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做好你能做的,然後好好過年。”

湖北衛視拍了一檔節目《眾志成城抗疫情》,今晚9點30播出。受他們邀請,節目中有我一段在家錄製的小視頻,希望能幫助一些恐慌中的人。文字內容如下。都是一些基礎常識,但如果你也有恐慌反應,說不定也可以幫你多理解一點自己。

“做好你能做的,然後好好過年。”


現在已經有很多心理知識的科普了,說得都很詳細。如果有人還有更具體的疑問,可以在文章後面留言。閒著也是閒著,我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回答一些問題。我們一起平安度過這段時間。

“做好你能做的,然後好好過年。”


武漢的朋友們,新年好!

我叫李松蔚,是一名心理學工作者。今天是大年初二,正在迎戰新型肺炎的緊要關頭。我們有兩個敵人,一個是病毒,一個是由病毒引發的情緒。

病毒,我們的科學家和醫生護士正在努力解決。但真正受到病毒感染的,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人。絕大部分人現在是被病毒引發的情緒感染了,陷入了恐慌。比如說因為擔心,吃不下飯,睡不好覺,免疫力就會下降。情緒引起身體上的不舒服,食慾不振,精神萎靡……越看越像是肺炎症狀。有的人動不動就摸自己的額頭,稍微覺得有點熱就想跑醫院,反而增加被感染的風險。醫生現在又是最忙的時候,必須把力量集中到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身上,大多數人的情緒反應他們照顧不了,這些情緒又會擴散。一來二去,不安全感就會導致相互的防範,猜疑,孤立,還有謠言。所以大家要意識到,

我們現在是一個情緒上的非常時期。戰勝病毒要靠科學,戰勝這些恐慌,要靠我們自己。

為了早點度過這個時期,我給大家三個建議:

第一,信息的輸入要仔細選擇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可靠越好。只接受正規的信源。每天看電視新聞,再看一小時手機就足夠了。入睡之前儘量不看手機。要相信這時所有人的利益是一致的,保證你的安全健康就是保護所有人的安全健康,如果真有重要信息,跟安全相關的信息,不可能不讓你知道。所以沒必要隨時隨地都刷手機。你很難分辨哪些信息是真的,哪些是恐慌情緒下的想象。很多謠言通過聊天記錄、截圖、傳得滿天飛。上午的消息下午就闢謠了,但恐慌已經傳播出去了。這種消息不要看,也不要傳。對任何人都沒好處。事實上,謠言是每次傳染病爆發都有的反應,現在被互聯網放大了。專業的媒體工作者正在這個戰場上奮戰,我們普通人只要規範自己的信息渠道,就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幫他們打贏這場戰鬥。

第二,利用互聯網,在不出門的情況下增加人際聯結。恐慌來自於「被孤立」的感覺。只要我們用語音、視頻,隨時跟親人朋友保持聯繫,就多一份安全感。我們聯繫的時候說什麼呢?多談一手信息,不談二手信息。一手信息是你的親身經歷,你今天做了什麼,看到什麼,心裡什麼感覺。比如你說:「我今天沒睡好,老擔心自己是不是生病了」,對方就說:「我昨天也是這樣。」你們就會感覺踏實一點,你知道這是正常的,大家都有的感覺。不談二手信息,就是不要去傳「有人說」,「網上說」,或者「我猜測」發生了什麼。這些會增加我們被孤立的感覺。如果你聽到別人談二手信息,比如他在手機上看到了什麼什麼,你要把話題帶回到一手信息來,問他:「哎,你看到這個消息是不是特別緊張,你不知道真假,但就是害怕自己被孤立了?」他說是的。你就說:「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這樣就可以回到感受,製造一些聯結。

第三,是重建正常的生活規律。普通人防疫,能做的是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門,這就足夠了。做不到更多,就把剩下的時間精力放到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好好吃飯,規律休息。現在過年,也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互相拜年,在網上一起看個電影,網上玩遊戲,打牌,多做一些放鬆身心的事。

絕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感染病毒,也不會感染病毒。不要把它看成生活的全部。做好你能做的,然後好好過年,就行了。有的人總覺得不能放鬆,形勢這麼緊張,所有人都應該緊張一點。但緊張是為了讓人採取必要的行動,如果能做的行動已經做了,就不要再給自己增加煩惱。做點開心的事,沒問題。剩下的交給時間,交給科學,交給自然規律。

重複一遍這三點:1. 選擇可靠的信息源,不多看。2. 和別人保持聯結,相互多談經歷和感受,不談二手信息。3. 做好該做的保護,然後就像往常一樣,好好生活。一起靜待危機過去,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