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關於自動駕駛那些事兒,都在這兒!每一次改變,最不缺的就是質疑

在現代社會中,地面交通出行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在當前城市道路日益複雜的情況下,如何保證交通出行的安全和便捷,以及讓乘坐者有更舒適的出行體驗,是國內外社會大眾和相關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

最近幾年,隨著谷歌、特斯拉、百度等國內外科技巨頭切入到自動駕駛市場,“自動駕駛”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市場關注度,不僅成為了資本的寵兒,而且獲得了來自政府的強力支持。

自動駕駛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第一:安全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有超過120萬人在交通事故中死亡,在中美兩國,交通事故死亡均可排在死亡原因的前五名。而自動駕駛汽車不會像人一樣衝動、緊張、分心,那些因為危險駕駛、誤操作、開鬥氣車或突發疾病導致的交通事故將不復存在。有調查機構預測,自動駕駛技術能讓交通事故降低至少70%。

第二:環境

自動駕駛汽車能緩解交通擁堵,而交通信號燈或將成為歷史。沒有擁堵的行車環境,將能夠極大減少因汽車尾氣排放而帶來的空氣汙染,在為人們節約出行時間的同時,改善了城市環境,提升了人們的生活質量。

第三:經濟

有機構認為,L4級的自動駕駛汽車在2021年就能進入市場,這能帶來20多萬億人民幣的社會效益,並能改進乘車體驗和交通行業的生態系統。此外,坐在自動駕駛汽車上,人們將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工作,能提高生產力,在全球每天能節省10億小時,每年能創造5.6萬億美元的價值。

第四:技術

在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過程中,將會催生多種技術的跨域式進步,如攝像頭與機器視覺、雷達、人工智能領域的各種技術以及低時延高可靠的車聯網V2X技術等,而這些技術,將會進一步帶動其它各行各業的技術進步,並提升全社會的科技發展水平。

關於自動駕駛那些事兒,都在這兒!每一次改變,最不缺的就是質疑

自動駕駛涉及到哪些技術?

1.攝像頭與計算機視覺

攝像頭是自動駕駛環境下一種非常重要的感知設備,它可以識別顏色和字體,檢測道路標誌、交通信號燈和街道標記。自動駕駛感知系統基於計算機視覺技術來檢測物體和信號,以此處理從攝像頭提取的數據,識別車道邊界的具體細節(如線條顏色和圖案等),從而輔助車輛,在複雜的交通場景下實現安全的、與人類駕駛行為類似的自主駕駛。

2.雷達與環境感知

雷達是目前自動駕駛技術中最為核心的零部件,而毫米波雷達和激光雷達各有優勢。毫米波雷達穿透能力強、發射速度快、發射距離遠、成本低;激光雷達對中遠距離物體判斷的精度和準確性高,可以為車輛帶來超強感知。

3.定位與路徑規劃

自動駕駛對於定位的精度要求極高,這也是它執行所有駕駛策略和進行路徑規劃的依據。汽車在自動行駛狀態下,會將車輛的位置信息、其傳感器感知到的周圍環境信息、以及存儲在車輛中的HD地圖進行比較,幫助汽車判斷路面的複雜情況,以做出相應的控制或循跡行駛。

4.車輛控制

車輛控制平臺涉及車輛的各種控制系統。包括對油門、制動設備、轉向設備和燈光等的控制,以實現對車輛啟停、車速、轉向的控制。此外,還包括對駕駛員行為的模擬和車輛動力學的分析,以實現對車輛穩定性的控制。

5.車聯網V2X

車聯網V2X,就是車輛與一切可能影響車輛的實體之間,通過無線通信的方式來完成感知和信息交互。車輛通過通信信道彼此共享信息,監測隱藏的威脅,擴大自動駕駛感知範圍,從而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的安全、效率和舒適性。5G會成為車聯網V2X取得突破的基礎。

關於自動駕駛那些事兒,都在這兒!每一次改變,最不缺的就是質疑

關於自動駕駛的分級

為了市場的規範管理和監督,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在2014年按照自動駕駛對於汽車操縱的接管程度,評出了L0-L5共六級的自動駕駛評級:

L0級:完全沒有機器輔助駕駛。

L1級:提供簡單的機械性駕駛支援。初步的自動駕駛包括定速巡航、緊急制動、倒車雷達等簡單技術。

L2級:較為高級的駕駛支援的技術。接管了人類部分感知功能,如汽車具備自適應巡航、車道保持、自動變道、自動泊車等高級功能。

L3級:駕駛模式的質變,實現有條件的自動駕駛。機器已經可以完全識別出路況、信號燈、路標和障礙物等,並能夠由機器自動計算、處理、並做出車輛控制,但人仍然需要對機器狀況進行實時監控,避免機器出現意外狀況。

L4級:駕駛員常規狀況下基本不再需要對系統做出監控操作,多數情況下系統能獨自應付,進行長時間無人干預的自動駕駛,只有在極端狀況下,才需要由人對系統發出指令。

L5級:自動駕駛的終極形態。機器的駕駛能力將遠超人類,可以應對任何極端狀況,人類不再需要對車輛給出任何多餘的指令。

關於自動駕駛那些事兒,都在這兒!每一次改變,最不缺的就是質疑

關於自動駕駛的應用前景

在自動駕駛正式民用前,大量功能相對單一、路況相對簡單、或不太適用於人工駕駛的商用領域,將會優先實現自動駕駛。而商用領域自動駕駛的實現,也將會對市場進行教育,帶動民用自動駕駛的逐漸普及。

1.物流配送:我國物流領域是一個體量巨大的市場,無人駕駛技術勢必能夠提升長距離公路輸送的效率,此外,對於大型倉儲配送企業,無論內部分揀還是外部配送,其效率都能得到質的提升。

2.特殊領域:如工業的危險作業車輛、農業的收割播種車輛、建築工地的工程車輛、城市日常道路作業特種車輛等,無人駕駛應用都大有可為。

3.公共交通:包括如景區、機場的擺渡車,以及日常居民出行的公交、大巴等,基本都在固定路線上進行運營,這都是可能先行實現自動駕駛的商業應用場景。

關於自動駕駛那些事兒,都在這兒!每一次改變,最不缺的就是質疑

每一次改變,最不缺的就是質疑。巨大的投入,再加上短時間內難以走出試驗場,實現商業化運營的現狀,自動駕駛技術必然會招致很多人的質疑。但我們也應該清醒地意識到,發明自動駕駛汽車,其難度不亞於一百多年前發明汽車,其意義也同樣不亞於發明汽車。我們這一代人,能夠和百年之前見證汽車取代馬車的先輩們一樣,見證人類科技發展的又一次百年一遇的里程碑式的壯舉,實在是一件幸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