做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無論是否到了無法救治時刻,都要首先做好病人的心理安慰工作,病人這個時候,痛疼難忍到了極限,心理崩潰也在朝夕之間,這個時候要冷靜下來,找醫生用鎮痛藥物給予病人減輕疼痛,這樣病人就能夠聽進去你的安慰,也能夠重拾信心對抗病魔。

2.親人生了大病,下來要跟主治做好溝通配合,明確病情的發展情況,即時做好救治或者轉院的準備工作,預備好多種救治方案,畢竟有些重病到了大醫院也許有辦法轉危為安,聽從醫生的安排和建議,也可以上網查詢此種病情的治療費用和方法,以便做好經濟準備。

3.病人沒有到危機時刻和最後關頭,家屬都要做好不放棄一切希望的準備,不要讓子欲養而親不在的遺憾發生。

4.病重的人到了最後關頭,用盡一切醫療手段,任然無法挽留的時候,家屬們要忍住悲痛,做好臨終關懷,讓親人在自己的安撫和愛撫的目光中逝去,愛之所繫,一路走好。這個時候要按照當地風俗習慣做好病人的後事準備工作。讓病人哭著來,放心的去。盡到做兒女親人們最後一點孝心。

生命正因為如此脆弱,我們才要更好的珍惜生活,珍惜自己的親人,彼此關心,照顧,此生一路相伴就是福,如有來生再見更是緣





朱閣樓


面對病重親人能做什麼,生命如此脆弱,讓人措手不及?

我覺得面對病重的親人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讓他在有限的生命裡,感受到無限的的關愛。面對病重的親人我們都是手足無措的,都是驚恐的,因為害怕失去,所以便會用最大的可能來挽回親人的生命。甚至是傾家蕩產,只要是有一絲生的希望,我們都不會錯過。可是你是否會想過,他們躺在病床上,滿身插滿了管子,每一次的呼吸都是那麼的艱難,這種離開人間的方法是他們想要的嗎?我覺得如果是知道已經沒有多少時日了,就算是神仙也無力迴天了。這種時候我們不防聽取一下病人的意願,看看他還有什麼放不下的,還有什麼未完成的。你可以在這段時間裡幫助他了去他的心願,讓他安心得,開心的,有尊嚴的上路。當然,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還可以陪他去,他年少時想去,卻沒能去上的地方旅旅遊,我覺得這樣的離開人間總要比在病床上度過最後的時刻要好。當然,每個危重病人的身體狀況不一樣,有些病人,就算是想離開醫院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說,對於危重的親人,我們要做到讓自己不後悔,讓他們不遺憾,儘可能去滿足他們的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