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小升初擇校不考課本知識,學校不補課的好成績學生都考不進去,你怎麼看?

shunvfang888



這就是市場啊!小升初擇校不考課本知識,成績好的學生都靠不進去,這可能有些片面,不全是這樣的吧!

第一,擇校是雙向的。學生有實力擇校,願意擇校。

被選擇學校有實力,有前景,很多孩子願意去上。

一個需要,一個提供需要,市場就出來啦。

去年,我家鄰居的孩子小升初,並且選擇了擇校。

孩子的成績居中上等,但是離“頂尖學生”還有距離。但是孩子和家長都達成了理想中學的目標。他們就是想要進入自己看中的中學。


面對自己的實際情況怎麼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繼續報班。

總有人會在第一時間抓住市場的需求量,然後開始想方設法的滿足這種需求。就有了能夠解決問題的培訓機構。只要你有錢,通過測評來給你劃分班級,劃分不同的班級,交費是不一樣的。

就是說,你的成績越好你交的費用越少,反之也一樣。

我鄰居家孩子參加完學校的統一考試,然後到定向培訓機構全天候學習了七天,每天學費1000元,七天7000塊。學習完了之後,孩子參加了他們選定的目標學校的考試。結果是皆大歡喜!


第二,要選擇學生的學校,它要考察學生的成績肯定離不開課本,只能說很可能會高出課本的考試範圍,如果平時學習成績很不錯,又是善於學習善於思考的孩子,那麼,對一些稍微偏高的題目,他們是可以完成的。這些學校就是為這些愛學習愛思考的學生提供的。

現在的家長,既然自己的孩子如果成績很好能進入自己心儀的學校,他們不會在乎學費的。他們甚至可以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去好的學校上學。

就從這兩點來說吧!總之不是說你沒上補習班就考不進理想的中學,只能說上了補習班考上好學校的機率稍微大一些。只要你足夠優秀你就可以!

祝你好運!


關注【靚麗女先生話語堂】享受免費點評作文,解決語文問題!


語文老師錦繡


摻雜奧數,增加難度,想考上不補課確實困難

小升初考試如果考課本上的,那錄取工作將無法進行,因為考高分的人肯定相當多;為了優中選優,考試必定增加難度,課本上的知識無論怎麼增加難度,始終是不夠的,所以大多數考試都增加奧數的內容進來;

如果沒有學過奧數的學生參加考試,那必定難考好;首先,奧數對學生思維要求比較高,一些常見的方法必須要經過大量訓練才能掌握,而且要花大量時間;再者,花了時間和精力並不一定能學好,因為奧數不適合大多數人學習,大多數學習可能只是在記住解題套路,真正理解的只是少數!

超綱內容也會有涉及,沒有學過搞不定

部分升學考試會涉及更高年級的內容,例如函數數列這類高中的知識點出現在考試中,那沒有學過的考生根本無法做出來;然而與此相關的培訓機構卻是無數多,特別是奧數類培訓,超前學習的機構特別猖獗!


學霸數學


擇校的過程就是從一群學生當中挑選出綜合能力強的孩子的過程。所以在各類選拔考試過程當中,出題的範圍肯定會遠遠的高於書本,在綜合考察孩子的知識面時,更多的還會考察孩子的舉一反三以及綜合知識串聯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各科知識點其實相對比較單一,知識點和知識點之間的串聯的面不夠寬,所以如果要想孩子獲得更寬的知識面,更強的綜合應用能力,孩子是要在學好老師所教的知識基礎上,相應的去擴展。比如說語文學科的大閱讀,需要我們孩子不僅僅只讀課本上的那些文章,還要去讀世界名著,去讀科普圖書,去讀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部分。

數學的學習也是如此,小學階段很多數學老師在教課時都會進行適當的拓展,但這些拓展離選拔優秀的孩子之間還會有一定的距離。所以就會出現孩子只跟著老師上課,在各類競賽中,各類選拔中不能脫穎而出的情況。

所以要想孩子獲得較強的應試能力,還不侷限於應試的培養方向,家長真的需要花很多的功夫,特別是小學階段,很多的家長還能夠輔導孩子的情況下,家長的著眼點就要高,家長的眼界就要寬,家長要能夠更好的引導孩子朝著更全面更綜合的方向發展,孩子才在各類考試中有出頭的可能性。

雖然最近某些奧數的比賽被叫停,但是我們知道,要想在應試中獲得較好的表現,只做書本上的幾道題,以及書本配套的練習冊是絕對不夠的。語文英語的學習都是如此,寬度和深度家長都要兼顧,當然還有孩子獨特的個性培養。

不要說中國在全世界範圍內,要想培養出優秀的孩子,道路基本都是類似的家長眼界要寬,家長要有足夠的能力幫助孩子去做選擇(或者給孩子選擇的建議),家長要花大量的時間,投入到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中去,家長和孩子要有大量的閱讀,大量的對世界的體驗和感受。

經常在學校跟同學們講:不要把眼界侷限在自己所在的學校,和外面的世界(學校)比一比,你會不知道別人有多優秀,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差。


九鬥學生心理




因為是義務教育,小升初是不論成績,一律劃片分區,就近入學的。也就是說,沒有你問題中的小升初擇校的考試,更不會有你說的不考課本知識,不補課成績好的學生都考不進去的問題。

如果你發現有的初中搞考試入學那一套,是因為這些學校在打著名校的招牌,通過考試,選拔優秀學生進入的暗地搞的不法活動。因為他們選的是優等生,可能考試內容會超出課本的知識寬度和深度,使得在校優等生因為只是對課本知識的掌握和理解而難以被錄取,這是非常可能的,

不過這種通過考試,超範圍招生的做法是違規的,如果被上級有關部門發現或被舉報,學生還是會被退回,老師或學校也是會受到應有的法紀、政紀處理的。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小學的知識,太容易。

小學學校那點東西,太容易成績好了。在我們這,總分100,三科295,才算成績優秀。

小升初擇校考,既然是擇校,人家學校想收一些優秀學生,去擇校的又都是優秀的小學生。如果拿小學畢業的難度考,個個都295+,你怎麼收人?擇校的學校出題超過小學難度,合理。

如果不擇校,按照教育局安排去上中學,不要錢。如果嫌不要錢的學校不夠好,非要去擇校,就要按擇校的規矩來。如果擇校需要補課,那就還是得去補課。

這邊選擇擇校,那邊吐槽擇校考試超綱,心態不健康。


春暖花開003


我是位初中數學老師,關注過不少地區的小升初考試。小升初擇校擇的是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不是照葫蘆畫瓢的能力。

小升初擇校不考課本知識,學校不補課的好成績學生都考不進去,你怎麼看?

(1)小學成績好不代表學習潛能大。小學的知識點少,考試題型變化小,很多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都會採用題海戰,反反覆覆的做練習題。很多學生做題都是照葫蘆畫瓢,不明白所以然。所以題稍微有變化就認為超課本了。這也反應我們小學不少教師的教育方式缺乏遠大的目標。

(2)我們不少家長只以分數來衡量孩子的學習。孩子每次考試都考90多,認為孩子就很優秀。不關注孩子舉一反三的能力,再加上國家禁奧、減負,很多人錯誤解讀,認為孩子不需要提高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

我們一邊抱怨高分低能,一邊又希望孩子只學課本知識。

歡迎大家關注我,一起探討教育。


考試預報


我們縣城有一所重點中學就是這樣的,每年都會組織兩次招生考試,題目難度比學校考試的難度大了很多,去參加考試的學生大多數基礎都很不錯的,然而考完試之後的成績卻讓很多人大失所望,每次考試大概有3000個學生報名參加,最終錄取的也才不到300人。記得有一年題目難度特別大,好多學生後面的應用題一個都沒有做出來,剛一出考場就哭了起來,看得家長分外痛心。

一般來說,小升初擇校考試的題目都是由初中老師來出的,雖然說知識點大都來自於課本,可是考察的深度、廣度和靈活度都遠超過課本,特別是數學方面,很多題目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在平時學校老師一般也不教,學生如果沒有有意識的學習和訓練,在考場上見到相關的題目,很難順利解答。

作為選拔性考試,題目有一定難度也是正常的,挑選到基礎好,頭腦靈活,有潛力的學生是很多學校的目標。作為考試和家長,在不能改變目前這一狀況時,就需要做好備考工作,無論怎樣考,打紮實基礎是最關鍵的。只要基礎好了,成績也不會差的。如果真的想要進入重點中學,那麼就得提前複習備考了,功夫用在平時,多去找一些往年的考試題目來練習和研究,也能有一定的效果。

作為校外補課,如果孩子願意學,去補一補課程還是有好處的,針對小升初考試,很多輔導班都有專門的課程,多去見題型,找思路,總結方法,對小升初考試是有作用的。但關鍵還在於孩子本身,基礎不能太差,否則壓根就跟不上,孩子上課一定要注意聽,小升初的課程本來進度很快,稍不留神也許就跟不上了。


胡老師數學教育



補習班沒有什麼不好!大家為什麼要把補習班,以及一些培訓機構妖魔化?知道猶太人為什麼幾千年來屢屢被其它民族“滅族”嗎?知道他們為什麼能5000年後復興嗎?都因為他們是世界上最重視教育的民族。



學習,學習,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才能在這現實的社會生存下來......。是為了成績,分數嗎?不完全是,學習的目的,是要告訴孩子們?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或是事能輕易得到或是做到的。只有不懈的努力,不斷的堅持。你才會有希望..........。

學習不僅僅是是一個過程,而是,你自己對生活的態度......!試想,什麼事都不願做、或是,總是放棄,或是不能堅持的孩子,他(她)將來會有什麼成就?
不要一味地抱怨這個不好、那個不公。這是個市場的經濟,也是個自由民主的社會。沒有人會強逼你幹什麼!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態度決定一切.......!其實生活真的是這樣的。


小劉書香


奧數我們也在學,我每次都在 陪孩子上課,我的心得是這些題目都是事先設定好的規律題,生活中很少碰到,很多都拔高的太多了!小學二年級就就開始上負數,數列,這些都是當年我們初中才學的!一年級就學乘除,字都沒認全就上蝸牛爬井這些搞腦子的,這些東西很容易打擊孩子的信心,我認為小學階段還是禁掉好,這些東西等孩子大點,有了一定的數學基礎,再反過來學倒是不難,甚至自己看看就懂了,所以說不是奧數難,而是讓孩子過度超前學習,加重孩子負擔,影響孩子身心健康,小低年級應該多讓孩子閱讀,鼓勵孩子多接近自然,多走出去體驗生活,等孩子小高年級的時候再反過來學現在一二年的奧數題,就會輕鬆很多,不過,某些機構為了達到斂財的目的,竟然讓幼兒園的孩子就去佔坑,像某思上市,財富多少,是學生的悲哀,孩子的健康殺手!我覺得教育部應該明文禁止小學3年級之前學奧數,45年級可以有所結束,但不得納入考試範圍!


一路吉祥平


不考課本知識是肯定的。而且是一直的。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目光短淺而讓孩子買單。如果你在準備擇校的時候才知道人家不考書本考拓展,那你幾乎就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了。而且擇校是你自己決定的,所以要按人家的規矩來,這沒啥好抱怨的。如果學區的公立學校這樣做,你可以覺得是刁難你家的孩子,但現在是自己選擇的,所以為了選擇有個好結果,你只能提前準備。

但擇校這件事也不一定非要上培訓班。我家的奧數是自學的,英語是網上買的。所以完成擇校是沒有花費多大的代價的。後期因為報名麻煩,就託培訓機構去搞的。反正交了1500,因為臨時決定擇校,所以只在培訓班學了不到10天的課。我對孩子有信心,只是讓他學學,更有信心罷了。反正錢交了,不學白不學。結果我們這個去晚的反而考上了。

這件事的結果就是提醒大家,平時要自己做好拓展,不要到擇校的時候才想學,把所有希望寄託給培訓班。

孩子拓展了,思維靈活了,即使不擇校,也對孩子以後的成長有好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