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何正確認識抑鬱症的特徵及危害?

舔龍血


如果自己得了抑鬱症,要怎麼辦呢?

1、瞭解抑鬱症

抑鬱症不是性格矯情,也不是一瞬即逝的抑鬱情緒,只是我們的大腦生病了。得抑鬱症並不可恥,但對它的不瞭解會讓我們走進誤區,採取不合適的行為,這容易對自己造成二次傷害。

在此向大家推薦兩本關於抑鬱症的書籍::《走出抑鬱,讓藥物和心理治療更有效》和《不要恐懼抑鬱症》。

2、尋求專業機構和專業人員的幫助

如果我們得了抑鬱症,要及時向專業機構和人員求助。專業的心理諮詢師會在諮詢的過程中與我們建立一段良好的諮訪關係,為我們提供良好的人際支持,接納、理解、包容我們,幫助我們梳理矛盾和衝突,並引導我們積極應對,幫助我們正確地認識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緒,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同時更好地與自己和社會相處。

但是心理諮詢行業魚龍混雜,需要我們具備識別和篩選正規、專業心理諮詢機構或心理諮詢師的能力。在教育經歷方面,優先考慮有心理學、醫學、教育學、社會學背景的諮詢師。瞭解一些諮詢師的個人信息,包括性別、年齡、外表等。研究表明,相似的人更容易引起好感和信任,也更容易與自己有相似的人際風格與世界觀。

3、遵從醫囑,按時吃藥

抑鬱症讓生活像一臺生鏽的機器,心理諮詢就好比給機器塗潤滑油,如果想要機器持久高效地運作,還得把老舊的零件換掉。所以,在抑鬱症的治療中,吃藥是非常必要的一個環節。遵從醫囑,按時服藥,可以調節體內過高或過低的激素水平迴歸正常,在生理角度幫助我們克服抑鬱。

也許我們很幸運沒有遇到抑鬱症,但抑鬱症也可能出現在我們的身邊。假如親人、朋友或同事得了抑鬱症,作為TA的朋友,我可以做些什麼呢?

我們要無條件地接納、理解、包容、尊重他,陪伴著他。大部分的正常人都會相信人生的低谷,只是短暫的,但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不適當的鼓勵不僅不會讓他們“振作起來”,反而還會讓他們更加厭惡自己,從而加劇病情。

所以,我們可以對抑鬱症朋友說些什麼呢?

①你不是一個人,我就在這裡。

②我可能無法確切感受到你的感受,但我很關心你,我也想幫助你。

③如果哪天你想放棄了、撐不下去了,請告訴自己“我還能再撐一天,或者哪怕一個小時、一分鐘也好”。

④你對我很重要,你的生命對我也很重要。

⑤有什麼我能為你做的,能幫助到你嗎?

不可以對抑鬱症說的話:

⑥你現在的感覺是你可以控制的。相信我,你可以自己抹去它!

⑦我們都有難過的時候,我也一樣,上週我還因為分手難過呢,哭得要死要活的,現在不是也好了?那時候還是你安慰我的,記得嗎?

⑧陽光總在風雨後,你要朝前看!

⑨活下去的理由有千萬個,你能想出幾個死的理由呢?想不出的話,就要勇敢活下去!

⑩世上比你慘的人多了去了,至少你還有工作啊,有愛你的家人和朋友啊!

除了言語上的關心鼓勵與支持,我們在行動上也要表達尊重和理解:

1、以溫和的態度傾聽他內心的痛苦和煩惱,在傾聽的過程中不做任何評價,全神貫注,疑惑之處可以和他一起探討,在結束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例如:我聽了很難過,講出來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很感謝你信任我,告訴我,把我當成很親密的人,我會陪著你的。

2、陪伴他,轉移病理性體驗,調動他的積極性。主動與他一起運動、,遊戲、,聽音樂、,散步,投入到他所愛好的事情中。如果他喜歡健身,可以和他制定健身計劃,一週運動幾次,什麼時間去,運動多久。陪他堅持做下去,在完成了一次計劃後鼓勵他,肯定他的努力。

3、注意他的情緒波動及思維變化,當他做出積極的改變時給予給與肯定。當他的負面情緒出現時,不要急著否定。首先了解發生了什麼事情,難過的原因是什麼,引導他從積極的角度去看待這件事情,慢慢調整自己的情緒。

例如:“今天的你和平時不太一樣,發生了什麼事情嗎?”

“我不想說話。”

“沒關係,不想說可以暫時不說,我會陪著你的。”

“好。”

“我很擔心你,可以和我分享你的想法嗎?”

“我很累,我很難過,一點兒希望也沒有。”

“抱抱,你現在很絕望,是嗎?”

“嗯。”

“我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我感受到了你的悲傷,如果你不想說也沒關係,我就坐著陪你一會兒。”

“好,我今天其實想去跑步,但是很累,沒有力氣,我感覺自己很沒用。”

“恩恩,抱抱,我經常給自己做計劃不吃零食,結果都失敗了,沒有完成很正常,沒關係的。”

 

我們害怕黑夜,並不是因為黑夜可怕,而是黑夜中的未知讓我們感到恐懼。抑鬱症也是如此,它雖然會讓我們感到糟糕,但也沒有那麼可怕,這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多學習抑鬱症相關的知識,正確地認識它,並學會如何科學應對它。


心理芽醬


首先,每個人在不同時期或特定時期,都會產生抑鬱情緒,但它不是抑鬱症。抑鬱情緒是可以自愈的。

而真正的抑鬱症,通常,人們在面對別人罹患抑鬱症的時候會建議:堅強一點,振作起來;或者面對自己罹患抑鬱症的時候,會自責、焦慮、恐懼。

事實上抑鬱症本身就是自我攻擊對內攻擊的產物。它讓人沒有活力,失去一切興趣。不論是自己還是身邊的人,深陷抑鬱的泥潭時,接納和陪伴,都比“振作起來”的鼓勵要有用的多。


心理諮詢師Elaine


只有真正患過抑鬱症的人才能體會那種痛苦的自卑,欲哭無淚,對親人的好漠不關心,對學業對工作放棄不理,一切都那麼無足輕重,沒有上進的追求,永遠在黑暗裡度過!好在我及時服💊,家人的貼心關懷,我一步步走入正軌,進入正常人的生活,面朝陽光,春暖花開,感恩母親!


用戶97952736068


首先,不要自行下結論定義病情,也不要找心裡諮詢師來聊,必須到正規的專科醫院去確診。其次,分清楚是情緒化引起的不適還是遇到什麼奇怪的重大事情。最後瞭解自己和自己家族的情況。真正抑鬱症狀很多,但成病的很少。一但成病必須治療,而且至少要與其抗戰三年才能步入穩定期。😁


呼和浩特小黑


抑鬱其實也是自己的壓力太大不懂釋放,等到一定的時間後就會爆發,給自己帶來負面情緒對生活失去信心,準在消沉的氛圍中思考。


用戶竹4329129606107


其實現在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抑鬱的傾向, 只是很多人不承認而已,也不覺得它是一種病,甚至有的人會覺得是自己的情緒不好,或者是脾氣暴躁,其實這都是錯誤的,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抑鬱症,它是一種 神經受損導致的疾病,所以我們必須重視它,並且積極的治療,我之前得了兩年的抑鬱症,一開始也不覺得是病,只是後來實在支撐不住了,才去看醫生,經過兩年的治療,現在已經停藥了,各方面感覺還都不錯,但是和之前還是有區別的,所以如果你真的有抑鬱症的話,還是建議你對症下藥,去看醫生


我是煙臺胖姐


抑鬱是伴隨我們生活的一種狀態,某個階段或者某個時期,遇上什麼問題,會導致抑鬱狀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自我認同,價值感的體現,都能遠離抑鬱狀態


醒著做夢2020


抑鬱症的危害是及厲害的!從小就要關注,如在一個缺愛的家庭,像留守兒童。在一個缺少關心和交流的家庭,會讓孩子變為孤僻,沒有安全感。在一個長期看著父母爭吵的家庭,在一個很不健康的環境下生活的孩子。不單會危害自己,危害家庭,還危害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