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肺炎疫情過後各個行業是會持續低迷還是井噴式的發展(餐飲零售)?

80後的大龍


我認為,疫情過後,既不會井噴式恢復,也不會繼續低迷。理由是 1國人經過此疫,會更理性消費。 2中低收入人群在較長時間內會忙於生產經營,補償疫情期間損失。 3國外疫情持續發展,時刻提醒國民不能放鬆警惕,長期"備戰備荒"。4良好的,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對於不合理/過度消費有一定扼制。5理性的,剛性的,甚至稍誇張的消費會迅速恢復。因此結論是:疫情過後很快恢復接近常態的消費,但要達到常態或高於常態,應該在年底了。


嘟156557697


昨天晚上,我看到了一個熟人發了一個抖音,她在上海城隍廟開了一個店鋪,以前生意活得很,一天下來忙得水得喝不上。


但是昨天那個抖音視頻,我看到每個店鋪都關門大吉,整個過道上只有兩三個人。城隍廟哪裡的租金,上海人流最聚焦的地方之一,大家懂得。


疫情過後,行業持續低迷還是井噴式發展,我覺得還是得分行業。


一、靠線下流量生存的行業還是低迷一段時間


電影院、餐飲、超市和旅遊等是最典型的。


我一個親戚在縣城老家開了飯店,盤了兩層樓,每層都100多平米,疫情期間足足關門了20天,關一天就是好幾萬的營業收哪,心裡那個著急。


現在,政府允許餐飲業逐步營業,但是每桌人數都有要求,一個圓桌不超過4個人。


你可以想象一下,這次疫情造成的不僅是身體的傷害,還有心裡上的恐慌。很多人都會擔心,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再次爆發,因此餐飲、電影院、超市和旅遊等靠線下流量的行業,估計還要持續低迷一段時間。


電商和線上教育、醫療保險等會井噴式發展


電商和線上教育、醫療等就不用多說了,一個是維持日常生活的需要,一個是個人和孩子成長的需要、一個是國家將大力扶持的行業。


說說保險,通過這次疫情,人們發現自己比想象的要膽小,更珍惜生命,而是生命也比想象中的要更脆弱。


因此,經過疫情的洗禮,大家對健康和保障和更加關注,健康保險會更有市場。


就拿非典來說,2003年非典之後的幾個月,保險市場的200%左右的增長率,超過非典前任何一個月份的成長。


總的來說,還是餐飲和零售還是面臨巨大挑戰,除非能夠轉型到線上,給客戶送餐或者線上零售,這樣或許會有大發展。


七舅老爺的保險匯


疫情結束後,有些行業會很快恢復生產,也有些行業恢復生產可能要緩慢。

一是交通運輸業恢復最快,因客貨滯留嚴重,要將疫情期間沒有完成的春運儘快補回來,且經濟效益會猛增。

二是國企行業能夠較快恢復生產,對於國企首先人員不會存在問題,另外生產規模不會受到較大影響。

三是醫藥、保健品生產行業恢復也會逐漸正常,而且生產效益會上去。

四是房地產及加工行業,由於用工多為農民工,因疫情影響比較明顯,經濟恢復要慢些。

五是酒店、娛樂場所、旅遊行業等,由於疫情會給人們留下較長時間的心理陰影,不會出現大量的人員外出進行娛樂、聚餐、遊玩,這樣就會給經濟帶來較大的不利影響。

總之,疫情過後,對於人們的出行和以往的消費觀念會有一定的改變,許多生活細節也會慎重考慮。

對於以上問題的回答也許欠缺,懇請批評指正。


天山冰川愛好書法


疫情當道,人人自危,舉國上下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各個行業損失不小。但從長遠來看,疫情和困難只是暫時的,有很多行業還是有很大的爆發力的。1.服務業:餐飲、娛樂、休閒、旅遊、美容、健身、電影、商超、交通、保險、教育培訓等。

上半年受到的影響確實會比較大,但是下半年增長也會很大。疫情過後,人們的消費觀念和健康意識會大大增強,願意花更多的錢投資到個人身上,用於消費、美容、養生、美體、健身、學習、成長、買保險,也願意多走出去,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花錢到處旅遊、休閒、度假。這種現象就像2008年汶川地震之後,很多人就想開了,以前不捨的花錢,不要等到想花錢卻沒了機會。再加上現在消費的主力軍大部分都是80/90/00後的年輕人,他們的價值觀裡更注重自我的提升。2.製造業:五金、家居、重機、模具、電子、鞋業、服裝、裝修、建材等。

受整體環境影響,製造業本來就不好做,再加上疫情嚴重,生產銷售都收到很大的制約。但是從長遠來看,國家的整體建設是離不開製造業的發展的,同時國家經濟的提升有很大部分也依賴於此。所以,疫情過後,國家必然會出臺更多利於企業發展的利好政策,通過宏觀調控讓整個商業生態均衡發展。在政策的引導下,各個行業都會逐步發展,每一個企業相互之間對合作夥伴的要求會更高,只有那些更優秀的企業活下來,才有機會分到未來市場的一杯羹。3.互聯網:外賣、跑腿、網遊、短視頻、直播帶貨、在線教育、技術平臺等。

互聯網行業不用詳說,大家在疫情期間已經能感覺到它增長的神速了。但這還不算是最好的時候,等到疫情過後,其他行業經濟復甦,加上5G全面覆蓋,其增長速度會出現井噴式增長。

疫情的到來,看上去像是一場“天災”,但同時也是一場對市場的洗牌。市場總是在優勝劣汰,未來誰能活得更好,活的更久,還是在於自己。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此刻不必太過於杞人憂天,時間會給我們想要的結果,我們要做的就是靜靜地等待,謀劃未來,做好當下。




美子趕海66


餐飲零售行業,就我個人的觀點,我認為在出現短暫的井噴式發展之後帶來的是逐漸走向低迷的狀態。

為什麼這麼說呢?

首先,處在疫情的現在,除了處在重災區的湖北省之外,其他同胞想的更多的應該是吃什麼,最近網絡各種小視頻轉載比較火的大多是如何在家制作各種沒事。廣大網友也都紛紛跟著視頻學起來。這就表示在平常時期我們隨時可以吃到的美食,在這個疫情期間沒有辦法去品嚐。一些簡單的我們可以自己動手做,複雜的呢,依然是每天只能在腦海裡想“等疫情結束之後我一定要去某某地方好好吃一頓”。所以我覺得在疫情結束之後餐飲零售業會出現井噴式發展。

又怎麼會低迷呢?

疫情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個月了,有很多人突然感覺到,我不工作就真的可能生活不下去了。尤其是個體戶和小微企業員工,不上班就真的沒有工資拿。試問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又如何去追求精神世界呢?我相信很多人在這次疫情之後會學會建立危機意識,為自己積累一些資金款項以備不時之需。大多數人在“過完癮”之後可能就會更加趨向於理性消費,餐飲零售業可能隨之迴歸於低迷狀態。


冀C安子


不利因素;

1,餐廳業績下滑60%或更多,大型訂餐活動被取消。

2,時刻關注地方政府衛健委發佈權威信息,一般情況下,病例出現後,要有14天的排查期。即本地餐廳大眾聚餐要在14天后才有可能慢慢恢復業績,有專家樂觀估計,隨著氣溫上升,2個月內可控制疫情。

3,餐廳的房租、人工、食材、水電、裝修等運營成本將給經營者帶來極大壓力。

4,食材價格的短期急劇下降在所必然。

5,食品廠家、配送商將面臨極大的價格下調壓力。

6,農村壩壩宴、農家樂等大型聚餐下滑80%以上。

7,調味品廠家也會承壓,但因大多數保質期為一年,影響較小。

餐飲業面對突發疫情積極應對:

1,響應政府號召,可為抗擊疫情人員提供盒餐服務,做一些公益,增加餐廳品牌知名度,亦可採用暫停餐廳服務,約在1個月時間。

2,餐廳儲備的食材可直接零售給消費者,減少損耗。

3,餐廳與老客戶主動取得聯繫,以家庭訂餐式送貨上門,避免聚餐影響傳播。

3,餐廳增設外賣窗口,直接零售。

4,線上外賣企業將獲益。

5,作為民生生活的農貿、商超等營業額大幅提升

6,有特色的四川涼滷外賣將在家庭消費中崛起。

7,香辛料調味行業受益。因香辛料如花椒、辣椒、大蒜、桂皮、香葉等本身具有抗菌、抑菌作用,在菜品的調味調香將使用更廣泛。

8,餐廳的個人分餐習慣將得到更多消費者認同。

無論本次疫情何時節束,餐飲業業績短時間內整體下滑呈必然趨勢,餐飲經營者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面對,讓我們共同努力,戰勝疫情,迎來餐飲業更加精彩的明天!


music一輩子


疫情過後的餐飲行業在我們家鄉這邊會出現井噴式勢頭。因為我們山東是好客之鄉,特別是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濟寧。

因為我們這個城市,生活特別有儀式感,有給老年人過生日的風俗,生日這天,子孫滿堂,女婿外孫都要來賀壽的,比過年的時候還要熱鬧。

朋友們之間也是十天一大聚,三天一小聚,特別是進入四月份天越來越熱,朋友們直接去體驗地攤(餐飲)文化,燒烤,炸串等美味小吃,不要笑話我們濟寧人是吃貨,這是我們的好客文化。疫情過後,我肯定是邀朋友們去聚聚,那是年前欠下的飯局,因為疫情沒能聚成,雖然遲了,但不能缺席不是。


一整本書


新型冠狀病毒這隻2020年的黑天鵝,這次將讓多少企業陷入困境?當然,也一定會讓很多企業悄然崛起,因為哪裡越有危險,哪裡就越有機會!

每次大事件背後,都孕育著商機,比如03年的非典,劉強東把中關村(000931,股吧)的實體店鋪搬到了線上,馬雲順勢創立了淘寶!

這次病毒事件,讓人會變的越來越宅,如果這種情況持續而幾個月,完全可以養成生活習慣,習慣一旦形成,往往就會延續下去,不可逆轉。

那麼,在這種宅生活的基礎上,看一下未來哪些行業將順勢爆發?

1:電商,短視頻,遊戲,線上教育,知識付費等線上項目,將遇到空前的發展機遇,乃至會井噴!

2:醫藥健康,養生保健行業繼續保持高昂的增長勢頭,人們掙得錢更多的用於購買健康,包括身體和心理健康。

3:私人醫生,私人心理醫生,私人保健師,小兒推拿催乳上門,以及各種線上諮詢服務,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心理需要撫慰;

4:無人零售、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等高科技行業回強勢崛起,未來的服務業裡沒有服務員。

5:各種配送平臺和上門服務平臺,比如蔬菜配送,定製化餐飲配送,清潔/保姆/搬家等各種上門服務。

6:線上辦公軟件,尤其是能夠實現個體協同的辦公軟件(比如視頻雲會議)是未來的趨勢,工作不再受地理空間限制。

7:同城物流,跑腿服務等,未來的人會變的越來越來懶,越來越獨立,越來越不喜歡跟人接觸。

可以肯定的是:5G時代的來臨,打通線上和線下,社交新零售快速崛起。


曉官悠悠


對於國內的服務業(包括餐飲業酒店旅遊等),本來春節期間是消費高峰,可是在今年的武漢疫情影響之下都遭受重創,飯店關門,旅遊停滯,酒店無人住……。而且,在疫情仍不明朗的情況之下,大致可以預測,服務業在短期內很難恢復往日的盛況。


手機用戶君子之交A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