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80萬元舊賬難要回資金鍊斷裂,黃島法院調解企業“起死回生”

半島記者 王洪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春節至今,黃島法院應勢而動,及時對未結案件進行排查,不能按計劃進行的訴訟活動主動與當事人溝通,向涉企案件當事人逐一瞭解存在的困難以及對案件辦理的意見建議。因案制宜採取措施,對企業經營、復工復產提供服務和保障。民二庭法官張立萍團隊通過互聯網庭審、微信調解等方式細化服務舉措,加大法律釋明,促進案件矛盾有效化解,兩週內審結企業間商事糾紛案件11件,7起案件調解後直接履行,贏得了當事人的一致點贊。

陳年舊賬清收困難,企業資金鍊斷裂

“7起案件全部結案,160萬元已到賬,真是給我們企業幫了大忙,謝謝!”王某在電話裡說。王某是某鑄造機械公司負責人,春節前起訴了7起拖欠設備款的案件。近日,案件圓滿解決,王某專門給辦案法官張立萍打來了感謝電話。

小編了解到,原來某鑄造機械公司一直從事造型機設備生產,與多家公司合作配套業務。從2009年至2014年間,某鑄造機械公司與7家機械配套公司有頻繁業務往來,並多次供給設備。7家公司累計拖欠貨款180萬元。由於長年受各種呆賬、舊賬的影響,企業資金失去保障,經營出現困難。去年對賬後,發現被拖欠款項數額巨大,某鑄造機械公司無奈之下,將7家公司訴至法院。

原想盡快把上述款項追回,今年把公司業務恢復起來,沒想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突然襲來對原告今年的經營又增加了未知數。資金缺口難以保證,復工復產也無法進行,原告心急如焚。

案件及時審理,為當事人增強信心

春節假期結束後,辦案法官張立萍第一時間向王某致電,詢問原告對案件的意見和建議。王某表示,在現在這個緊要關頭,公司要生存,這筆錢非常急需,因為今年的業務生產都需要靠資金來提前計劃,我們也不想給法院添麻煩,但是實在沒辦法,如果能儘快把案件給調解,可以做一些讓步。辦案法官張立萍在電話中也告知,疫情防控特殊時期,原告的開庭計劃要進行調整,但是可以通過網絡方式辦理,儘快排期開庭。辦案法官張立萍與原告聯繫後,感覺到這幾起案件並不是開庭可以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原告的利益如何快速實現才是案件處理要重點考慮的問題。畢竟款項欠了這麼多年,可見要解決這批案件並不簡單,但同時又想到在疫情的特殊情況下,雙方當事人更容易換位思考,如果加強調解,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於是,決定從調解入手,開展庭前工作。在此將案件逐個進行梳理後,辦案法官張立萍心裡有了底。

加強引導促調解,款項全部到賬

7起案件如果都通過網上審理,時間也會很長,辦案法官張立萍逐個向這7起案件被告電話聯繫時,都主動要了微信號,對每個案件建立了微信群,做好庭前調解工作。整整一天在7個案件群裡來回聽雙方的意見,不時介入進行一些法律問題的說明。經過兩天時間,所有案件都理順清楚,定下基本的調解方案。在辦案法官張立萍的主持下,原被告同意互諒互助、共渡難關。最終,原告放棄滯納金,多方被告當即將欠款本金通過銀行付給原告,160萬元悉數到賬。於是出現了開頭的那一幕。

張立萍說:“在當前的條件下,通過線上工作確實為當事人提供了便利,我們的案件也可以有序推進,只要能給當事人儘快解決糾紛,我們麻煩點都值得。”在瞭解過程當中,辦案法官張立萍還談起一個案子,比這7起案件更復雜,從原告起訴的50多萬,到最後對賬的24萬,雙方涉及到的賬目都多達上百張單據和材料。整個對賬過程雙方當事人在法官建的微信群裡進行,對賬用了三天時間,結果賬對完了,案子也不用審了,被告直接把錢付清,原告主動提出撤訴。

180万元旧账难要回资金链断裂,黄岛法院调解企业“起死回生”
180万元旧账难要回资金链断裂,黄岛法院调解企业“起死回生”

辦公桌的日曆上,辦案法官張立萍已經有20多件進行排期開庭,還有四五個案件正在通過一案一群的方式進行調解。疫情形勢的好轉給我們今後的工作和各位當事人更增強了信心,企業復工復產已經全面開始,在司法服務和保障下,新區的營商環境也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