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 最新通報來了!浙江疫情仍處上升期,預計未來7-10天出現拐點

最新通報來了!浙江疫情仍處上升期,預計未來7-10天出現拐點

最新通報來了!浙江疫情仍處上升期,預計未來7-10天出現拐點

2020年1月28日0-24時,浙江省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確診病例123例,新增重症病例11例,新增出院病例2例。

其中:新增確診病例中,杭州市19例、寧波市3例、溫州市54例、湖州市2例、嘉興市3例、紹興市12例、金華市6例、衢州市3例、舟山市2例、台州市18例、麗水市1例;新增重症病例中,杭州市6例、溫州市1例、金華市1例、台州市1例、麗水市2例;新增出院病例中,溫州市2例。

截至1月28日24時,浙江省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296例,重症病例42例;出院病例3例。

其中:確診病例中,杭州市51例、寧波市20例、溫州市114例、湖州市5例、嘉興市14例、紹興市19例、金華市13例、衢州市8例、舟山市6例、台州市40例、麗水市6例;重症病例中,杭州市14例、寧波市1例、溫州市8例、嘉興市5例、紹興市4例、金華市1例、衢州市1例、舟山市1例、台州市5例、麗水市2例;出院病例中,溫州市3例。

目前,全省共追蹤到密切接觸者5885人,已解除醫學觀察316人,尚有5501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今日新增確診病例增多原因有三

大家可能感到今天新增確診病例數比較多,主要是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我省按照國家第四版診療方案要求,擴大檢測機構,提升了檢測能力,無論是醫院、疾控中心或者是第三方檢測機構,病毒核酸檢測陽性就可作為確診病例。我省可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的機構數量在不斷增加,截至目前全省有18家醫院、 62家疾控中心、還有多家第三方實驗室具備了檢測能力,開展了病毒核酸檢測,大大加快了病例診斷的速度;一些地方通過探索統籌醫院、疾控中心實驗室檢測資源,採取集中檢測人員、集中檢測設備、集中檢測試劑的“三集中”工作模式,統一排班,集中工作,進一步提升了檢測效率,加快實驗室診斷速度。

二、我省進一步加大了排查力度,包括交通樞紐(機場、車站、碼頭等)及交通卡點的檢查力度,同時通過大數據信息技術開展密切接觸者調查,擴大搜索範圍。

三、

有流行病學史的回浙返浙人員基數較大,其中的感染者大多在平均潛伏期,近期將會發病,但這些人員大多采取了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造成二次傳播的可能性較小。

疫情仍處於上升期

預計未來7-10天會逐漸下降

目前,疫情仍處於上升階段,預計未來7-10天新增病例數增幅會逐步減少,並進入平臺期,若各項管控措施持續有效落實,有望出現拐點。

下一步,工作重點上主要抓好“存量防擴散、增量防輸入”,嚴格落實“十個最”工作舉措,強化“量化細化閉環管控”和“表格化管理”,努力實現拐點早日到來。主要做到清存量、控增量。

一、緊扣受控流動,確保實現存量清零。我們實行最全面的排查,按照量化細化、表格化的要求,充分運用“大數據+網格化+跟蹤隨訪”的手段,建立重點人群清表單,實時彙總上報,確保“不漏一村一組、不漏一家一戶”。要落實最嚴格的管控措施,堅決防止成為新的傳染源。

二、緊扣受控進入,確保實現增量“零輸入”。嚴把入浙卡點、陸海空卡口,堅決把增量嚴嚴實實擋住。對入浙人員按規定全面實施“受控進入”,一律嚴格核查信息,問清“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來幹什麼”。高度重視關注類人員的跨省流動和鐵路入口流動人員,著力強化對民航、鐵路、公路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有效管控,實行表格化管理、量化細化到人。

今日,浙江又有一例治癒出院

首例重症患者昨日已轉輕症

同時也向大家通報一個好消息,今天我省又會有1例患者治癒出院(麗水),我省首例危重症確診患者,經過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已於昨天轉為輕症。

另外,昨天有位記者問到想了解從國外飛回蕭山機場武漢患者情況。經與相關部門核實,從國外飛回蕭山機場有5名輕症患者(無少兒),已統一安排在定點醫院治療,目前情況穩定。

在記者提問環節,有記者問溫州今天為何新增50例病例。

溫州市副市長湯筱疏介紹,溫州在武漢經商、就學、務工有18萬人左右。截至目前,全市累計排查武漢及其周邊返回溫州有3.3萬人,武漢宣佈封城後,僅23號到27號5天有1.88萬人從湖北,特別是武漢地區返回溫州,每天有3600人左右。

預防疫情,專家這些建議請收好!

最新通报来了!浙江疫情仍处上升期,预计未来7-10天出现拐点
最新通报来了!浙江疫情仍处上升期,预计未来7-10天出现拐点最新通报来了!浙江疫情仍处上升期,预计未来7-10天出现拐点
最新通报来了!浙江疫情仍处上升期,预计未来7-10天出现拐点最新通报来了!浙江疫情仍处上升期,预计未来7-10天出现拐点
最新通报来了!浙江疫情仍处上升期,预计未来7-10天出现拐点

杭州都市圈

“關注杭湖嘉紹衢黃 專注區域合作”

官網:http://www.hzdsq.com/

杭州都市圈協調辦、杭州日報聯合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