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最近,我2000人的职场微信群中,最活跃的话题就是关于跳槽的问题。为此,我在春节前专门通过电话随机调查了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天津5个城市的96位职场人关于跳槽的话题,也算是2019年职场就业形势的预判吧。

根据本人调查的数据来看,2019年,87.9%的人选择了稳定和观看,而不是盲目的跳槽;只有4.6%的职场人选择了创业,且是投资比较少、以智力为主的服务业,其他大部分职场开始考虑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本人认为,2019年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为什么这样认为呢?我的个人判断如下:

1、春节前该裁员的公司,已经裁员了,剩下来就是要发展,深度发展,管理下沉,给有能力、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职场人提供了机会。

2、春节后可能还有一波裁员,就是对企业中高层人员进行小范围的洗牌,不会影响大部分职场人。但2019年也会有很多新的项目上马,这样,中基层人员需求会增加。

3、互联网行业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一些超一线城市互联网人才开始向一线城市转移,特别是向长三角转移最突出。但转移二线、三线城市可能性比较少。在我调查的人员中,只有一位因为父亲身体不好,回家接替父亲管理家族企业的原因,才考虑回二线、三线城市生活。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4、女性就业压力相对比较大。在调查的人员中,有6位是企业HR负责人,他们对女性就业不看好,他们很现实地说,最希望招聘“有成功案例,且有房贷压力的男性,因为这样人才的稳定性比较好”。

5、实体行业开始崛起,有技术含量的实体企业受到很多职场新人求职青睐。在调查的46人中,有8人愿意考虑实体企业,比较看好新制造行业。看来,新制造可能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6、高层管理人才需求量下降,纯技术人才需求量反而上升。有管理能力又有实战经验的职场人开始受到企业的青睐,而那些纯粹为了在大厂镀金的职场经理人已经不再被企业看好,但一些具有国际化管理的高层人才需求依旧旺盛。

7、由于就业方面的压力依然存在,职业经理人们开始注重系统化的学习,56.87%的人员不愿意购买所谓碎片化的知识付费产品,而是开始转向网上或线下系统化的教育或培训。同时,93.5%的职业经理人开始注重个人品牌打造。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8、职业经理人不在只关注大厂的就业机会,开始转向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创业型公司。他们在选择中小企业的时候,最看重的是创始人和创始团队;他们希望有专门的机构对公司创始人和公司评价,这样减少他们被坑的风险。

9、职业咨询不仅仅适用于中基层人员,同样也获得企业高层人员的认可,并开始付费咨询。但他们在付费咨询之前会对咨询者调查比较。

10、职业经理人主动付费求职悄悄兴起,尤其是专业的猎头最受职业经理人青睐。就我调查的跳槽数据来看,有8位职业经理人愿意付费且悄悄跳槽,愿意支付的费用还是比较诱人的。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02:

2019年,职场到底要不要跳槽,该不该跳槽,经过数据信息过滤,我建议:

1、不要裸辞。

在2019年,如果你裸辞,很可能一年都难找到好的工作。因为好的工作会大量减少。不要说2019年了,就在2018年老王咨询的案例中,有5位因为裸辞8个月以上都没有找到相对好的工作,最后只有选择“凑合”性质的工作。

2、想办法找内推机会,特别是同学、朋友和原老领导或同事,能找到内推机会是最好,内推的就业成功率最高。因为内推除了推荐外,还有背书的作用。

3、通过猎头求职依然是职业经理人选择的一个较好渠道,在求职时,都开始选择专业、靠谱且真心愿意帮助自己的猎头。

4、建议3-5年做一次职业的全面体检,也就是职业咨询。听听专业人士的建议和看法,做到未雨绸缪。

5、个人品牌将是个人职业发展的奢侈品,越早打造,收益就越早。

总之,一技在手,天下我有。有能力才有跳槽的底气,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强!这才是我们立于职场不败之地的根本。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03:

以前我们总是说过:干了就别转,转行穷三年。现在我们要说:想转行,劈腿跨界最吃香。

这年头,跨界成为了一个时髦的词汇,不仅品牌营销看重跨界,连职场的岗位要求也愈加复杂。而市场的多元化、细分化和国际化使得拥有一定甚至多元化背景的人越来越吃香。

想转行?不如带着你的背景和经验,来一次劈腿大跨界吧!让自己从苦逼穷人立刻变身跨界人才,就是现在!

我的朋友小A,多年前海外归来,顺利入职于某国际公关公司。但这年头海归遍地走,公关公司招人也比较繁杂,小A和很多女生一样,信誓旦旦要做一番大事业,但之后的三年就在日复一日的加班与客户的压榨下萎靡,且薪水的涨幅在前三年并不大,生活也挺捉襟见肘的。

此时此刻,她第一次有了跳槽的心,就想着直接转行,去做销售!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聪明的是,小A并没有随便去一个公司做销售,而是进入了一个之前在公关公司里接触过的母婴产品类公司做销售。

这样一来,第一次做销售的她,入职的时候不仅有了母婴行业的背景与洞察力,还有着普通销售不具备的策划能力,受到客户的强烈好评,一年的时间就升为销售主管,三年就做到了销售总监,无论是个人事业发展还是经济收入都甩了之前的工作好几条街。

与曾经广告公司的小伙伴们相比,那也是人生大赢家,生活与工作完美得一塌糊涂。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04:

以前我们说:跳槽别太快,再难也要忍。现在我们要说:舒心最重要,其他爱谁谁。

跳槽别太快,如果简历里的每段经历时间太短会很影响个人形象,这是从毕业职业规划就开始的传统观点。

可如果面试的时候看走眼,或者入职之后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也要忍着做下去吗?才!不!谁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最重要的是心里舒坦,想那么多Who Care!

小缓是我以前的同事,入职后的第三个月跟我一个项目组工作,加上年纪相仿,我们一度关系密切,无话不谈,比如对新公司的看法以及对工作内容的想法。

听得出来,小缓面试时候领导答应的工作内容与她做的实际内容千差万别,甚至很多是小缓不擅长的内容,因此工作起来十分费力还非常不愉快。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工作六个月后,小缓想要辞职,但唯恐这六个月的经历在简历上留下什么不好的记录。

可思来想去,最终小缓还是离开了我们公司,回家好玩好吃好喝地结了个婚,然后投入到一个新公司的怀抱。

从朋友圈上看,小缓每天都非常开心,无论是与新老板还是新团队相处,都一副激情四射的工作状态。

我心底暗暗为小缓的离开叫好。说真的,小缓如果留下来,接下来每天都要过着谨小慎微、看老板脸色还得心里憋屈的的日子,相比现在的幸福,谁说老教条就一定是对的呢?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05:

以前我们说:想做精英,就要打破脑袋进外企。现在我们要说:逃离外企,现在是中国企业的时代。

外企的热潮渐渐退去,随着外企在中国市场的没落,越来越多的中国民企开始崛起,外企的光环已不再那么耀眼。

以前都用白领这个词来指代外企员工闪耀的身份,高福利,高薪水,优越的办公环境与精致的生活,可实际呢?

逃离外企,为中国企业的崛起贡献一小滴血,已渐渐成为在外企工作一段时间后的跳槽选择。

小C和小D是我很要好的夫妻朋友,分别就职于两家国际著名的外企十多年,去年一起跳槽到某行业国内顶级公司奉献热血去了。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我深究其原因不外乎三点:

  1. 外企的光环慢慢没落,资本家曾经的优势,比如薪水已渐渐没有了行业优势,各种福利待遇也被国内公司赶上了,但资本家公司的辛苦却实打实地越发严重,且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冰冷。
  2. 随着国内公司的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国内顶尖公司向有资深外企经验的人才伸出了橄榄枝,除了经济待遇的提升,更有尊重与人情味儿让公司像一个真正的大家庭,虚心与包容的态度,让受惯了资本家剥削的外企员工有着很强的成就感与归属感。
  3. 做惯了高大上的外企工作,来国内企业接地气,毕竟是中国人,眼瞅着国内经济一片繁荣,琳琅满目又激荡人心的励志故事目不暇接,自己使不上一点力气怎么行?于是,小C和小D心一横,放弃了十年外企江山,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国内公司热潮当中。刚开始也有过各种不适应,但时间一长,国内公司浓厚的人情味儿与每一个员工奋发向上的工作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小C和小D。前几天一起吃饭的时候,听他们热火朝天地聊着这一年的见闻,真别说,这是我、小C和小D认识以来最有活力的一次见面。

职场箴言从来不假,老教条也从来没有骗过人,只是随着时间的变化,市场的发展,新事物的诞生和涌现,跳槽的思维也要发生相应的改变。

“跳槽热”的背后:是一个职场人对工作能力的焦虑,自我否定?

但不管怎么变,个人能力的扎实与雄厚永远是第一要务,辅之以对市场和职场的缜密观察与创新思维方式,有了这些,走哪儿都不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