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7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姜黎黎是八十年代初中國影壇最為璀璨的明星之一,也是很多觀眾僅僅衝著這個名字就會去看她的電影的明星,當年她以美麗嬌豔的紅牡丹走進觀眾的視野,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姜黎黎正像一朵盛開的牡丹那樣紅豔而燦爛。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紅牡丹》是一部講述解放前期戲班藝人生活和成長的影片,紅牡丹是劇中女主人公的藝名。這部電影中給不少觀眾印象最深的畫面就是紅牡丹長大後的第一個鏡頭,圓圓的臉,細長的眉,甜美的酒窩,姣美的容顏,一雙明澈的眼睛猶如星星閃爍。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那一刻,美麗的銀幕鏡頭與悅耳的音樂、動聽的旋律融為一體,圓潤、清純、陽光、健美的姜黎黎,頓時成為萬千影迷心中的偶像。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姜黎黎1954年生於瀋陽市的一個幹部家庭,年輕時曾在醫院當護士,她從少年時代起就熱愛歌舞藝術,在醫院工作時仍堅持參與地區文藝宣傳,恰好長春電影製片廠面向社會招聘演員,由於姜黎黎容貌姣好,又能表演,她順利地考上了長影廠做演員,拍攝的首部影片是1976年的《雁鳴湖畔》。1979年,姜黎黎被選中出演《紅牡丹》一片的女主角。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姜黎黎說自己並沒有想到自己會被挑選成為紅牡丹,因為紅牡丹剛烈、潑辣的性格跟她本人反差太大了,生活中的姜黎黎正像照片中的她一樣,安靜、清澈、溫柔似水,扮演紅牡丹這樣的角色對她而言是個全新的嘗試與挑戰。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那個時期的演員對待自己的工作大都十分敬業刻苦,姜黎黎為了演好紅牡丹這個角色,認真研究了有關舊社會藝人生活的資料,併到雜技團參觀學習,和雜技演員生活在一起,還特地走訪了一些老雜技藝人。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為適應紅牡丹出場時的亮相鏡頭,她專門跑到上海,就訓練身段和眼神求教於一位老演員。拍攝時為了達到真實的藝術效果,姜黎黎堅持不用替身演員,為此她又專程去部隊騎兵團學習騎馬,幾乎所有的馬上動作都是她自己完成的。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事實證明,她的表演,既有江湖女兒的英武俠氣,又不失亮麗嫵媚,嫻熟高超的馬術表演更是征服了當年所有的觀眾。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整個八十年代,姜黎黎拍了十多部電影,成為了長影廠的當家花旦。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1982年,姜黎黎因在影片《赤橙黃綠青藍紫》中扮演女司機葉芳,獲得當年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1986年她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明星班”深造。

紅牡丹讓姜黎黎在影壇紅極一時,而她同當時著名男演員汪寶生的戀情更被傳為佳話。20歲左右還未走紅之時,姜黎黎就遇上了汪寶生。在那之後,無論經歷多少風風雨雨,夫婦二人一直互相扶持,幸福地生活在一起,這在影視圈是非常罕見的。

八十年代轟動全國的《紅牡丹》,主演姜黎黎與女主角性格恰恰相反

八十年代中後期,姜黎黎突然在影壇銷聲匿跡,過了很長時間觀眾才知道她也受到了當時潮流的影響,舉家赴美到洛杉磯發展。

2000年,孩子已經長大的姜黎黎又舉家回到了中國,姜黎黎本人也迴歸了影視圈。

在同齡的女演員中,姜黎黎可謂駐顏有術,似乎在敘述著一個不老的神話。雖然人到中年的姜黎黎演藝事業沒能一如既往地輝煌,但在那個年代觀眾的心中,姜黎黎就是一朵長開不敗的紅色牡丹花,她和她的《紅牡丹》仍然代表了一個時代的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