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 她的歌不單迴響於一個時代,更重要的是銘刻了90年代大家珍重的東西——情義

她的歌不單迴響於一個時代,更重要的是銘刻了90年代大家珍重的東西——情義

葉倩文(Sally)是香港流行樂壇繼梅豔芳之後王菲之前的天后級人物

瀟灑歌后

1992年,我從西北一個偏遠的鄉村轉學到縣城小學,就讀五年級。眼前的一切都極新鮮,除了英文課堂上鬨笑聲中學到的幾個單詞,影響最深的大概要算在音樂課上學到的第一首流行歌曲。那是一間下面是窯洞上面是平房的二層教室,外面廣場上樹影婆娑,偶爾還能聽到一種叫“磕頭牛牛”的石油鑽機在我們那個建有“中國陸上第一口油井”的校園中發出單調的哐當聲。講臺上是在師範大學還未畢業的女實習老師,她教我們唱的一首歌正是葉倩文的《瀟灑走一回》:“天地悠悠,過客匆匆,潮起又潮落。恩恩怨怨,生死白頭,幾人能看透,紅塵啊滾滾痴痴啊情深……”

許多年過去,那一幕情景與那首歌還一直印在我的記憶中,以致我後來每次去KTV唱歌,總忍不住點唱這首歌,半是懷念,半為歌詞中那種用“真情換此生”的情緒所觸動。那時的我,當然不知道在上世紀90年代,香港流行音樂對內地的影響已經到了無遠弗屆的程度;也不知道,這首出現在葉倩文1991年首張國語專輯《面對面》中的主打歌,原本是同年播出的臺灣電視連續劇《京城四少》的主題曲,對其本人影響深遠;當然更不知道,1992年的葉倩文(Sally),在香港樂壇,一時風頭無兩,成為在梅豔芳之後、王菲之前的天后級人物。

人們習慣把葉倩文稱為香港歌手。但1983年,當22歲的她從臺灣坐班機在香港啟德機場降落,開始一段音樂傳奇之前,她還是一個在臺北出生、加拿大長大的臺灣姑娘。自從高中畢業回臺度假被挖掘拍攝廣告起,留在她身後的是一張並不出名的國語專輯,還有在兩三部電影中的演出,或許還應該算上與費翔的一小段純真戀情。總之,葉倩文的福地屬於香港。

從1974年無線電視臺推出顧嘉輝作曲、葉紹德填詞的電視劇主題曲《啼笑因緣》起,到80年代,港人不再歧視粵語歌曲,粵語流行歌已發出屬於香港音樂的獨特聲音。葉倩文要在香港發展音樂事業,自然要從粵語歌曲開始。那時葉倩文的粵語水平還只停留在“你好”和“多謝”階段,好在她碰到了華納唱片的音樂前輩林子祥和後來的金牌製作人黃柏高兩位貴人。黃柏高負責音樂製作,錄製粵語歌曲時,林子祥在旁邊一句句教她,由於採用了林子祥獨特的教學方法——用英語音標在粵語字詞上面注音,葉倩文的粵語咬字發音竟也地道起來。

1984年,隨著林子祥為她打造的粵語歌曲《零時十分》斬獲同年的十大勁歌金曲,以及首張粵語專輯《葉倩文》問世,葉倩文在粵語歌壇站穩腳跟。在最初的成功裡,葉倩文活潑瀟灑的天性加上海外生活練就的獨立個性,無疑扮演了重要角色。據說,《零時十分》這首代表作,是林子祥在上廁所時寫出的,寫完後第二天便拿給葉倩文聽,問她喜不喜歡。葉倩文的回答是聽了覺得還好,製作團隊一致覺得歌詞很好,但沒想到出片後令她一炮而紅。1994年她在臺灣接受採訪時,主持人張曉燕問林子祥為何會將這首歌給她,葉倩文不經意地回答:“或許是因為我不會在乎大還是小,很多大牌在一起聊,我也擠進去聊。一開始就很舒服,我一開始就和他(林子祥)有很多話講,不用作狀。”

然而很難說,這種灑脫的個性能確保她繼續一帆風順。葉倩文從二線歌星躋身一線,僅用了三年時間,蛻變的標誌是1987年的一曲《甜言蜜語》。為了乘勝追擊,華納唱片著手全力打造她。很快,收集上來一首叫《祝福》的歌曲,葉倩文聽完這首旋律平穩的歌曲後並無感覺,就像她後來在採訪中所說:“因為我在國外長大,喜歡唱一些大氣的歌,那些溫柔的嗲嗲的歌我覺得唱不來,接到《祝福》的時候我很排斥,很不想唱,覺得很平淡,但黃柏高說:這個歌你不要理它的旋律,關注它的歌詞。它的歌詞是非常非常溫暖的,這是一首好歌,你一定要唱!不唱不行!”

就這樣,在黃柏高的堅持下,葉倩文唱了這首歌。結果,紅得一塌糊塗。這首歌在流行榜上停留超過六個月,同名大碟銷量更一舉突破七白金(35萬張);年末更幫助葉倩文一口氣拿下十大勁歌金曲、十大中文金曲,以及首屆“叱吒樂壇女歌手”金獎等一系列重要獎項。後來,樂評人在分析這首歌的成功時,認為它雖然平淡但是耐聽,香港彼時正值移民風潮,這首歌正好作為給新移民的一個祝福,因而大熱。

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主題曲、1990年專輯《珍重》之中的粵語版《焚心以火》,多少複製了《祝福》的輝煌。在梅豔芳宣佈退出樂壇後,葉倩文從她手中接過最受歡迎女歌手獎,一拿好幾年,成功開啟屬於自己的時代。在1994年王菲首獲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獎之前,那幾年裡,唯一能和葉倩文抗衡的只有林憶蓮,樂評人陳怡東對兩人的評價是:葉倩文的大熱是因為她總有那麼幾首歌能成為經典之作,林憶蓮的紅則是因為她的唱功以及演繹的總體流態。

然而,真正給予葉倩文歌后位置的經典曲目是1991年的《瀟灑走一回》。葉倩文再次將這首歌唱到街巷盡知,並以此徹底打開國語市場。華納唱片繼國語專輯《瀟灑走一回》後,進一步為她打造包括《真心真意過一生》《明月心》在內的“瀟灑三部曲”,葉倩文在廣大華人地區自此擁有了“瀟灑歌后”的頭銜。

雖然有幾年,“瀟灑走一回”源於某種時代風氣的誤讀而大行其道,但毋寧說那是一個重情重義的時代尾聲的總結,也是葉倩文灑脫追愛的一種隱喻。正像歌中所唱“我拿青春賭明天,你用真情換此生”,葉倩文留給香港樂壇的,還有一段與恩師林子祥的愛情傳奇。

她的歌不單迴響於一個時代,更重要的是銘刻了90年代大家珍重的東西——情義

因為一首《選擇》結緣的葉倩文和林子祥,演繹了一段香港樂壇音樂與愛情的傳奇

從《選擇》到《願意》

長葉倩文14歲的林子祥,是不折不扣的樂壇前輩,香港人一般親切地叫他“阿Lam”。早在上世紀70年代,香港流行樂壇出現不少樂隊組合。當譚詠麟、鍾鎮濤等五人組成的溫拿樂隊憑藉無線的《溫拿狂想曲》風靡年輕人時,“弱臺”佳視也捧出由六人組成的玉石樂隊,樂隊的主唱之一就是林子祥,29歲的他那時還沒蓄起後來標誌性的鬍子。

1980年,林子祥的《在水中央》和《分分鐘需要你》同時入選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在1994年葉倩文如日中天時,林子祥也獲得象徵殿堂級音樂人身份的“金針獎”。由於演唱《黃飛鴻》主題曲《男兒當自強》紅遍亞洲,林子祥的身上被貼上“真漢子”歌手的標籤。香港樂壇的許多經典歌曲往往出自影視歌曲,箇中緣由,除了唱片公司為藝人設立的多棲發展規劃外,更多源於粵語歌曲在香港從確立地位到擴大影響的過程中,無所不在的影視劇主題曲傳統。黃霑曾說:“踏入80年代,電視劇主題曲的重要性開始減弱,歌手走向獨立的個體發展,令‘巨星制’的市場規律,更燦爛奪目。”但進入90年代,這一傳統其實未曾稍歇,進而在幾年後影響到內地歌壇。

像葉倩文一樣,林子祥也有長期在海外生活的背景。在1975年返港發展前,他曾在英國生活4年,美國生活6年,曾任職股票公司,也當過網球教練。這和葉倩文比較相投。只是兩人相識不久,37歲的林子祥便與人結婚並在次年生下兒子,妻子是華納唱片香港區經理吳正元。

真正讓葉倩文和林子祥之間的感情發生質變的,還是一首叫《選擇》的歌曲。這首男女對唱情歌,像《瀟灑走一回》一樣,也是1991年臺灣電視劇《今生未了情》的主題曲,詞曲作者陳大力是《瀟灑走一回》的曲作者,而後者的詞作者之一王蕙玲,還是這部劇的編劇。多年之後,黃柏高在一次採訪中談起這段往事,曾說:“當時葉倩文在臺灣的發展非常理想,我們的華納和臺灣的華納有一個共識,就是怎麼再帶動林子祥在臺灣發展,有一個合唱機會給他們。他們兩個當時合作《選擇》這首歌,因為那次的接觸,所以造成了今天他們兩個在一起。”

葉倩文曾說“是上天把我和阿Lam放在一起”,冥冥之中,就像《選擇》這首歌的歌詞:“風起的日子,笑看落花;雪舞的日子,舉杯向月。這樣的心情,這樣的路,我們一起走過。希望你能愛我,到地老,到天荒;希望你能陪我到海角,到天涯。就算一切重來,我也不會改變決定。我選擇了你,你選擇了我。”隨著電視劇的熱播還有專輯的發行,這首《選擇》越來越火,兩人也在各種舞臺上得到共同演繹的機會。

漸漸地,關於兩人的緋聞也不脛而走。理智來看,對於音樂事業正處巔峰的葉倩文來說,絕對不該蹚這趟渾水,揹負破壞別人家庭的“小三”惡名,但這不符合她素來瀟灑的性情。1993年1月,在1992年度香港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女歌手頒獎禮上,葉倩文選擇公開對林子祥深情告白:“我多謝你阿Lam,你一路這麼支持我,教我很多東西,又是我的好朋友,雖然別人說我們在拍拖,不過不緊要,我還是那麼愛你。”

儘管後來在記者的逼問下,她解釋所謂“愛”只是朋友之間的愛,但這顯然於事無補。奇怪的是,在高調的“愛的宣言”之後,港媒對葉倩文竟格外優待,自始至終,她並未面臨如後來的玉女梁詠琪牽手鄭伊健之後所遭遇的輿論壓力與事業滑坡。坊間的解釋是,吳正元對林子祥非常兇,公眾對林葉緋聞抱有同情。

1994年10月,經過一段時間的糾結,林子祥委託黃柏高以朋友身份發言,宣佈已與妻子離婚。不久,兩人離開華納,雙雙加盟其他唱片公司。兩年之後,兩人正式在加拿大舉行婚禮,修成正果。婚後,林子祥為葉倩文寫下歌曲《願意》,那些愛意綿綿的歌詞,“就像你這一天說願意,情人路上看過卿卿我我,有結果沒太多來日但願似你,風風波波到最後亦衝破。人最美的一天,祈望並不太遠,期待從可聽見,祝分享似水流年”,完全是兩人情感歷程的真實寫照。

其後,葉倩文逐漸淡出歌壇。在娛樂圈的分分合合中,兩人的感情卻得以長久。

Sally的時代,我們的時代

無可否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流行音樂與電影的黃金時代。只是,如果給它一個帶有感情色彩的定義的話,我願意說是“情義”,無論是情歌中的珍重與承諾,還是電影中所渲染的兄弟之情與男女愛情,儘管這一切無不籠罩在一片燈紅酒綠的江湖鬥爭與都市淺醉之中。

1989年有部電影,是吳宇森導演,葉倩文、周潤發、李修賢主演的《喋血雙雄》。葉倩文在片中飾演一個在餐廳駐唱的歌手珍妮,在殺手小莊(周潤發飾)一次執行任務時,被其誤傷而失明。此後的劇情,圍繞著小莊為了救治她的眼睛,掙扎在僱傭老闆的圍剿與警官(李修賢飾)追捕之間,故事的結局竟然是,警官被小莊與珍妮之間的愛情、與黑幫四哥的兄弟情義打動,和小莊聯手對付黑幫,槍戰中,被打瞎眼睛的小莊與失明的珍妮匍匐在地上,漸爬漸遠。男女之間出於責任與情義的那份愛情,兄弟情義在江湖爭鬥中的無奈與覺醒,無不在這部片子中得到了淋漓的表達。

葉倩文在片中多次唱到的那首《淺醉一生》,如同一杯濃酒,給予這些情感最好的註腳:“在每一天我在流連,這心漂泊每朝每夜,多麼想找到願意相隨同伴,使這心莫再漂泊。願那一天你來臨時,輕輕給我你的接受,給我知道眼眸裡的人,承諾的一切永沒改變。”葉倩文的這首歌,連同這部電影,成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一份極為可貴的情感印記。

像林子祥很早即憑藉電影《投奔怒海》出名一樣,葉倩文出道之初,便選擇電影與音樂雙棲發展。在《瀟灑走一回》之前,內地人聽到葉倩文的歌,認識這個人,往往通過她參演的電影,觀影場所不是後來影院的大熒幕,而是當時像棋子一樣遍灑大地的錄像廳。在1993年就讀北京電影學院之前,賈樟柯正是這樣一個流連於山西汾陽縣城錄像廳的小鎮青年。正是在那些港片中,賈樟柯深深喜歡上了葉倩文,以至於在他後來拍攝的影片中反覆出現她的歌曲。在2015年的一次採訪中,賈樟柯追憶道:“我非常喜歡葉倩文的歌,因為吳宇森導演的電影《喋血雙雄》,那是我錄像廳時代最崇拜的電影。我覺得它充滿著一種浪漫,也充滿著一種情義。”《喋血雙雄》中那首《淺醉一生》,賈樟柯至少將其用在兩部電影中,一次是《站臺》的結尾,崔明亮一個人站在他家的陽臺上,遠處傳來的正是這首歌,另一次是在《二十四城記》中。

對賈樟柯來說,葉倩文的歌“不單是一個時代,更重要的是那個時代我們珍惜的東西,就是情義”。對這份情義,他有著自己清晰的體認:“我們現在說‘情義’就一下子帶過了,其實‘情’跟‘義’這兩個東西結合在一起,非常不容易。我覺得老的香港電影裡面,情義非常重要,那時候的流行音樂裡面也有很濃厚的情義。什麼叫情義呢?它不是簡單的表面的愛情,我對你有好感,你對我有好感,情義裡面有很濃烈的時間鑄就的記憶,有互相之間的責任和義氣。”

這種情義,在賈樟柯2015年的《山河故人》中,通過在1999、2014、2025三個時間點上以不同介質播放的那首《珍重》,得到了最好的詮釋。山河老去,故人漸遠,留存心底不斷溫暖我們的,仍是那份“多年情不知怎說起,在何地仍然是關心你”的記掛。

Sally(葉倩文的英文名)老去了,伴隨著Sally歌曲的那個屬於我們的青春時代也在遠去。但不知為何,我仍願回憶那些破碎而扎眼的片段。2000年,當我在延河岸邊手足無措地向初戀女友說,也許我們並不能在一起時,她竟當著我的面,哭著撕掉記錄聯繫方式的通信簿。再見已是十年之後,言語不多始終帶著關切。奇怪的是,湧現我心頭的並非“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的感懷,而是我們在一起學唱Sally歌曲的片段。

那時的人們,不憚於表達自己,無論堅強還是脆弱,無須假面掩飾。那時的時光,未必就是一種慢,但少有惶惑與卑微,只像Sally所唱,瀟灑走一回罷了。(參考書目:《當世事再沒完美:香港流行樂壇40年》,陳怡東著;《粵語流行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黃霑著)

《三聯生活週刊》最新封面“陳寅恪:史心和人心”

喧囂時代,給靈魂一個棲息之地,《三聯生活週刊》帶你體會閱讀之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