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來源:潘幸知(ID:sharpshow)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有人問 “如何利用男人的愧疚感?”

我一驚。

體驗過內疚,就會知道那是一種很不好的感覺。

內疚,是對自己的攻擊。如果他對你有內疚感——

輕微的內疚,會讓他對你更好一點,做出彌補。

如果太內疚了,會讓他承受不起內心的譴責,甚至疏遠。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玫瑰和冰棒是一對情侶。

冰棒工作很忙,有時候出差會半個多月。玫瑰希望他多陪陪自己,他也很想陪她,可是做不到。晚上還經常要陪客戶,有時候約會也會推遲,他也覺得很抱歉。

玫瑰開始也不太理解,他怎麼會這麼忙。

大概隔一個月就會鬧一次,因為見面少,忍不住亂想,覺得他沒那麼在意自己。

卻忽略了冰棒經常說的“對不起”。他很內疚,覺得照顧不周,見面的時候,也對她格外好。

前一陣公司有點事情,他去國外出差,半個月左右。出差之前也沒見上面,玫瑰剛抱怨過他,回覆信息很慢,也沒時間陪她。出差後給他發信息,卻沒有回,玫瑰也就沒再聯繫他。

幾天後,他說,各種忙,今天中午還想起你在幹嘛,公司新來了同事,海外又各種問題,讓我覺得完全對不住你,不願意說話……

這其實就是內疚的惡性循環。因為過於內疚,反而疏離,沒有能量去回覆對方,誤解可能更深。

玫瑰收到信息的時候,朋友正好在,看她有點傷感。她說——

“我感覺他也很痛苦,他想滿足你,可是做不到,也很內疚呢。他其實挺在乎你的。

我也是這樣,感覺自己沒法付出,就越不會跟對方聯繫。

太內疚,因為太想愛對方了,但是做不到。

你要是不難過,他也會好一點。

不過,他也要通過自己,來讓自己不內疚。”

內疚,會讓關係更近,也可能會讓關係疏遠。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內疚,如果處理得好,並不是壞的情緒。

親密關係中的內疚,也可以讓我們學會更好地愛別人。

比如說,老公因為有急事出門,但是一句都沒跟老婆解釋,路上太急也忘了回電話。回家發現老婆有點傷心,原來是覺得他不在意自己,都不擔心她會著急麼?

如果他的內心比較柔軟,看到老婆難過,會有些內疚,以後可能就會格外注意,出門前跟她說一聲,或者現在就做一些事情補償對方。

戀愛中也很常見,閨蜜跟她男朋友約好了,結果遲到了半個小時,很內疚。

覺得耽誤了他的時間,就會變得很殷勤一些,更關心對方。

適度的內疚:我發現我做的事情,傷害到了對方,我願意補償對方。或者,對方付出的過於多,相比來說,自己付出的太少,也會有點內疚,會對對方更好一些。

如果內疚過於強烈,就會造成疏遠,甚至還有憤怒和攻擊。這時候,內疚,就會成為親密關係的障礙。

朋友說她最近老愛無緣無故發脾氣,經常跟老公吵架。

為什麼呢?原因很微妙。

她跟老公還在戀愛的時候,老公幫了她一個大忙。甚至可以說,是他的家人救了她爸的命。那時候,雖然還只是男朋友,但他願意丟下工作,大老遠去照顧她爸爸。

她內心很感恩。

結婚後,老公家人都刻意不去提這件事。

前一陣,老公的媽媽生病了,要做手術,一個小手術,風險不大。她想過應該請假回去照顧,但是被婆婆和老公勸住了。

但是,她內心會去拿婆婆家對自己的恩情做對比,越想越覺得很愧疚。這份愧疚感變成一股無形的壓力,她開始莫名其妙地在家發脾氣。

她把內心的愧疚變成了自我指責和攻擊,直到承受不起,就會發洩出去,於是經常跟老公吵架。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為什麼會這樣呢?

大多數內疚背後是在說:

“我真是太沒用了”

“都是我的錯”

“都怪我”

“我不夠好”

這些話,好像一把把刀,戳到自己的內心。

內疚,是對自己的一種攻擊和否定。

你好,我不好,所以我攻擊自己。

可是,過度自我攻擊,會讓自己很不舒服,甚至難以承受。

我們就容易發脾氣,去攻擊別人。

或者說,被動攻擊,冷暴力,不回覆,有時候也是一種被動的攻擊,來表達自己無法承載的內疚和憤怒。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說到內疚。

往往會和另一個詞有關,那就是付出。

《感謝自己的不完美》裡面說到了一個案例。

有一個老婆,人美,顧家,工作能力也很強,可以說是標準的好妻子。

她老公開始也這麼認為,但是最近卻離她越來越遠,甚至提出離婚。

老公說,我出軌了。

不過,老婆很快查到,他出軌的第三者是子虛烏有的,只是他的朋友。

在逼問之下,老公終於講了實話,他說自己非常有壓力。

“可能是你太好了,對我太好,對我家人也太好,什麼都好……我說不清楚,但就是對這一點不舒服。”

太好了,難道是一個罪過嗎?

付出者,往往也並沒有那麼無私,而是過於追求“問心無愧”。

因為太害怕內疚,一點也不想不虧欠別人,這時候就是在做一個“完美的付出者”。

這背後代表著:我很好,我一點也不欠你的。

不過,內疚感並不會消失。

只是從你身上,轉移到對方身上,那麼,對方就可能會感到太多的內疚。

也許,對方可能沒那麼敏感。但有一天,付出者會不平衡,抱怨說:你看,我對你那麼好,我為你做了XXX,你為我做過什麼?

言外之意就是:“我多麼好啊,我為你付出了那麼多。”

而你呢?你就是個壞人,沒良心的。

這時候,對方的內疚感,會壓迫他喘不過氣。

一段好的關係是,我對你好3分,你對我好3、4分,然後,我再對你好5分,你對我好4分,或者5、6分,慢慢彼此遞增,這是正常的關係。簡單來說,我對你付出一點,你對我付出一點,付出多少不會相差太高。

如果一個人付出太多,但是不接受對方的付出,或者永遠要比對方付出的多很多。另一人,就會覺得很內疚。

一個人太好,會讓對方覺得自己不夠好。

一個太完美的人,會讓人想要遠離。

一個單純的付出者,其實是拒絕對方的補償。

當一個人內疚積累太多的時候,內心往往也會生出怨恨,要麼攻擊,要麼逃離。

所以,不僅老公想遠離她,她也沒有什麼朋友。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夫妻不能做到這一點,分開是必然

內疚的好處是,它會調解親密關係。

當你感到內疚的時候,往往說明了,付出與接受是失衡的。

內疚,其實是在提醒你,你該補償對方了。

覺察自己的內疚,接納自己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你沒有必要做到完美,不用過於內疚,不用因為內疚而推開對方。

另外補充一點,如果你經常感到內疚,或者過於內疚。

一般來說,這種內疚往往不是當下這個人導致的,而是你小時候就有了,或許有個為你付出過多的家人,或者你想要為家人做點什麼,但是做不到,滿足不了對方,所以經常覺得內疚。

或者,當下的事情有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不要過於往自己身上攬責任,過於自我批評,甚至遠離對方。

同樣的,當對方感到內疚時,我們也要給他機會,讓他完成補償,也就是讓他付出。而不是自己還在不停的付出。這時候要停止付出,去接受愛。

這個世界上,除了親子關係一般是不計較付出與收穫,其餘的關係都需要一種平衡,你要付出,也要收穫。

付出太多的,學會停止付出,去接受愛。感到內疚的,要去彌補對方,平衡關係。

微信搜索“潘幸知”或 sharpshow 免費獲取文章,學習女性情感自立,探求婚姻幸福的秘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