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農民通訊員”魏佔明:脫貧路上葆初心,奮筆耕耘40載

寫了40年的通訊稿,多次獲獎;80年代開始在村裡辦了近十年的露天板報;還擔任過好幾年的村黨支部書記……聽到這些經歷,你可能無法和一個貧困戶聯繫在一起,但這的確是古塔鎮馬響水村的村民魏佔明的生活經歷,由於家庭變故,2013年他曾一度掙扎在貧困線上,2017年在政策的幫扶下才順利脫了貧。

農民通訊員”魏佔明:脫貧路上葆初心,奮筆耕耘40載

正在執筆寫作的魏佔明

魏佔明今年61歲,一直愛好寫作的他,在幹農活之餘,從1979年就開始寫各類關注三農的通訊稿,在榆林日報、榆林人民廣播電臺、榆林網、榆陽報等媒體累計發表了2000多篇稿件,多次受到表彰獎勵,是榆陽區優秀的農民通訊員。家裡還有妻子和女兒,本來過得不錯的生活,因為1993年妻子生病殘疾突然陷入困境,隨後,魏佔明的父母也生了重病,他既要照顧父母和妻子,還要參加生產勞動,生活每況愈下。就是這樣艱難的時候,他仍然堅持寫作,還於2002年當了村黨支部書記,挑起了帶領鄉親們改變落後面貌的重擔。

農民通訊員”魏佔明:脫貧路上葆初心,奮筆耕耘40載

魏佔明發表的稿件和獲得的榮譽證書

2013年,魏佔明在收秋時不慎跌崖,斷了7根筋骨,讓本來就不景氣的生活雪上加霜。就在這一年,他被列為貧困戶,開始享受大病救助、危房改造等一系列幫扶措施。2017年,他和妻子住進了危房改造後的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並且他被古塔鎮聘為扶貧信息員,按公益性崗位每月發放工資500元,政府又為其購買了4只羊幫助發展養殖產業,年人均純收入達到8000多元,順利脫貧,被評為當年的“脫貧示範戶”。

農民通訊員”魏佔明:脫貧路上葆初心,奮筆耕耘40載

魏佔明家改造後的新房子

馬響水村村主任張智慧說:“魏佔明是我們村裡唯一一個貧困戶,脫貧過程中我們為其實施了到戶產業養羊項目,人居環境改善項目和扶貧小額貸款,現在魏佔明的生活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四個不摘’的要求,持續落實好就業扶貧政策,不斷增加其收入,鞏固脫貧成果。”

如今,在各個媒體的通訊員稿件中,還時常能看到魏佔明的作品。為了鼓勵魏佔明做好通訊員工作,榆陽區委宣傳部又送給他一臺單反相機。2019年,他種的小米也喜獲豐收,如今的他邁開了脫貧致富的新步伐。“我寫了40年稿子了,一直沒停過,今年區委宣傳部還送給我一臺單反相機,讓我更有動力寫作了。村裡的敬老院快修好了,大家都勸我們搬過去住,但是,我身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不想給黨添麻煩,我還要多學習多寫稿件,為黨的新聞事業奮鬥,生一日則盡一日赤心。”魏佔明說。

農民通訊員”魏佔明:脫貧路上葆初心,奮筆耕耘40載

魏佔明向記者展示他的新相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