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如果中國人都不用驍龍芯片手機,高通公司會怎樣?

Mrs李的博兒


你覺得呢?我們分理論和現實的角度分析。

從理論上分析,高通業務又不只有中國,雖然,中國市場很大。中國如果不再使用高通芯片,對高通肯定是一個大打擊。但是,絕對到不了傷筋動骨的地步。

從現實分析,這不成立。手機廠商不是傻瓜,高通處理器和專利可是捆綁收費。對,處理器的錢不用給了,但是,其他專利一樣要收錢,一樣少不了。而且,全球就那麼幾個處理器研發廠商,你用哪個?海思不可能用,用了還怎麼跟華為榮耀競爭?三星處理器也同樣。而聯發科只有中低端,拿著中低端更別說和華為榮耀三星爭了。不用高通,全廢。


Destroy濤


應邀回答本行業問題。

如果中國人都不用驍龍芯片的手機,那麼國內的手機廠家就不會採購高通的芯片,造成的結果就是高通逐漸被淘汰,最好的結果就是趁著物聯網和5G專利沒有過期找個公司把自己賣了。

高通在通信業裡的地位其實從3G時代達到頂峰之後,一直是在下降的。

高通公司崛起於2G後期,2G後期高通趁通信業都不看好CDMA,使用各種手段基本壟斷了CDMA的專利,並且在高通的首席科學家,也是被稱為"CDMA之父"的安德魯-維特比的不斷宣傳下,讓全世界都認為CDMA是唯一可以解決同頻複用問題的技術,才有了3G時代完全是高通時代,三大國際標準都是以CDMA為核心的。


高通也因此可以向全世界收取"高通稅\

通信一小兵


一、中國人不可能不用高通驍龍的芯片

目前手機芯片廠商全球只有6家,高通、蘋果、華為、聯發科、三星、展訊。

其中蘋果、華為的芯片基本不對外銷售,那麼只剩下四家了,那就是高通、三星、聯發科、展訊。

聯發科高端不行,只在中低檔有芯片,展訊的芯片更是集中在低檔,所以如果你要高檔芯片只有三星和高通。

三星自己是手機廠商,和其它廠商有競爭關係,所以一般的手機廠商寧願選擇高通也不會選擇三星。

除此之外,高通的專利授權模式是大家買高通芯片另一個根本原因,高通的交叉授權模式,對國產手機廠商是非常有利的,大家不需要有太多的通信專利,只要買高通的芯片、再付高通專利費,就不會有專利困擾,因為高通幫你搞定了所有的專利,這是高通的優勢之一。

所以中國廠商必須得買高通的芯片,沒得選,除非華為、三星不做手機了,專注於對外賣芯片,然後也提供專利的解決模式,否則高通沒有對手。

二、沒有中國人使用的話,高通收入下滑70%左右

萬一有一家廠商橫空出世,取代了高通的位置,高通失去了中國市場會如何?從這兩年報表來看,中國區的營收佔了高通三分之左右的收入。

2018年主高通收入大約是1700億元左右,如果只留下了三分之一,還有500多億元,單從收入來看的話,應該和目前的華為海思、聯發科就差不多了,因為這兩者目前的年收入也在500億上下。


互聯網亂侃秀


高通作為移動芯片的霸主,更手持大把專利,在市場上擁有極高的地位,可以說沒有人敢得罪這家美國企業。大部分的手機廠商包括三星在內,基本都採用了高通的驍龍芯片,說明驍龍芯片是真的厲害。


想想當年魅族由於高通鬧僵了,導致一直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真旗艦,因此被稱為萬年聯發科。雖然當時魅族是國內唯一能拿到三星獵戶座處理器的廠商,但是獵戶座並不支持國內的電信頻段網絡,無法實現全網通。經過幾年的努力,去年的魅族16th才用上驍龍845。

如果中國人都不用驍龍芯片,高通公司會怎樣?

首先,發生這種事情的概率很小,中國廠商不使用高通芯片幾乎不大可能。聯發科一直都屬於低端芯片,而華為的麒麟處理器也只是自己用。小米的澎湃處理器也沒有新的進展,如果國產不用高通芯片,那還用什麼?無疑是自取滅亡。

並且,這必然導致中國廠商競爭力下降,到時候蘋果三星將重新佔領中國市場。現在國產手機在國內已經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蘋果已經跌倒了第五,三星已經不到1%的市場份額。如果就因為不用高通芯片,而喪失這種優勢地位,是非常不值得。
商業行為本來就是以獲得利潤為目的,高通通過國產手機在鞏固芯片霸主地位,而國產手機也因為驍龍芯片而變得強大,這是互利共贏的。中國廠商真的不用高通芯片,對高通的打擊肯定很大,但幾乎不存在這種情況。


iT科技菌


大概就是這樣的結果:中國高端手機海外市場嚴重萎縮,失去的部分會被蘋果,三星等瓜分,最壞的結果是直接促進了印度越南等國的手機制造業的發展,培養出手機制造的強勁對手。除了華為會笑(假如它真有自己的芯片的話。別噴,如果中國手機制造商都不用高通芯片的話,美國很可能讓臺積電斷供華為,到時候它一樣也沒有了高端芯片),其它廠商都會哭暈在廁所裡。那麼,高通會怎麼樣呢?高通目前賣芯片的收入不到其總收入的一半,中國廠商停用初期,它的損失也不小,但利潤肯定不會下降多於50%。但是隨後,其它國家如印度越南等國手機廠商的使用量的增加有所回覆。高通的損失遠比中國手機廠商小。



新月陌荻


以前寫的文章,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通會對小米斷供,斷供後小米一定會死嗎?】

答:高通不會對小米斷供,因為小米是其重要客戶,斷供對他的打擊很大。其次就算斷供,以中國現有的微電子水平,小米還是會有出路的。因為中國的微電子產業有一個特點:雖然不好,但什麼都有。華為就是很好的例子。

【那上升到國家層面呢?】

其實在芯片這個問題上,我們作為買家很恐慌,其實芯片公司作為賣家也很恐慌。

為什麼呢?

我們先看下數據,2018年,中國進口的半導體價值,是3120億美元。這個額度,佔到整個行業全球銷售額的三分之二。

而芯片銷售美國公司大概佔據了全球芯片半導體市場的半壁江山,2300億美元左右。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芯片產品總值在1000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美國芯片產業總銷售額的一半,都是出口到中國。

通過這兩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和美國的芯片產業,是相互依賴的關係。

看完數據,再看一下,我們最關心的問題:那中國應該為美國在芯片問題上“卡脖子”而恐慌嗎?

中國的微電子產業有一個特點:雖然不好,但什麼都有。如果從客戶端能夠給產品持續地進行反饋,不斷迭代,那麼中國自己的產業也可以滿足相當一部分的需求。即使百分之百中國製造不現實,那麼也可以到歐洲、日本或者其他國家去找。

當然話雖如此,:但如果真要建立一個沒有美國的全球供應鏈,這件事還是風險很大的。同樣的美國是不希望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

總體上說來:

第一,中國採購了全球三分之二的芯片,而美國賣到全球的芯片裡,有一半是賣給中國的。兩國可以說依賴度非常高。

第二,中國很擔心國外公司斷供芯片,其實國外公司也很擔心,中國突然不這麼大規模採購芯片,那他們要怎麼辦。強行脫鉤,對雙方都是傷害,所以不太可能發生突然大規模斷供的情況。

第三,即使最壞的情況發生了,中國也可以解決大部分問題。當然風險很高,同樣美國也不希望看到





小Y通信


如果中國不用或者被禁用高通驍龍芯片,對中國手機廠商和高通公司,都是一個重大打擊。目前高通芯片和蘋果芯片一樣,是高品質的象徵,三星華為略次,聯發科再次。中韓美幾乎壟斷了全球手機供應,對三者來說國際市場出貨量都遠遠大於國內市場,可以這麼說,靠任一國家的市場都是養不活一家大型手機公司的。如果中國不用驍龍芯片,那中國只有華為生產的手機,可以在性能上可以基本與韓、美手機匹敵,國內其他所有品牌手機廠商手機因沒有高通芯片支持,完全無法與華為、蘋果以及其他使用高通芯片國際手機生產商,在性能上對抗,在國際和國內上只能全部退出主流手機供應商名單,徹底成為低性能廉價手機供應商,客觀上會反而促使華為手機成為國產手機中唯一壟斷品牌,所以華為由於受到限制在國際上損失大部分市場,還能在國內市場收到小部分補償,除非華為有意扶持對其出售華為芯片,否則國內其他品牌絕大部分會死掉,剩下極少數苟延殘喘苦苦掙扎在國內外低端市場,賣一百臺手機的利潤只相當於國際品牌和華為品牌賣一部的利潤。對於高通公司來說,和華為的情況類似,但要略好一些,失去了中國國內市場,因為其他國際廠商會趁機增產,填補中國手機廠商退出國際主流市場的份額,其中絕大部分廠商仍會使用高通芯片,所以損失要比華為小一些。


手機用戶52515517323


感謝您的閱讀!

前不久,聯想電腦都開始高通合作,推出了首款5G電腦;中國幾乎全部的國產手機都使用驍龍處理器,即使和高通有矛盾的魅族,也“屈服於”市場;而華為還不得不在部分手機中使用高通的低端處理器。

但是,這是個很明確的題目,中國人不用驍龍處理器;不是中國手機廠商不用驍龍處理器。如果我們國內消費者都不使用驍龍處理器,意味著,手機廠商生產的驍龍處理器手機都賣不出來,於是會發生這樣有趣的事情:

銷售員:買手機咯顧客:什麼處理器?銷售員:驍龍處理器,老棒了!顧客:不買!不買!不買!

自然,手機廠商或者更多的設備廠商將驍龍芯片的設備全部清除,換上了海思處理器,三星處理器,聯發科處理器,澎湃處理器等等。

那麼,高通真的因為驍龍處理器打不進中國市場,而萎靡不振嗎?看一份數據:(2018年財年)

2018財年中,高通QCT部門(驍龍芯片)營收172.8億美元,稅前利潤29.66億美元;而負責技術授權的QTL部門營收、盈利就下降了。

我們在另一份數據中,高通專利授權費僅佔高通2018財年收入的23%,可見驍龍處理器是高通的主要收入來源的,不過我們也難以忽略一點:專利的淨利潤為35億美元,大於賣芯片的30億美元的利潤。

所以,高通沒有了芯片的買賣,並不會對於高通有100%的影響,影響的力度大概在50%左右。關鍵是,有一個內容是我們手機廠商難以繞過去的,CDMA專利。在5G專利中,高通已經公佈了手機授權使用專利的價格。

即使我們不使用高通的處理器,也不能讓高通破產,高通真正厲害的,是它的專利。


LeoGo科技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高通妥妥倒閉了。


根據高通最新發布的年報,高通在2018財年的收入為227億美元,其中有67%(大約151億美元)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高通目前採用了“芯片+專利授權”的模式,如果中國廠商都不用高通芯片了,那自然也就不用付專利費了,高通的收入就會銳減至227-151=76億美元。


然而高通在2018年的研發投入就在50億美元左右,如果真的收入減少到只有76億美元的話,僅就每年高額的研發費用就已經無法負擔了,更不用說高通在2018財年甚至還虧損了48.64億美元。


所以從經濟賬上來算,高通失去中國這個最大的市場面臨的唯一結果只能是倒閉。所以他不僅不會對任何一家大廠商斷供,而是巴不得所有的手機都用它的驍龍芯片。



高挺觀點


提這問題,要麼是大智若愚不敢說、要麼就是明知故問的挑事。

還記得吧,曾經中國從澳大利亞進口鐵礦石,佔澳大利亞鐵礦石總出口量超過八成,但是換來過澳大利亞的尊重了麼,換來過“上帝”的待遇麼?

從來沒有過吧,相反,換來的只是“坐地起價”!前些日子,美國人“欺負”華為的時候,澳大利亞又是跟在美國身後“屁顛屁顛”搖旗吶喊的……

現在又是差不多的情形,國人消費了高通的巨量產品,但是因為自己尚製造不了同等級的“中國芯”,所以,答案就是:既擺脫不了這些“洋鬼子”,又無法用市場制約高通。

我們在對外貿易中,往往缺乏必要的團結,出了門就一盤散沙,1+1談不到什麼大於2,甚至互相掣肘,惡意競爭。

在這方面,西方人卻像狼一樣,常常群體出動。


想想吧,蘋果被高通咬的遍體鱗傷,可是在國內,人家依然舔乾淨傷口,“頑強”地活著……

為什麼?


回到問題中,國內那些廠商有幾成幾率不用驍龍芯片?有目共睹,個個以首發為榮的!

假設沒了,問題就沒了。還有什麼:高通公司會怎樣?

裝傻?還是挑事?朋友們覺得是哪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