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2 “文華”帝國黃昏

“不符合監管要求”“關閉准入權限”,佔據國內期貨市場最大份額的文華財經遭遇了一輪“集體封殺”。

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稿件刊發之時,超過20家期貨公司公告因監管合規問題將暫停文華財經的交易接入。

從2018年9月的突擊“收費”,到系統升級“加補丁”要100萬元成本;從懟“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到凌晨公告“免費提供全套產品和技術支持”……文華財經在這一輪與期貨公司的“激戰”中最終服軟妥協,還落下了“傲慢”“高估自己”等負面評價。

作為最早一批提供期貨信息系統、佔據97%市場份額的服務商,文華財經究竟底氣何在,又是如何一步步從“剛硬”到服軟的?

1. 技術起家:一度佔據97%市場份額

文華財經官網上寫道:“文華財經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由一個痴迷於技術,相信技術能改變生活的電腦工程師,於1996年創立。”其創始人尚守哲,遼寧人,畢業於中國電子科技大學,屬於標準的技術型創業。

據記者獲悉,尚守哲本想做證券諮詢軟件,不過彼時市場上已有大智慧、指南針等一眾炒股信息軟件,而期貨軟件信息服務的市場仍是空白。是年,他在大連創辦了文華財經的前身——大連文華電子有限公司。

1999年3月,尚守哲推出INTERNET期貨行情信息系統,開始為期貨投資機構和個人提供服務。2000年12月份,中標大連商品交易所網上信息集中管理與發佈系統,事業發展開始進入上升通道。

據一位投資者向本報記者介紹,當時市場上期貨行情軟件主要有世華、國懋、文華、富遠,其中世華財訊曾一度有較高的市場佔有率。不過,後來隨著期貨公司的使用率不斷提升,慢慢造就了文華財經“一家獨大”的局面。

2004年,尚守哲“遷都”上海,成立了辦事處,恰好彼時上海已被確定為金融中心。2006年7月25日,上海文華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即文華財經公司前身)成立。天眼查數據顯示,文華財經全稱為“上海文華財經資訊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註冊資本4000萬元,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尚守哲持股62.64%。

公開信息顯示,2006年11月,文華財經webstock在期貨領域的市場覆蓋率達80%,選擇文華的期貨公司達到140家,用戶終端數突破10萬個。

隨後的文華財經,似乎“一路開掛”。2011年5月,移動手機端上線。2015年11月,保送IPO材料,申請創業板上市;2017年4月,預披露招股說明書更新。

根據文華財經披露的招股說明書,“與國內145家期貨公司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佔國內期貨公司總數的97.32%”,並稱“期貨公司的大量客戶通過多年使用公司產品和服務,形成了較強的用戶黏性和使用習慣”。

據文華財經官網宣傳,目前文華的產品已打入40家證券公司、146家期貨公司和1510家投資管理公司。而其於2019年12月20日更新的一份內盤期貨公司名單顯示,與文華財經有合作的共計140家公司。此外,在外盤方面,與其合作的包括中一期貨有限公司(尚守哲實際控制下的香港公司)、香港易福國際期貨有限公司和富士香港商品有限公司三家。

對於文華財經的“老大哥”地位,一位資深期貨投資者對本報記者表示,不可否認的是,在產品研發上,文華財經確實下了大功夫。但是由於期貨行業發展相對較慢,是一個小眾行業,很少有軟件商願意投入人力、物力和財力。

一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某期貨公司總經理表示:“文華財經‘店大欺客’,態度傲慢,犯了壟斷公司的毛病,回過頭來反噬合作商和客戶的利益。

2. 苦“文華”久矣:禍起收費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紛爭,文華財經究竟動了誰的奶酪?

2018年9月25日,“文華財經隨身行”軟件發佈通知,自2018年10月10日開始,對通過隨身行APP等委託的所有境內期貨、期權合約成交單塊收費。根據當時的通知,收費方式分為充值卡扣費和包年兩種,前者為0.2元/手,包年收費為720元/交易賬號·年。

從宣佈收費到正式執行,給期貨公司和投資者的反應時間僅僅15天,還間隔著國慶節。可以說,打了期貨公司一個措手不及。

2019年5月16日,文華財經再度通知,對所提供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旗下4家交易所的數據開始收費,即需要使用實時行情的用戶,須在文華官網下載軟件併購買授權賬號。

某頭部期貨資管子公司負責人對本報記者表示:“業內通常是期貨公司買軟件供客戶使用,但文華財經再對交易下單的客戶收取手續費,這相當於變相增加了期貨機構的運營成本。

”另有投資者對此事留言評論說:“房東向餐館收了租金,那麼再向食客收取費用合適嗎?

而本報記者獲得的文華財經終端2020年報價顯示,套餐價格為36萬+N×12萬/年(N=某期貨公司wh6軟件2019年所有交易日總交易人數/1000後向上取整數)。也就是說,若2019年日交易總人數達1萬人,那麼該期貨公司2020年購買文華財經終端的套餐價格為141萬元。

這次期貨公司“集體封殺”文華財經的事件,除了拋出“落實穿透式監管要求”的理由之外,多位受訪業內人士對記者坦承“還是錢的問題”。

記者瞭解到,為解決監管合規的問題,文華財經在2019年底曾向期貨公司提出三種解決方案:一是期貨公司自建文華雲交易中臺系統,二是文華財經建設運維託管雲方案,三是期貨公司自備機房、服務器和帶寬資源。

媒體相關報道顯示,方案一的成本約為100萬~150萬元;方案二比方案一多了一個計費的模塊;

方案三是方案一的簡化版,但費用成本也要在100萬元左右。

然而,作為金融子行業中的“窮人”,2019年上半年,全國149家期貨公司淨利潤總和為27.49億元,僅相當於一家中型券商的規模。而2018年全行業的淨利潤更是僅有12.99億元。

此外,據投資者在網上爆料稱,文華財經這兩年分割軟件功能進行收費,APP下單要收費,模擬試用也要收費,還被傳出涉嫌倒賣數據和信息洩露等問題。這次無非是開始懂了期貨公司利益罷了。

“從部分功能收費,到藉著軟件升級要求期貨公司買單,文華財經不斷利用軟件技術優勢加碼創收。”上述期貨總經理表示。但是,事實上有點高估自己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了,現在頭部期貨公司和其他軟件服務商都“揭竿而起”,開始搶奪市場份額了。

除了費用和升級方案上,更關鍵的或是客戶數據。據記者從某期貨公司的一位受訪技術人員處瞭解到,理論上期貨客戶的下單是“客戶—期貨公司—交易所”,但實際上由文華財經作為中繼平臺,則變成了“客戶—文華財經—期貨公司—交易所”。有業內人士對記者透露:“文華財經在謀算著收費,就要抓住核心客戶數據,才能獲得更大的主動權,但這與期貨公司的利益是互相沖突的。”

但對於“收費說”,也有投資者表示能理解文華財經收費的想法:“很正常,畢竟也是花了成本搭建平臺,提供信息服務的。”不過,有網友則調侃道:“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但希望文華財經能把飯菜做得更好。

對此,據受訪的投資者指出,系統有時會出現聯網不穩定的情況,就好像在玩遊戲時出現掉線一樣,但對於投資者來說分分鐘是會虧錢的。

3. “後文華”時代:被替換與服軟

在與期貨公司的“激戰”中,文華財經從最初的一度“剛硬”懟“小期貨公司”,到承認“忽視了與期貨行業上下游的溝通”,直至最後妥協並表示“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件產品和相關技術支持”。

“一開始文華財經的態度很剛硬。”上述期貨總經理表示。這一說法可以從文華財經1月6日的一份公告得以印證。

針對廣州期貨、美爾雅期貨和西部期貨等首批公告“面臨停用風險”的情況,文華財經當時給出的回應公告除了表示已推出解決方案外,更是在公告中“懟”部分“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拒絕升級而已,僅僅個別不想升級的小期貨公司客戶,會受到影響”。

儘管文華財經1月8日進一步說明公告的態度有所軟化,稱其忽視了與期貨行業上下游的溝通,導致在職責分工和投入分配兩方面和期貨公司產生了分歧,也給市場及投資者帶來了困擾。但是,“苦文華久矣”的期貨公司似乎不太買賬。

“不好意思,我們是小期貨公司,再見。”“今夜我們都是小期貨公司。”文華財經公告中的措辭和強硬的態度,讓期貨朋友圈瞬間“炸窩”了。

“如果文華財經依舊延續它的態度和作風,其他交易軟件、期貨公司自有的APP崛起,會分流不少客戶。隨著其他軟件商和期貨公司決心增加投入,金融科技也不斷髮展,文華財經的競爭力會被削弱。”一位不願具名的期貨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

一位銀行系期貨公司相關負責人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指出:“文華財經在期貨行業軟件應用市場取得領先地位後,行事越來越強勢,’吃相’也越來越難看,如此前外盤行情均是實時行情,後來在不收費的情況下僅提供延時行情,其為了利潤最大化,在本就小眾的期貨行業不斷’薅羊毛’,各期貨公司與其矛盾已經積累很深。”

據本報記者瞭解,目前各家期貨公司已經在發展、推廣自己的終端軟件,從開戶、看盤、交易到期限結合、場外報價、服務產業等各項功能,均不斷拓展。早在去年9月份首次開啟收費時,就有部分期貨公司藉機對自己的系統做過一波營銷,比如華泰期貨、平安期貨均在朋友圈推廣讓客戶下載其手機APP。

從2020年1月10日各家期貨公司的公告來看,大都提及了已經符合監管要求的交易軟件和期貨公司自有的APP,例如南華期貨APP、新湖期貨的湖寶APP、浙商期貨的浙商匯APP、東方財富期貨APP等。

而就在期貨公司集體“抵制”文華財經的第二天,另一家知名股票軟件公司同花順在官微上發佈一篇題為《不分大小,統統免費》的文章,並強調稱,方案不但滿足合規要求,更重要的是交易接入完全免費。截至目前,同花順期貨通APP擁有12萬名日活,已經與35家期貨公司完成了交易系統對接。

有業內人士認為,此事件不論後續結果如何,文華財經相關產品和服務在各大期貨公司被替代的命運都已很難更改。(詳見本報報道《文華財經風波背後:多家期貨公司醞釀“自產”終端》)

一邊是期貨公司“集體封殺”,一邊是競爭者迅速搶奪市場。“被封殺”和“被替換”危機之下的文華財經,終究“服軟”了。

1月12日凌晨1點45分,在其官網發佈公告稱,現已完成可以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的中臺系統解決方案。為儘快推進安裝部署工作,公司決定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件產品和相關技術支持。

“文華”帝國黃昏

*END*

記者:陳嘉玲

校對:顏京寧

中經金融是《中國經營報》旗下專注財經領域新聞的公眾號。

年終特稿 | 金交所“年度之問”

監管震怒!先開董監高視頻會,在京又召見監事會,銀保監會11月份連開兩次信託高管會 一次比一次急

“全額退保”江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