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敘利亞這個局面是不是因為總統巴沙爾軟弱無能,不像伊朗那樣強硬?

魅力研習社532


“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這是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老大哥——俄羅斯總統普京的名言。



這一句話形容敘利亞總統巴沙爾是再合適不過了,而敘利亞鬧到今天這個局面,絕對不是因為巴沙爾軟弱無能,也不是因為他不能像伊朗那樣對外強硬。主要是因為敘利亞本身實力弱小,而敘利亞恰巧就佔有中東的有利位置,是中東的能源樞紐,所以成為世界各大勢力的覬覦的對象也就可以理解了。

2011年,中東的多個國家在美國通過社交網絡的挑唆之下,阿拉伯之春爆發了。隨後利比亞和突尼斯政權紛紛倒臺,敘利亞也沒有逃過此劫,敘利亞境內的反對派在西方國家的支持之下,紛紛拿起武器反抗敘利亞政府。



敘利亞因此也陷入了長時間的內戰之中,在混亂的局面中,還放出了一個魔鬼,這個魔鬼就是恐怖組織Isis,Isis在敘利亞戰爭中不斷髮展壯大,一度戰略敘利亞和伊拉克很多地區。在此期間,巴沙爾領導的敘利亞政府也節節敗退,如果不是在2015年俄羅斯果斷出兵幫助敘利亞政府的話,巴沙爾就可能真的撐不住了。

想一想在這一種情況下,敘利亞總統巴沙爾該如何強硬?再說巴沙爾即使表達強硬的態度又有什麼用?最終還不都是以實力說話,沒有實力的國家,你的憤怒會有誰會在意?

而伊朗就不同了,伊朗在在中東可是首屈一指的強國,它能扛住美國40年的經濟制裁,而且隨著伊拉克的薩達姆政權的倒臺,伊朗的勢力不斷在中東擴張,甚至對上美國都不處於下風。



所以伊朗的強硬和憤怒的背後有實力支撐,說過來,說過去就還是那一句話,實力決定一切,特別是對一個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大正看世界




衡量一個國家的領導人有沒有能力,從政治、軍事、國內就能看出來,巴沙爾用敘利亞內戰9年不倒說明了一切,西方媒體還給巴沙爾起了一個外號“惡魔”。

對於如何保住權力,敘利亞政權擁有半個世紀的經歷,從老阿薩德到如今的巴沙爾,他們都有擁絕對忠誠的軍隊和安全部門的支持,由於巴沙爾受西方教育影響,巴沙爾很樂於到民眾中去了解他們生活的困難,同時巴沙爾個性隨和,主張民主解決國內政治事宜,同時,在對待反對派的立場上,巴沙爾選擇的是平等對話,並沒有大規模的以暴制暴,贏得不少反對派的歸順。

敘利亞內戰爆發9年時間,敘利亞人民和軍隊依然忠誠,並堅定不移的支持巴沙爾,而巴沙爾絕對是一個鐵腕的總統,敘利亞在2011年受到西方國家主導的“阿拉伯之春”的影響,敘利亞出現了政權動盪,巴沙爾選擇了鐵腕策略來鎮壓反對派,同時公開叫板美國和以色列,認為美國和以色列是謀劃者,事實也證明了確實是美國所為。

敘利亞本身實力就不強大,但是面對強權,巴沙爾還是選擇了反抗,因為巴沙爾知道,這場戰爭是一場生死攸關的戰鬥,一旦他妥協或者放棄,就意味著失敗,失敗就意味著死亡,他不可能停止戰爭向西方國家妥協。



近9年的時間讓幸福的敘利亞顯得比較蕭瑟,敘利亞戰爭也彙集了大量的外部勢力,而且都是大勢力,縱然巴沙爾有強硬的執政能力,但是軍事力量並不足以抵禦外敵,巴沙爾就是典型的“小姐的身子、丫鬟的命”,都說弱國無外交、弱國甚至連國家主權都沒有,巴沙爾一直為國家主權而戰鬥不止。

當然巴沙爾的成功離不開俄羅斯和伊朗這個關係密切的戰略伙伴,俄羅斯和伊朗各了巴沙爾戰鬥到底的希望以及嚮往。

巴沙爾的強硬並沒有體現在執政風格上,還是體現在個人魅力上或者說是自信上,因為他相信敘利亞最終贏得勝利,正是這種自信,巴沙爾沒有步入薩達姆和卡扎菲的後塵。


難明我心


沒有足夠勢力硬不起來的,巴沙爾其實已經足夠硬了

2010年的中東顏色革命有多厲害,從北非的突尼斯開始,利比亞、埃及、也門、然後一路席捲到敘利亞,然後那些昔日呼風喚雨的中東強人們紛紛向多米諾骨牌一樣倒下,只有一個人在默默堅守,這就是現在的敘利亞總統阿薩德·巴沙爾。

利比亞卡扎菲卡大校足夠硬氣,財大氣粗,而且卡扎菲雖然獨裁專制統治,但是對於利比亞人還是不錯的,利用豐富的石油資源,利比亞的生活水平不比歐洲發達國家差多少,但是2011年利比亞人在西方蠱惑下,開始革卡大校的命,在與叛軍的交戰中,卡大校的政府軍陸空軍均佔有絕對優勢,無奈卡大校得罪人太多,西方以法國和美國為首出來拉偏見,卡大校的空軍剛飛出來轟炸叛軍,就會被附近法國航母上陣風戰機擊落,而卡大校的坦克裝甲部隊剛出來準備碾壓叛軍,美國和法國的戰機就會出來一頓狂轟濫炸,結果在美國和法國的打擊下,卡大校有力氣使不出來,結果被叛軍大敗,身死國滅,橫屍荒野。而利比亞到如今也是內亂不休。

卡扎菲僅僅堅持半年多就下臺慘死

埃及的穆巴也足夠強悍,這位埃及老總統前幾天剛剛去世,穆巴拉克是領導埃及1950年革命的大人物納賽爾一脈相承下來的,與以色列硬幹到底的納賽爾去世後,老兄弟薩達特接班狠狠的揍了以色列之後,與以色列實現和解,成為阿拉伯國家中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承認以色列的國家,並因此得到美國和以色列的支持,而薩達特被刺殺後,穆巴拉克接班成為總統,他堅持薩達特的路線,讓埃及得到美國、以色列、沙特等國支持,但是如此鐵腕人物,在中東顏色革命之下,也不得不灰溜溜的下臺,後來還被判刑。


而卡扎菲和穆巴拉克的倒臺速度是非常快的,幾乎在中東顏色革命之風颳起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已經成為失敗者。

穆巴拉克在中東顏色革命中一個月就倒臺

而同樣在2010年年底陷入內亂的敘利亞政府,從2010年至今近10個年頭,政府仍然然是阿薩德家族的“人狠話不多”的巴爾沙穩坐總統寶座,你說巴沙爾強不強?那是相當的強,是打不死的小強!

從2010年年底到2015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內戰,來給巴沙爾幫場子以前,巴沙爾依靠著已經因為叛逃而所剩不多的政府軍,伊朗志願軍的支援和黎巴嫩真主黨武裝,而他們要對付的是美國和英法德支持的庫爾德人、IS極端勢力、敘利亞反對派武裝,以及土耳其、以色列、沙特等地區大國的直接介入,在幾乎所有人都看衰巴沙爾,以為敘利亞會成為下一個利比亞的時候,巴沙爾挺住了,他堅持到了老大哥普京到來。

打不死的小強,巴爾沙已經在敘利亞戰爭堅持了10年

2015年普京宣佈俄羅斯介入敘利亞,從巴沙爾的敘利亞政府面貌煥然一新的,在俄羅斯的海陸空軍以及特種部隊的全方位支持下,敘利亞政府基本上滿血復活,很快扭轉了敘利亞戰場的頹勢,從最艱難的時候,大部分國土被敵對武裝佔領,反對派的炮火已經攻擊到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近郊,到敘利亞政府軍絕地反擊,收復了大量的士氣,取得敘利亞內戰的絕對優勢,並迫降了庫爾德人,可以說巴沙爾已經非常的強悍了。


如今雖然敘利亞的統一雖然仍舊遙遙無期,但是因為阻撓敘利亞統一的勢力太過強大,北面的土耳其不餘遺力的親自赤膊上陣攻擊敘利亞政府軍,同時對敘利亞反對派大力支持,而南面的以色列對於敘利亞的空襲和導彈襲擊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敘利亞2015年和2019年局勢對比圖變化圖

而作為中東地區最堅決的反以色列國家,敘利亞確實也有自身的短板,比如出身阿薩德家族的巴沙爾代表是的敘利亞少數的什葉派的阿拉維派,而更多敘利亞人則是遜尼派,同時敘利亞人雖然打得很頑強,但是由於從獨立開始一直在與以色列進行不間斷的戰爭,國家工業基礎薄弱,空軍和海軍有著明顯的短板,綜合國力遠遠不如強敵土耳其。


但是無論如何,巴爾沙及其領導下的敘利亞不屈服外敵的精神值得我們敬佩,祝福敘利亞人好運,早日實現國家統一與和平。


大東北的小豆包


因為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並不承認巴沙爾的專政政權(不是選舉得來,必競巴沙爾為首所謂敘利亞政府屬什葉派,總人口才2百多萬,不能代表廣大敘利亞人民)。即然不承認,哪裡有所謂侵略!西方都是打著解放敘利亞人民打倒巴沙爾專政旗幟進入敘利亞。巴沙爾政權不是選舉得來的而是子承父業得來,並不能代表廣大敘利亞人民(有二千多萬人口)的意志。敘利亞現在局面就是軍閥混戰爭奪地盤局面,在長時間難以統一。


陳總242884115


強硬與否取決於綜合國力的強弱,敘利亞總統巴沙爾·阿薩德確實很想強硬,面對土耳其30萬大軍的咄咄逼人,他也並沒有退縮不前,反而是給出了強力回擊並造成土軍自進入敘利亞以來的單日死亡最高記錄34人,但是我們也得看一看他的處境,以及敘利亞自身的綜合實力。

說實話,誰都知道要不是俄羅斯在敘利亞戰爭的關鍵時刻出手,很可能阿薩德政權早就不穩了甚至倒臺也未可知,對於一個地區的小國弱國來說,除了依附於比自己強大百倍的大國,請問它還有別的選擇嗎?我們每次看到他與俄羅斯總統普京在不同場合下的會面,都是表現出一種殷殷期望,同時也是眼神中流露出一種無可奈何的渴望(支持)。

很明顯,敘利亞戰爭打到今天為止,其實說白了就是“三股勢力”的較量,屬於典型的代理人戰爭。一方是俄羅斯支持的敘利亞政府軍(阿薩德政權),另一方就是土耳其及其扶持下的敘利亞自由軍,最後一個自然就是美國和它一手搞起來的敘利亞民主軍(庫爾德武裝)。

面對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兩方勢力,又哪個都不是弱勢,而且俄羅斯本身也有它的想法和利益訴求,就算是俄羅斯大力支持敘利亞政府軍,也並不是無條件的,還時不時因為與美國和土耳其等達成某種利益交換的條件而妥協,說難聽點就是出賣敘利亞的利益。

總之,弱國無外交,弱國更沒有決定自己命運的實力,一切都是看別人的臉色,戰爭從來都是講究叢林法則的弱肉強食。伊朗之所以敢於冒風險去硬懟,那是因為它畢竟是一個人口超過7000萬的地區大國,本身的軍事力量並不弱,而且還是亞洲排名第10的經濟總量GDP,再加上伊朗國內一直沒有形成一個“超強的反對力量”。


東震木


兔哥回答:不能這麼說,我們不對敘利亞總統巴沙爾的執政風格做評價,單純從軍事角度剖析。敘利亞內戰爆發有外部勢力插手,而且又有庫爾德人的民族獨立思想因素,同時ISIS也活躍於敘利亞,美國等外部勢力雲集,可以說是敘利亞政府所要面對的敵人很多,而這些反敘利亞政府勢力背後都有外部勢力支持。可以說敘利亞內戰局勢非常複雜,各方利益博弈非常激烈,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推翻巴沙爾政府。


敘利亞內戰爆發時間是2011年3月份,而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幫助敘利亞是在2015年的9月份正是出手。所以,巴沙爾能夠支撐數年之久足見巴沙爾是有能力的。通常情況下只要出現反政府軍事行動,而且是局勢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政府很難支撐下去,民眾會被迷惑而加入到反政府行列。而敘利亞則不同,在敘利亞極度困難,危局重重的艱難時刻,敘利亞政府軍從來都沒有動搖過對巴沙爾的忠誠,這是巴沙爾得以支撐下去的基礎。而這一切又都源於巴沙爾的個人魅力,巴沙爾很親民,特別是對敘利亞政府軍士兵留下很好的印象,擁有民意基礎,所以,在巴沙爾有難時都支持他,願意為他效命。


內戰爆發後,巴沙爾經常深入戰場一線,看望士兵,巴沙爾行事風格也沒有什麼架子,而且特別心細,關心士兵,體恤士兵家庭,對於一些老兵讓他們回家,正是巴沙爾對於士兵的關懷,讓這些士兵死心塌地的追隨他,讓士兵感覺到跟著總統走,敘利亞就有希望,敘利亞會恢復到以前的樣子。應該說,巴沙爾平時的做為為敘利亞政府的存在打下了基礎,平時做好了,要比臨時抱佛腳更具有凝聚力。俄羅斯出兵敘利亞後,幫助敘利亞政府軍扭轉了戰局,敘利亞的前景更加明朗,政府軍士兵自然士氣大振了。


敘利亞政府軍都希望趕走侵略者,不做亡國奴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敘利亞士兵的戰鬥力往往被忽視,它們的武器裝備並不先進,但它們的戰鬥力並不弱,甚至是非常強悍,這一點,不論是打擊反敘利亞政府武裝,還是打擊土耳其軍隊都表現出來,不怕死,敢於主動出手,根本原因就在於對入侵者的仇恨。正是有巴沙爾的個人魅力,和對國家的忠誠,使得巴沙爾身邊擁有一群忠實的追隨他者,願意為他赴湯蹈火,才使得敘利亞政府軍勇於衝鋒陷陣。

伊拉克,利比亞等總統們的下場都清楚,民意失去了,而敘利亞卻是一個另類存在,軍隊始終願意聽巴沙爾指揮,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敘利亞目前的局勢已經不容易了,硬撐了九年,屹立不倒,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持下走到今天,如果不是半路殺出一個土耳其,敘利亞內戰也就結束了,應該說是敘利亞的苦難還沒有度完吧。不能拿敘利亞和伊朗比,伊朗沒有出現內亂,伊朗屬於政教合一的社會體制,外部勢力插手不容易,而且伊朗雖然被美國製裁,但並沒有讓美國插進手來。伊朗的石油資源也對伊朗有幫助,伊朗更能獲得國際上的影響力。所以,敘利亞並不是軟弱,而是實力不濟,消耗太大,缺少資本,伊朗也是敘利亞的朋友,對敘利亞幫助並不小,可以說是撐起了敘利亞戰場上的半邊天。
以上是兔哥個人觀點,歡迎關注兔哥,歡迎探討評論!圖片來源網絡。


兔哥42928


這個強硬指的是哪方面?是對國際強硬,還是對國內強硬?那麼伊朗確實很強硬,對國內強硬武力鎮壓,對國際是嘴硬。

敘利亞這個亂局,和巴沙爾政權的無能肯定是有關係的,他要是真的有能力,當年也不至於國內那麼多人反對他,也不至於那麼多人加入叛軍。

美國當年雖然是支持叛軍,但是那些叛軍又都是敘利亞人。這些敘利亞人不支持巴沙爾,即便是現在也是一樣,很多人還是不支持巴沙爾。你美國能鑽空子去找機會顛覆這個政府,首先,你得有空子能讓他鑽,這裡面,肯定是他自己先出問題了,問題在哪,方面很多,但是根本原因只能是能力。

(2011年示威地點)

敘利亞現在打成這模樣,本身,他敘利亞能力就有一定問題,美國介入以前他都沒擺平叛軍。可見他這個國家已經到了一個什麼樣的地步了,實力有限,內部不團結,支持度低。

這和伊朗不一樣,伊朗對外強硬,屬於嘴硬。他能嘴硬的起來,屬於是抓住了美國現在自己不收拾他,他可以隨便跳。但是跳的前提是,你國內不能後院起火,不能留出破綻,有破綻被人抓住了,那肯定是被滲透,到時候怎麼強硬都沒用了。

伊朗這些年,對國內鎮壓的就非常厲害。1999年德黑蘭學生運動,當時蘇萊曼尼等伊斯蘭革命衛隊高官連起來逼迫總統哈塔米去武力鎮壓,否則就發動政變。這種武力鎮壓,在伊朗國內屢見不鮮。

但是能鎮壓的住,首先你得有足夠的武力,足夠的魄力去鎮壓。而且,你還得是絕大多數人都站在自己這一邊的。你要是向伊斯蘭革命時期,全國都不支持巴列維了,你怎麼鎮壓都沒啥意義了。


如今的敘利亞內戰,你們覺得巴沙爾政權戲份多麼?主導作用的還是俄羅斯。他敘利亞面對土耳其基本上是一點反抗餘地沒有,土耳其忌憚的是普京,而不是巴沙爾。這裡面很關鍵的就是,敘利亞自己實力不行,經過這麼多年的折騰,實力更不行,全指望俄羅斯和伊朗撐著呢。

能力+實力,決定你一個國家的命運。巴沙爾政權的能力真的是不怎麼樣,敘利亞的實力,更不怎麼樣。有能力的話,就不會有那麼多人反對他。


軍武文齋


不是這樣的。孩子無娘,說來話長,敘利亞今天這個局面是美俄博弈造成的。美國中東“反恐”,越反越亂。具體到敘利亞國內,叛軍圍攻政府軍,欲置巴薩爾於死地。因克里米亞問題與西方鬧得不可開交的俄羅斯,應敘政府邀請果斷出兵敘利亞,一舉扭轉敘國內被動局面。正當俄敘聯軍收復伊德利卜臨門一腳之際,土耳其又擋在球門之前。敘利亞戰事還沒翻篇,鹿死誰手試目以待。








虎哥不二門


是巴沙爾對自己認識不夠,盲目自大,急功近利,不懂得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從長計議。俄羅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沒有大智慧,沒有戰略考量,導致目前的被動局面。如不能破局,普京有可能,一世英名毀於一旦。


啊哈8075


敘利亞和伊朗在西亞的西部和東部,前者淪為大國和地區國家的利益場,陷入代理人戰爭,後者迎擊美國+以色列、沙特陣營的文攻武圍,卻巋然不動,外敵不侵。

局面迥異難道是執政者的問題?巴沙爾的統治地位不及伊朗政教合一?

伊、敘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經歷洗禮,後者承受壓力更大

伊朗伊斯蘭革命勝利不久的1980年,薩達姆就將一場戰爭強加於它,伊拉克背後既有海灣王國,也有,也有西方國家暗助,“賬面”實力強於伊朗,特別是革命清洗巴列維國王軍隊中上層的背景下。

應該指出,那是冷戰時期,大國與地區國家干預別國有所忌憚,當時伊朗再孤立,戰場上畢竟只有一國軍隊,伊朗扼守波斯灣石油通道,各方投鼠忌器,奈何不了伊朗。

敘利亞不然,2011年阿拉伯之春改變了地區環境和大國態度,美國為首的西方對穆巴拉克都不“保護”,何談與之作對多年的阿薩德家族,而且敘利亞執政者在地區只有伊朗一個盟友,某種意義加劇對手拿下敘利亞的決心。

伊朗是地區大國,地緣安全形勢尚可;敘利亞是地區二流國家,不幸有土耳其、以色列兩個“惡鄰”

伊朗鄰國中除了薩達姆時期的伊拉克,其他各國對它不構成直接威脅,這也讓美國不好下手。

敘利亞不同,土耳其、以色列虎視眈眈,其他阿拉伯國家對它不冷不熱,關鍵時刻鄰國都不幫忙,相反,確為外來干涉提供通道,敘戰場的形勢和反政府勢力背後的主子清楚地說明了問題。

伊朗執政核心依靠占人口多數的什葉派,且有堅實的歷史文化根基;敘利亞阿拉維派占人口少數,遜尼派和庫爾德人與執政者不同心

敘利亞執政者的民眾基礎是占人口12%的什葉派阿拉維分支,絕大部分民眾與其有宗教或民族差異,他們對阿拉維派的不滿+外部勢力蠱惑終於找到突破口,巴沙爾政權的合法性被質疑。

伊朗有豐厚的油氣資源、較完善的經濟結構;敘利亞戰前只能糧食自給,經濟基礎薄弱,需要大筆開支維護安全

敘利亞沒有可以炫耀的自然資源,又要保持大比例安全支出,財力平平,軍事裝備基本依靠外援。

敘利亞唯一可以依靠的外部勢力是俄羅斯,後者與敘有軍事協議,普京果然在關鍵時刻出兵出力幫助巴沙爾度過難關。

由此可見,巴沙爾的敘利亞與強鄰相比還是弱小,與伊朗相比時運稍差,因此國運危難。

地理就是命運,時運不青睞小國,說的就是敘利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