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你認為國家隊為什麼水平不如日韓?

觀足樂


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大致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球員踢球的環境差別太大。近些年來,日韓球員留洋到五大聯賽的很多,尤其是日本,基本每支德甲球隊中都有日本球員的身影,韓國也不差,孫興慜等海外軍團混的也是風生水起。反觀國足球員,基本都是在中超踢球,本來中超也引進了一批超級外援,和這些超級外援在一起踢球,有的球員的確長球了,比如郜林,但大多還是看樣子。而且,隨著17賽季中超新政的啟動,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超的競技水平。本來就不如五大聯賽,中超還削弱自己,這兩個差異很大的環境,出來的球員能一樣嗎?

二是國足球員的大賽經驗太欠缺。國足別說走出亞洲了,就是在亞洲範圍內,在本屆世預賽之前,也很長時間沒有真刀真槍和日韓伊澳等亞洲強隊交手了。而且由於之前經常輸給這些強隊,潛意識裡導致國足球員在面對這些球隊時心裡發怵,也就是裡皮所說的缺乏自信。

三是青訓基礎太薄弱。除了我們都知道的J聯賽和K聯賽,日韓的高中足球聯賽也組織得很好,每年決賽時都能吸引很多的球迷前去觀戰。相反,我們國內除了目前火爆的中超外,其他各級聯賽尤其是青年聯賽都不完善,沒有青訓支撐,國足就很難出現一個又一個的人才。

四是缺乏一種恆心。從官方到民間,我們都恨不得國足一下變成強隊,對國足給予的希望太高,然而,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步子邁大了會扯著蛋,國內搞足球的人,功利性太大,足協官員要的是政績,球員要的是錢錢錢,從上到下,都缺少一種撲下身子來認真搞足球的心,長此以往,基礎沒打好,就只能是空架子,禁不住真刀真槍打的。


草臺班子


可能跟環境還有民族有關係,日韓的足球環境比中國的強不知多少倍,日韓的每年註冊小球員也不知比中國多多少倍。當然青訓系統也比中國好。只有強大的青訓系統才能培養出優秀的足球人才,可想而知我國的球員從小就輸在的起跑線上。實力自然不如人家。


還有反觀我國的大學聯賽激烈程度還不如日本的高中聯賽。看過《東瀛追球》的球迷都知道日本的高中聯賽有多火爆,每場比賽都近萬名日本高中生觀看支持自己的高中球隊,再看看本國的特步大學生足球聯賽簡直慘無人賭。

這樣的足球環境是出不了幾個足球人才的。還有一個因素就是民族關係,可能我們漢族真的不適合踢球,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上過大學的都知道,大學校隊很注重少數民族球員,像朝鮮族的或者維族的。他們確實比我們有些漢生強。往往大學的比賽比的就是哪個大學少數民族球員多,那個多那個贏得幾率就大。

當然我認為這都是隻是客觀因素,每一位中國球迷都希望中國足球能夠有一天克服恐韓症,踢贏日本。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國足實現衝出亞洲這個口號!早日踢進世界盃!不要再讓失望了!


臉臉聊足球


這個問題大概可以從2個角度來回答:

第一,管理層的失責,這個主要就是指的中國足協。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些官員並不是對足球很上心,只是為了升職而做出的一些拍桌子決定,可以說中國足球不如日韓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足協!

第二,球員自我要求不高,日韓的球員上進心非常足,反觀中國球員,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裡故步自封,沒有上進心,訓練態度不是十分積極!


22年西班牙人球迷


難道不是足球外交嗎?不能理解 明明中國人不差 為毛踢不贏足球 肯定是示敵以弱 消除鄰國敵意而故意為之的 在一個 中國對運動員根本不關注 別看現在一些運動員身家多少多少 那人家自帶的 只是通過成為名人放大而已 什麼退役運動員 晚景淒涼啊都不說了 像我身邊的去體校省裡體操都是拔尖的 因為受傷 現在不知道幹什麼 體力方面身體有傷 上班吧 沒學歷 只能去噹噹保安之類的 這樣一來不但小時候 一切努力一切的辛苦 都白費了… 其實為了國家的得了榮譽 完全可以和金錢掛鉤 得獎就發獎金 而不是得獎了金.銀.銅牌上交給國家 自己就得一塊紀念獎牌 退役還要靠身體吃飯……


天堂在左而人生向右


真的和環境有關。

公司周圍有個韓企,週末我們去踢球的時候也會遇到韓國人踢球,同時也看到了韓國人怎麼教育小孩的。

別人專門請教練,有戰術有配合,有真正意義上的隊長,不象我們就是把這個當作健身運動。

上學後,體育在國內真的成為了一項奢侈品,一週一節課,怎麼培養。私下裡自學足球的,高高的價格也讓一些愛好者望而卻步,沒有辦法,還是隻能踢野球。

一些家長把孩子送到足球學校,想到的是如何儘快被職業教練看中,去踢比賽,賺大錢,從來沒有想過把這個當作孩子的愛好或者事業去培養。

到了職業階段,各種亂就出現了,假球黑哨,私生活混亂,耍大牌,拉幫結派,各種各種,真的很難保持高度自律。

看著c羅這身腱子肉


看看c羅曾經隊友董卓的體型


看過一篇評論許老闆打籃球的視頻:說的很好,送給國內某些職業球員。

如果你熱愛這個運動,請你離開,不要侮辱這項運動,再見。


鄢遇嶺南


不知道你說的是什麼項目。我感覺國足的話,因為體制和國情原因,所以水平相比於日韓來說是差了那麼一點點,但我相信隨著改革會越來越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