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2020年,大家認為最具投資價值的房地產分佈在哪呢?

非要說房


大家都知道“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未來市場上的房產投資價值會大幅縮水,不過縮水並不代表房子就沒有投資價值了,一些有著資源優勢和稀缺價值的房子依舊還是會具備較高投資價值的,那麼未來最具有投資價值的房地產會出現在哪裡呢?

首先,我們要確定什麼的房子才具備投資價值。毫無疑問在目前樓市越來越依靠市場的背景下具備充足人口優勢的城市裡的房子才會有投資潛力。因此,想要找到有投資潛力的房子就必須要知道哪些城市的人口狀態良好。

那麼,現在來看什麼樣的城市才具備人口吸引力呢?大家都知道能聚集人口的城市,肯定都是一些有著獨特資源優勢的城市,所以從這一點來看,國內的一二線城市有著明顯優勢。特別是在目前大多數一二線城市已經出臺人才新政的背景下,未來這些城市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口聚集。

因此,未來國內最具備投資價值的房產,肯定是分佈在這些有著經濟和人口優勢的一二線城市。但一二線城市之間也有不同,有的城市投資價值更大, 有的會小一些,那麼在這些城市裡,我個人比較看好珠三角地區的一二線城市,特別是深圳,大家都知道在2019年全國其他三個一線城市的房價都出現了下跌,但只有深圳的房價保持穩定上漲,甚至在2019年最後的兩個月裡成為了全國房價最高的城市,這就足以說明深圳房價有巨大投資價值了。

不過還是那句老話,雖然房產還是會有投資價值,但這個價值跟以往相比肯定會縮水不少,這樣一來就算最後因為投資房產有所收穫,但這個錢也不可能太多,所以其實也沒有多大必要緊盯著樓市不放。


樓盤網


2020年,小菜認為最具投資價值的房地產分佈在部分一、二線城市和部分極具特色的四線旅居城市。

第一、2020年房地產政策

01、中央層面

2019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如期召開,主要說了3個事情:

1)2020年中央保持“房住不炒”決心不變!

2)2020年繼續賦予地方“因城施策”和“一城一策”自主權不變!

3)2020年中央主調控目標依然是“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

釋放的信號也就是說,中央政策不變,地方政策最好也不要變,2020年房價有下行風險,還是以“穩”為主。

02、地方城市

,2019年10月起,陸續有地方城市以吸引人才為名,放鬆了針對人才的限購,有的城市還劃定了鬆綁區域,可視為“一城一策”的具體運用,樓市在定向鬆綁後保持平穩。

除針對人才的定向鬆綁,各地熱點城市限購、限售、限貸依舊,政策未見重大轉向。

03、金融政策端

2019年10月起,房貸換錨LPR;今年3月起,存量房貸也將轉換利率,增加市場LPR運用,推進房貸利率市場化改革。

1月6日,央行全面降準,釋放資金8000億,降低銀行成本150億,充實了銀行信貸資金實力,有利於維持按揭貸款政策寬鬆,傳導LPR下行,刺激樓市交易。

2020年,房地產政策端保持延續,顯示房價仍然以穩為主,難有大幅波動走勢。也就意味著,多數調控政策嚴厲的城市在2020年投資房產是沒有作為的。

第二、土地供需情況

中指院2019年全國300城市土地收入排行榜TOP50顯示,去年我國土地交易市場明顯出現了分化局面。

01、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供需兩旺,房企拿地積極,雖成交量不及2018年,同比還下跌了10%,但成交總價增長10%。

02、三、四線城市土地熱度持續回落,土地市場進一步轉冷,供需兩弱。

全國土地市場成交分化局面,意味著今後房價會有2個走勢:

01、一、二線城市樓面地價不斷提高,房企拿地成本增加,則必然會反映在今後房價上,房價會漲;而房企拿地積極,市場供需兩旺,顯示市場對今後房價信心十足。

02、三、四線城市土地市場進一步轉冷,顯示市場對今後房價信心不足,房地產市場會逐步萎縮,今後房價有下跌風險。

對2020年投資房產來說,在土地成交火熱的一、二線城市選擇合適的樓盤投資,在短期內還是有希望的;因為去年地價漲了10%,傳導未來1-2年房價上漲10%就是大概率事件。

第三、房價指數端

01、中指院數據

全國100城房價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百城房價漲幅收窄至3.34%,2018年漲幅5%,之前年份漲幅在兩位數。

預計2020年,在政策端保持穩定,無意外事件衝擊情況下,全國百城房價總體穩定,漲幅將繼續收窄。

02、國家統計局數據

國家統計局今日剛發佈了去年12月70城商品房住宅銷售價格指數,呈現以下特點:

1)BIG4同比均上漲,環比行情不一:

北京環比上漲0.4%,同比上漲4.8%;上海環比持平,同比上漲2.3%;廣州環比下跌0.3%,同比上漲4.7%;深圳環比上漲0.7%,同比上漲3.6%。

4個特大城市房價進一步分化,廣州仍在延續下跌勢頭,深圳繼續上漲,北京房價回暖,上海保持穩定。

2)70城漲跌行情:

環比11月看,50城房價上漲,26城下跌,4城持平。其中,漲幅最大的揚州1.3%,漲幅達1%以上的有錦州、徐州、銀川、西寧4城;昆明下跌0.3%,告別連續41個月上漲行情!

同比18年看,68城上漲,2城下跌,沒有持平的;其中,漲幅最大的是呼和浩特和大理,分別上漲15.9%和15.4%;漲幅超10%的有18城;漲幅低於1%的有濟南、韶關2城;下跌的2城市分別是瀘州和岳陽。

70城房價總體穩定,但發展趨勢分化。環比11月,房價上漲城市增加6個,下跌城市不變,持平城市減少6個,預示房價有抬頭跡象。


綜合2家房價指數看,在“房住不炒”政策定位下,房地產市場總體價格保持穩定,房價走勢呈分化局面。部分城市價格下跌,房價迴歸理性;部分城市價格平穩,房價滯漲;部分城市房價漲勢依然活躍,短期內仍有上漲行情存在。

第四、國家戰略層面

01、單體城市向城市群發展

基於經濟發達國家城鎮化發展經驗,國家在戰略層面,提出重點培育20個城市群,包括5個國家級城市群、9個區域性城市群和6個地區性城市群,並已付諸實施。

02、“灣區經濟”進入邊探索邊實踐階段

在城市群戰略成功實踐的同時,借鑑世界成功的灣區經濟理念,2017年,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提“灣區經濟”理念,港澳應與珠三角城市群聯動,發展大灣區。

隨後,啟動了粵港澳大灣區9+2城市群建設,打造中國的世界級灣區經濟圈,提升城市經濟、科技創新和灣區競爭力。

粵港澳大灣區成型後,2018年底,國務院公佈長三角一體化方案,開始打造杭州灣大灣區,建設規劃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目的在於增強長三角地區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提高經濟集聚度和區域連接性,引領全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和杭州灣大灣區將是國家級大灣區,目標是世界級大灣區,直指世界另外三大灣區,東京灣區、舊金山灣區和紐約灣區。

國家城市群戰略調整,將5個國家級城市群分化出兩個發展灣區經濟,剩餘3個國家級城市群,即京津冀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

其他城市群是否還有晉級“灣區經濟”的機會?拭目以待吧。對2020年投資房產來說,國家城市群戰略調整,將進一步分化購房群體,灣區經濟圈房產投資前景將更加明朗。

第五、旅居城市房價思考

中國已經進入老齡社會,人口老齡化是未來走勢,旅居和養老就是一大社會問題,也是一大消費市場。除了能帶動相關旅居養老產業發展,旅居城市房產照樣會受益。

小菜一直關注本地旅居城市房價發展,發現本省縣級城市騰衝,近3年房價漲勢迅猛。從3年前均價8000多元/平米,漲到目前均價1.5萬/平米,高端旅居地產已經漲到近2萬/平米,房價直逼省會昆明。

除了縣級城市騰衝房價直逼省會昆明,地級城市大理房價也在高歌猛進。近3年總漲幅84.3%,年均漲幅28.1%;2019年房價同比上漲11.69%,房產均價已達1.3萬/平米,跟省會昆明房價已在伯仲之間。

本省內還有唯一跟騰衝類似的縣級旅居城市--建水,目前房產均價5800元/平米,屬於旅居城市中的價值窪地,未來極有可能複製騰衝房價走勢。

最後,2020年房地產投資建議

綜合前面各類政策、指標分析,小菜提供2020年房產投資建議,供大家參考:

01、短期投資(1年)

建議投資四線低價位旅居城市,一旦炒房團跟進,快進快出,1年內漲幅20%上下是完全可能的。

02、中期投資(2-3年)

建議選2019年土地供需火熱的城市,2019年溢價拿地,樓面價大幅上漲,而目前開發的土地樓面價還是低價位的,買下這些低價位的房產,等溢價土地開發的房屋入市,那近期買的房價必然會提升。

03、長期投資(5年以上)

長期投資就跟隨國家戰略下注,國家重點建設國家級灣區,就買粵港澳大灣區和杭州灣大灣區內的房子。

長期看,灣區城市是人口淨流入城市,土地資源有限,供需端會失衡;灣區經濟發展帶動物價上漲,房價必然漲,則2020年買的房子也就會漲。


房壇法菜


2020房地產市場割裂會更加嚴重,買房不會選房必定面對虧損,就目前形勢看來,外部環境差,內部市場冷是現狀。

當然具有投資價值的城市還是有不少,我們先來細分一下城市

--------------------------------------------------------------------

I類(一線)城市:為三大都市圈“龍頭”,城市基本面優勢與規劃利好疊加,針對人才的靈活施政空間最大 (以往“限制”為各類城市中最嚴),2020年項目數量維持穩定。2020年價值穩增動能看好。

II類(強二線)城市:項目數量與高地價項目佔比均明顯上升,競爭程度與走貨難度增加,不同城市成交走勢分加劇 (更視乎政策調整空間與高地價項目數量差異)。

III類(二線及強三線)城市:政策調整機會較大(基於城市發展需要),總體基本面良好,成交將較2019年改善。

IV類城市:市場成交動能釋放仍受城市經濟基礎及人口吸納能力制約。

投資的總體目標應該放在一到二線城市,三四線城市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市場活力不足,成交量下跌的情況下,房價不會堅挺。

----------------------------------------------------------------------------------

2020年政策是以“變革促維穩”為主,對財政/貨幣政策的使用仍然節制; 另一方面分城施政“向松調整”特徵更加明顯。

“分城合力”將推動市場預期逐步回升,樓市走勢亦會更趨向 於“逐步走穩” 不會出現2019年的高開低走情況。

不同圈層 不同分類 預計粵港澳大灣區、環渤海區域城市的政策“靈活施政”空間更大。 I類(一線)城市:看好2020年“價值穩增”動能

II類(強二線)城市:不同城市成交走勢分加劇

III類(二線及強三線)城市:成交將較2019年改善

IV類城市:成交動能釋放或仍受制約

綜上我認為投資標的應該如下:

====================================

以上~~~~~~~~~~~

如果你同意我的觀點麻煩點個贊或加個關注唄。


漆小柒


雖然深圳房價高過北京上海了,但是深圳的房產投資價值還是高過北京,上海。

首先,人口問題。北京上海嚴控人口增量,落戶之門幾乎關上。深圳本科直接落戶,有房票,每年人口淨增近50萬人。

其次,供求問題。據深圳宋丁老師的文章數據:深圳現在有住房,包括商品房、軍產房、小產房及農民房總計一千萬套多一點,其中有證的僅200萬套多一點。深圳常駐人口官方統計已經1400多萬,可見住房缺口有多大了。

第三,趨勢問題。深圳是澳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也是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主陣地,在大灣區地位無人撼動。加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政策加持,在國家支持上佔據了先機。

政策紅利下,深圳房價已經在持續上漲中了。光明房價2019年從4字頭漲到5字頭,玖龍臺二期、正大城、綠地新都會,開盤就搶光,說明了房源太緊張了,現在的價格只是限價在壓著。

坪山向4萬靠近、龍崗中心城漲到了4萬+,沙井邁向5萬隻差臨門一腳...至於關內就更不用說了。

因此,無論怎樣看,深圳商品房肯定會漲。政策壓著,就會暗漲,緩慢地漲,一旦鬆開,報復性上漲也不是沒有可能!

毫無疑問,未來幾年,深圳房價還會領漲全國各大城市。





圳錢吧


2019樓市分化明顯,各地房價漲跌不一,2020年還將繼續延續分化行情,大家認為2020年最具投資價值的房地產分佈在哪呢?

一、大都市圈

根據規劃和經濟數據,目前中國有五大都市圈,分別是長三角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成渝都市圈和長江中游都市圈。這五大都市圈擁有我國最為優質的發展資源,體現了中國發展的最高水平。

其中,京津冀都市圈和長三角都市圈是我國形成最早的大都市圈,也是全國範圍內經濟實力最強的兩大都市圈,京津冀都市圈有北京、天津,長三角都市圈有上海、杭州、蘇州、南京等強市。而粵港澳大灣區都市圈規劃提出不久,但也不弱於兩大老牌都市圈,這裡擁有香港、廣州、深圳和澳門四大城市。成渝都市圈和長江中游都市圈實力相對較弱,但能成為國家五大都市圈之一,實力都不可小覷。

大都市圈是我國戰略發展規劃的重要環節,未來全國30%的人口都將匯聚在這五大都市圈內,有足夠的人口紅利支撐,加上發達的經濟和完善的基礎設施配套,房地產行業發展會更成熟,必然是2020年最具投資價值的區域。

二、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

1、一線城市

我國一線城市有四個,分別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

深圳作為上一輪樓市最先上漲、最先吃調控的一線城市,深圳樓市的購買力從2016年至今得到了充分積蓄,強大的產業吸附力帶來的每年50-60萬人湧入,充沛的購房需求與人多地少的矛盾,使得深圳成為我們最看好的一線城市。

北京、上海的存量財富、經濟實力在全國來說都是最強的,醫療、教育、文化等軟實力也讓任何其他城市難以望其項背。雖然經過不少二線城市以及深圳的這一輪上漲,京滬房價如今有所下跌,但終會回到符合其地位的標準。

2、熱點二線城市

除了四個一線城市,還有一批熱點二線城市,在2019年時,蘇州、杭州等城市,因為房價上漲過快被“點名”,但這些城市的基本面是沒什麼問題的,經歷了一年時間的調整,或許2020年有補漲的可能。

南京、長沙這類城市,樓市調控貫徹相對徹底,房價相比一線城市低了三倍不止,是難得的價格“窪地”,也不失為房地產投資的好去處。

三、同一城市不同地段

在同一個城市裡,不同地段的投資價值也有高低之分。

如果是老城區,論地段,城市核心區、商圈附近都是房地產投資的好地方;論教育,名校旁的學區房是很具投資價值的房產;論交通,輕軌地鐵站口附近的房產不容錯過。

如果是在新規劃的開發區,房產投資回報相對較低,個人認為投資價值較低,不建議選擇。

如果是在郊區,基本就是為了買來自住了,多以高檔樓盤或新建小區為主,也不是投資房產的選擇。

綜上所述,2020年,“房住不炒”依然是樓市調控的主基調,買房投資儘量選擇在一二線城市或老城區的房產,當然,小黑個人是不太提倡房地產投資的,畢竟,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我是小黑,房地產資深從業者,感謝閱讀,如果喜歡請關注“文說樓市”,更多精彩好文等您來,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


文說樓市


很高興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2020年具有投資價值的房地產自然在一線城市和區域熱點城市。影響房產價值的核心在於所在城市和區域是否有價值,是否可持續的並可以快速發展的這樣就能持續不斷的吸引更多人口。

人口的增量與土地的供應量是影響房產價值最核心的因素,土地的供應完全掌握在政府手中,人口的增長更多的是受到這個城市產業發展帶來的就業機會的影響。供地增加可以平抑價格,供地減少可以維持價格,但這些調控手段是建立在人口比較穩定的基礎上的。一旦人口大規模流動,人口和土地的供求關係就不可控了。因此,人口大規模減少的城市就不適合投資,相反人口大規模增長的城市就適合投資。

目前一線城市中北京,上海為防止大城市病,長期控制城市人口規模,在城市發展水平上已經比較成熟,城市的高速擴張的時期已過,發展的速度在變慢。而廣州,深圳仍在大力吸引人才,無論從城市發展的規劃、人口每年流入數量、等各項指標都在快速增長。所以廣州,深圳更值得投資。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深圳探房


經濟越發達房子越便宜


在微塵裡等風來


深圳現在房價超越了北京上海,不建議購買,,我但是建議購買廣州成都周邊和東菀包括北京北三縣的房子。價格不高,年輕人能接受。可以買大城市中心地段是具有投資價值和保值,但是前提你要有足夠的錢😄



沙隆巴斯的哆啦A夢


首先,我們還是要知道,2020年一開始,國家高層及住建部再次強調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顯然,這種情況下,指望重拾房地產拉動經濟增長、製造房價紅利的可能已經沒有了,因此房價繼續大漲尤其是普漲的可能性就更沒有了,那麼指望通過炒房賺大錢的願望自然就落空了,一言以蔽之,想靠房子賺大錢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因此2020年或者將來想繼續炒房賺大錢,那一定不能“閉著眼”就去買。

根據最新數據顯示,2019年12月,我國70個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均有所回落,尤其是二手住宅銷售價格降溫更為明顯。但從數據中不難看出,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區新房供應依舊稀缺,價格仍比較堅挺,此外產業區域具備產業優勢的,需求還相對旺盛。也就是說,從市場供求關係角度來看,投資以上區域的房子相對來說保值增值的潛力較大。

總之,還城市群周邊的隨著中心城市的優勢凸顯及人口淨流入的增加,還有繼續支撐房價上漲的動力。當然,隨著以上中心城市的價格高及外來人口的購房門檻高,部分需求外溢至周邊三四線城市。儘管整體來看,目前降價現象增多的背後是成交量下降,整個樓市整體價格下行壓力增大,但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區及產業區域,環大都城市圈周邊三四線城市在漲價,那麼選擇這裡購買的投資價值比較樂觀。比如說,以武漢為中心的長江中游城市群和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城市群裡。


東震木


投資就是炒作,要小心的。當前最大的問題是房價問題,而不是別的。不能再被炒房犯罪分子忽悠了。全世界無房者聯合起來,向一切炒房犯罪分子猛烈開火。住房本是人生的最基本最低端的需求,安居才能樂業。是誰把房子變成人們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中央三令五申房住不炒,但還有人在大肆炒房或支持炒房,瘋狂作案。絕不能讓高房價繼續肆虐。房價必須降,立即降,大幅度降,因城施降。其實算一筆賬就一目瞭然:比如買100平米的房子,每平15000元,總價150萬,產權70年。首付30萬,需貸款120萬,分30年還完,假如利息約共計150萬,則此房共花300萬。按住滿70年算,每年為4.3萬,每月3571元。就是說,等於你每月花3571元租房住。更何況,房子不可能住70年,撐死住50年,那麼平均每年6萬,每月5000元。等於每月花5000元租房住。那麼試問我們到底是買的房還是租別人的房。難道我們租銀行的房,租開發商的房?有14億分之幾的人能保證50年連續不斷每月順利還款5000元?有幾個人?恐怕很多人的收入都達不到5000吧,都交給銀行,不吃不喝啦?不結婚不生娃啦?不看病不出行啦?沒錢了,一切都無從談起。近幾天有人問為什麼健身房紛紛倒閉關門,我說老闆我很同情你,你愛好健身認為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有健身需求,但時機不對,現在人們的錢要麼押在鋼筋水泥裡了,要麼正攢錢準備往鋼筋水泥裡押,哪有閒錢去健身呀?高房價毀滅了一切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