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昆明有哪些傣家風味菜品?

眷戀清晨


在昆明的大街小巷,有著許多傣族菜館,而在這些餐館內,正宗的傣族風味事物琳琅滿目,不僅有遠名在外的傣族菜,也有許多名不見經傳的傣族山茅野菜。

菠蘿紫米飯

說起傣族菜,菠蘿紫米飯總是第一時間被人們想起來,在許多外地人的眼中,一家傣族菜館是否正宗,最主要的就是看他的菠蘿飯是否正宗。製作菠蘿紫米飯並不難,只需將提前泡好的紫糯米與剁碎的豬肉和菠蘿粒攪拌在一起,再放入蒸鍋裡蒸熟即可。菠蘿紫米飯味道香甜可口,而且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

酸筍煮雞

這是一道傣族具有代表性的菜餚,酸筍必須是傣族人自己醃製的酸筍,而雞也要選土雞。做法是:將酸筍和雞肉打理洗淨,然後起油鍋,放入姜蒜等作料爆香,再放入雞肉和酸筍一起炒,炒制雞肉表面變黃以後就放入水燉煮。酸筍煮雞的口味酸辣鮮香,傣族人十分喜歡。

香茅草烤魚

傣族人的口味喜酸辣,食物也大多是燒烤,這道香茅草烤魚也是傣族菜的代表。烤魚首選刺少體型小的羅非魚,將姜蒜、香菜、鹽、辣椒麵等混合在一起塞進魚肚子裡,再將魚用香茅草捆綁起來,放到炭火上進行燒烤,刷上香油,將魚烤至表皮金黃酥脆以後就可以食用了。使用這樣的方法烤出來的魚不僅沒有腥味,而且魚肉鮮香滑嫩,十分美味。

撒撇

在傣族菜館裡,經常能夠看到這道菜的身影,很多不經常吃傣味的人甚至不會念這道菜的名字。撒撇這道特色菜最重要的就是湯汁,檸檬撒的湯汁使用檸檬汁、韭菜、小米辣調製而成的,苦撒的湯汁則是用牛的苦膽汁製作而成。


時報傳媒


傣味菜是雲南飲食文化中,比較有特色的菜系。味道特點:酸、辣、鮮、甜、苦,不管那一種味道,都口味極重,吃過一次,便難以忘懷。

酸辣風味系

酸辣是最常見的傣味。酸味調料常用檸檬、酸木瓜、酸筍,辣味調料常用沖天辣、小米辣、燈籠辣等。

酸辣味道的傣菜,無比的開胃,有助消化和消暑解熱功效。酸味涼雞,酸筍牛肉,檸檬烤魚,傣味酸菜魚,涼拌木耳,傣味雜菜湯等都是酸辣傣味的常見菜,酸香可口,辣勁夠味。





鮮甜系

傣味鮮甜菜多用甜味水果拌上白糖,搭配上桌當菜食用。不常食傣味的人,對傣味的辣難以適應,點了酸辣味菜品,可搭配鮮甜水果菜食用,可緩解灼辣之感。




苦味系

苦味傣菜,聞著苦,吃起來更苦。初嘗難以下嚥,多食幾口,則越吃越有味。較有名的苦味傣菜有撒撇,牛苦腸,魚苦腸等,每一樣都是苦到極致,又苦中帶鮮,回味無窮。



昆明知名的傣味餐廳,有三十多家,各區都有分佈,都能品嚐到地道的傣味菜餚。


文青新視野


昆明的傣家風味館還是很多的,只要不是太假, 基本上都有幾個拿手的傣味菜品,同樣一道菜品,各家的口味還是不一樣。就像《舌尖3》說天津煎餅果子的那樣,最好吃的就是經常去的那家!

傣家風味菜品太多,就拋磚引玉的說兩個:

老滇緬320的包燒系列

320是個老品牌,也很有歷史意義,這家餐廳味道和感覺不錯,除了甜品泡魯達就是他家的包燒腦花、金針菇.....

西山腳下勐海小烤雞

龍門索道下邊有好多農家菜,有家勐海小烤雞不錯。

還有很多,留給更多吃貨們補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