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居民儲蓄下降既是一種正常現象,也是一個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

居民儲蓄是否由猛虎變成病貓了?

據媒體報道,長期以來,我國居民儲蓄增長一直較高,但這一指標正在悄然改變。央行最新發布的4月份金融統計數據顯示,4月新增存款5352億元,從存款結構看,當月新增存款主要來自企業部門,住戶存款則大降1.32萬億元,為歷史單月最大降幅。

居民儲蓄下降既是一種正常現象,也是一個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

對此,分析認為,若居民儲蓄下降成為長期趨勢,將會對經濟運行造成較大影響。一方面,可能會導致投資的下降,進而拉低經濟增速;另一方面,可能會提高銀行貸款報價,進而提高融資成本,使居民和企業的槓桿率升高,繼而對防範金融風險帶來不利影響。

客觀地講,居民儲蓄下降,確實會帶來諸多問題,特別在經濟方面,會產生一些負面影響。但是,到底會不會產生影響,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則需要經過仔細分析才能得出結論,而不是簡單的理論推斷。否則,也會對居民儲蓄下降帶來的影響形成錯誤判斷,最終影響決策。其中,儲蓄下降與居民負債是什麼關係,儲蓄下降有沒有帶來居民負債的增加,這是最需要考量的問題。

而從我國目前居民儲蓄下降的實際情況來看,確實與負債增加有著比較緊密的聯繫。特別是前年下半年以來,居民購房的意願不斷增強,個人住房貸款規模不斷擴大,一度出現銀行新增貸款50%以上都來自於個人房貸的現象,個別月份甚至達到了7、80%。顯然,這是一種不太正常的現象。

居民購房意願這麼強烈,個人房貸增速如此之大,不僅會大大壓縮居民儲蓄規模,也會有效增加居民負債規模,形成儲蓄下降與負債擴大並存的局面。那麼,風險就會不斷擴大,不利影響也會不斷增強。

就眼前來看,由於儲蓄規模比較大,出現一定下降,尚不是一件可怕的事。關鍵就在於,居民負債的增加,尤其是個人房貸明顯超出了正常的發展速度,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的。原本以為,金融機構不斷提高個人房貸利率,只是樓市調控的需要。現在看來,樓市調控只是一個方面,控制居民個人負債,避免居民儲蓄才是最主要的方面。因為,居民儲蓄下降和負債擴大,對經濟社會生活、尤其是經濟發展的影響,可能比樓市矛盾更為嚴峻。畢竟,房價漲到今天這樣的水平,只要將炒房控制住,不大可能再出現過快上漲的現象。而儲蓄下降和負債擴大,一旦形成趨勢,就很難不對經濟產生不利影響。

更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如果過於放任個人房貸,按照銀行目前的經營理念和思路,尤其是顧前不顧後、顧眼前不顧長遠的觀念,類似於通過消費貸等渠道轉道到樓市的資金會越來越多,繼而轉化成炒房者的“福利”,並將風險留在了銀行。為什麼房價如此之高、調控如此之嚴厲,炒房者仍敢使用槓桿資金炒房呢?道理很簡單,風險在銀行和提供資金的機構,利益則在炒房者手中。萬一房價下跌,至多把房子給了銀行就是,炒房者個人則一點損失也沒有。一旦炒房成功,則可獲得大量利益。

居民儲蓄下降既是一種正常現象,也是一個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

同時要看到,居民儲蓄下降,可能與銀行表外經營行為以及其他機構,包括保險、信託等的資管業務和互聯網金融等的不斷增多也是密不可分的。因為,所有這一切,回報率都遠高於銀行儲蓄,都對居民儲蓄形成擠出效應。所以,也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因為,這些方面的行為,不僅會帶來一定的風險因子,而且會造成金融市場混亂,會引發諸如野蠻收購、惡意收購、超高價併購等方面的問題。如一些保險機構利用資管計劃到國外瘋狂收購一樣,都會留下比較大的風險隱患。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對已經出現的居民儲蓄下降,還是要引起高度重視的。首先,控制居民負債的過快過度增長,是首先必須關注的一個問題。這其中,防止銀行資金通過消費貸等轉道到樓市,是最需要防範的一個問題居民利用消費貸購買居住房、用於其他方面消費,應當支持。如果被炒房者利用,就得堅決禁止。

其二,要充分利用資管新規出臺的有利時機,解決銀行表外業務過多的問題。銀行表外業務過多,必須會引發居民儲蓄存款的下降,同時,也會帶來信貸資金更加遠離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企業的問題。更為嚴重的是,會誤導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取向,使貨幣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難度更大,必須嚴格加以控制和約束,有序減少銀行的表外業務。

第三,嚴格規範非銀行金融機構、保險、互聯網金融等的資管業務、投資業務。鼓勵金融創新,增加直接融資比重,不是盲目擴大資管業務,盲目提供各種投資資金。對各類資管業務,必須按照資管新規加以規範和約束,至少,要嚴格控制新的資管業務發生,在規定的一年半時間內,將各種不規範的資管業務全部清理整治規範到位。

最後,要積極引導居民消費,避免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居民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但是,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則會帶來消費的不可持續性。因此,要通過一定的政策手段和引導措施,把居民消費逐步引向正常、健康的軌道,引向高質量消費的軌道,推動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居民儲蓄下降既是一種正常現象,也是一個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雖然居民儲蓄的絕對量不是很大,但是,卻被譽為一隻關在“籠子的老虎”,是一隻對經濟、對物價等都會產生極大影響的猛虎。然而,今天的居民儲蓄,明顯出現了作用下降、攻擊力下降的問題。雖然與金融制度的健全、融資手段的增多等有著很大關係。但是,體外循環資金的增多,也使得居民儲蓄的功能作用下降,有點猛虎變病貓的感覺。所以,居民儲蓄下降既是一種正常現象,也是一個需要認真關注的問題。

更多精彩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