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北京科興與未名醫藥上演“奪權戰”

因財務數據、私有化之爭等問題而上演“打架門”的未名醫藥與北京科興,近期又有了新進展。上週,未名醫藥再次通過公告“喊話”,未名醫藥董事長、北京科興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及總經理潘愛華撤銷對尹衛東(北京科興原任總經理)的所有授權,責令尹衛東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擾亂北京科興的生產經營管理等。而北京科興則通過其微信公眾賬號表示,公司官網已被迫關閉,新京報聯繫其相關負責人亦未果。

兩家企業“奪權戰”引發的嚴重後果是佔國內生產總量53%的甲肝疫苗停產、報廢,流感疫苗面臨斷供。

年報延遲:未名醫藥收到關注函

5月11日,山東未名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未名醫藥) 收到深交所關於2017年年報的問詢函,要求未名醫藥說明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北京科興的經營情況及內外部經營環境是否發生重大變化等問題。

早在今年4月16日,未名醫藥就曾宣佈,因北京科興拒絕提供相關的年度財務數據及資料,“致使本公司聘請的審計機構無法入場審計”,2017年年報披露延期至4月28日。科興生物則公告稱“與未名醫藥的言論相反,公司控股73.09%的北京科興從未拒絕向未名生物提供科興的財務數據”。

按照規定,A股上市公司的年報應於次年4月底前披露。4月28日,未名醫藥發佈年報,由於未名醫藥年報的審計機構中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年報審計意見指出(這句不通),由於北京科興主要股東因公司重大發展問題產生矛盾等一系列原因,“我們進場審計時只獲取了北京科興的財務報表及部分電子財務數據”,並最終對未名醫藥2017年年報出具保留意見。

至於目前是否已經獲得北京科興相關財務數據等,新京報記者5月10日向未名醫藥方面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尚未得到回覆。

目前,未名醫藥通過其子公司未名生物持有北京科興26.91%的股份,在美上市公司科興生物通過香港全資子公司持有北京科興的股份比例為73.09%。

多次喊話:未名告知科興高管被解聘

早在北京科興成立時,尹衛東即為北京科興總經理。未名醫藥2017年5月15日發佈公告稱,未名醫藥董事長、北京科興董事長及法定代表人潘愛華已簽署法律文件告知尹衛東:尹衛東擔任北京科興總經理任期已於2017年4月24日屆滿,且北京科興將不再續聘尹衛東擔任北京科興總經理職務。2018年2月,潘愛華函告尹衛東,其與北京科興不存在任何關係。

但尹衛東一方並不認可。2018年4月24日,北京科興官網發佈《北京科興就當前各界集中關注與詢問的問題進行回覆》,表示“尹衛東總經理任期屆滿,未名生物委派的董事潘愛華不同意再繼續聘任尹衛東為總經理,但給尹衛東先生出具了授權書,授權尹衛東在公司生產及質量負責人任命、項目申報、產品招投標、簽署各類對外合同和銀行業務文件以及內部人員勞動合同等公司各項工作上行使法定代表人的權利。”

5月9日,未名醫藥公告稱,北京科興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及總經理潘愛華再次函告尹衛東,撤銷對其的所有授權,責令尹衛東不得再以任何形式擾亂北京科興的生產經營管理工作,否則北京科興有權追究其法律責任。

對此,第三方醫藥服務平臺麥斯康萊創始人史立臣表示,未名醫藥發佈的解聘說明是否有效,關鍵在於股東大會是否授權了董事長解聘高管的權限。

爭權升級:流感疫苗及甲肝疫苗停產

公開報道顯示,早在2003年北京科興赴美上市時,為符合上市要求,潘愛華領導的未名集團需要出讓第一大股東地位並允許其他北京科興股東集中合併股份以獲得在美國上市的條件。為此,科興與未名集團訂立協議:尹衛東及科興承諾,永久確保未名集團對北京科興的實際控制人地位。

然而,隨著北京科興的私有化進程,雙方矛盾逐步加劇。2017年6月,北京科興宣佈,已與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尹衛東註冊成立的母公司和母公司全資擁有的合併子公司簽訂協議,規定母公司將以每股7美元,約4.018億美元收購科興。

僅僅24小時後,未名醫藥買方團發出無約束力收購要約,將價格提升至每股普通股8美元的價格,全現金收購科興已發行的全部普通股。

為爭奪北京科興的控制權,雙方甚至採取了非正常手段。4月17日,北京科興位於上地廠區的辦公場所發生斷電事件。北京科興官網4月21日對外發布消息稱,近日來公司遭受小股東糾集不法分子的威脅和騷擾,辦公樓被非法查封、供電被非法切斷、高管被非法拘禁,正常生產經營和日常管理受到嚴重影響,原因仍是近期與未名醫藥方面的一系列混亂所致。

糾紛已嚴重影響到北京科興的生產。據瞭解,該公司已暫停甲型肝炎疫苗、季節性流感疫苗生產、正在生產的疫苗全部報廢,預計將導致公司無法在2018-2019年流感季提供流感疫苗。根據中國藥品生物製品檢定研究院籤批的數據,北京科興的甲肝滅活疫苗產量佔國內甲肝滅活疫苗53%以上。

新京報記者 張秀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