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大家好,今天老張來給各位講一下《易經》和《周易》,《周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國哲學與文化的總源頭。中國歷史上,《周易》是在經學、哲學與文化史上影響極為深遠和廣泛的經典。

《周易》的核心是易道,《周易》是一部揭示天地變化之道的書,為的是濟物利民。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周文王,原名姬昌,商王朝姬昌之父季歷勵精圖治,對周國周邊的戎狄部落發動了一系列戰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周國勢力的不斷擴張,引起了商王的猜忌和不安。

商紂王的親信讒臣崇侯虎,暗中向紂王進言說,西伯到處行善,樹立自己的威信,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於商王,紂王於是將姬昌拘於牢獄,天性暴虐的紂王,不理朝政,沉迷美色,聽信妖言,殘殺忠臣。

周文王在獄中受盡欺辱,故只能裝瘋賣傻,被囚禁七年,在獄中創造推演《周易》,對《周易》後世傳播起到重要作用,對上古時期的《易經》起到整理作用。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周文王在臨終前,把兒子周武王叫到身邊,留下一段話,後人稱為《保訓》,讓他謹記在心。這段話,為《易經》的核心。《保訓》書簡出土時,專家們還專門對這個內容召開研討會,眾說紛紜,見解不一,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原文如下:

隹(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歷,恐墜保(寶)訓。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

“發,朕疾適甚,恐不汝及訓。昔前人傳保(寶),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終。汝以書受之。欽哉,勿淫!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乃易位設稽,測陰陽之物,鹹順不逆。

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茲備,隹(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授厥緒。嗚呼,祗之哉!昔微假中於河,以復有易,有易服厥罪,微亡害,乃歸中於河。

微持弗忘,傳貽子孫,至於成湯,祗備不懈,用受大命。嗚呼!發,敬哉!朕聞茲不久,命未有所延。今汝祗服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爾身受大命,敬哉!勿淫!日不足惟宿不詳。”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以上這段話,周文王說出了易經的核心:求中。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什麼是求中?

春秋時期的政治家范蠡,雖出身貧賤,但博學多才,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

但他沒有貪圖富貴,功成名就之後反而急流勇退,化名為鴟夷子皮去經商,之後三次成為鉅富,又三次散盡家財,自稱“陶朱公”。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范蠡在名聲最旺的時候選擇了退隱便是一種適度,懂得適可而止,他不僅在官場上留下了智慧的美名,還打消了君主可能因不安而產生的的殺意,保住了性命,還在商場上歷史上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這就是求中!適可而止,是求中;吃飯不吃過飽,這是求中;話不能說太滿,這是求中;做事不能做得太絕,就是求中;皇帝管理國家,不能走極端,太寬鬆,底下人不積極,太嚴厲,底下人要造反,皇帝要“求中”。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所以故宮中和殿才掛了一塊“允執厥中”匾額,以此提醒皇帝要謹記。

“讀雜書萬卷不如真經一部”,這裡的真經講的就是《易經》。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我看的是白話文版本的《圖解易經》,因為古人的文言文晦澀難懂,一般人真看不懂,而這個版本的,不僅完整完整將原版的內容收錄進去,還將那些深奧的語言,用白話文講解,通俗易懂。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深奧的智慧和人生大道理就用圖解的方式教授於你,易經裡可不僅只有深奧的大道理,而是貼近生活的人生智慧!

從五行、天干、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每一個都是能讓你實際運用到職場,生意場和生活中的。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了!

西方智慧的源頭是柏拉圖,印度智慧的源頭是《奧義書》,中國智慧的源頭是《易經》。

周文王去世前留下一句話,是《易經》的核心,專家至今琢磨不透

今天人類已經暢遊外太空,深入微觀世界,真正是“上窮碧落下黃泉”。

沒有科學解釋不了的自然現象,有的只是人類認知的暫時侷限和人為障礙,或者說人類的劣根性和探索精神同時存在,其也為易”。意猶未盡,“易”猶未盡!

希望你讀此書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感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