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 獵鯨|讀懂這些營銷熱詞背後的邏輯:增長黑客、私域流量、品效合

獵鯨|讀懂這些營銷熱詞背後的邏輯:增長黑客、私域流量、品效合

從增長黑客到私域流量,是互聯網從去年以來的熱詞。品效合一則是近年來互聯網和電商喊得震天響的口號。這篇文章,就來幫你搞懂這些營銷熱詞背後的邏輯。
一、私域流量是新瓶裝舊酒

按照標準解釋,私域流量就是企業自主擁有的、可以免費多次利用的流量(刀姐doris教我的)。

因為傳統營銷本質上是向媒體購買用戶,不管是跟央視買,還是跟百度買,還是跟騰訊買,還是跟淘寶天貓買都是一樣。廣告投放結束了,流量也就消失不見了。

公域流量是一次性的,而且公域流量越來越貴,所以企業必須學會自造流量,經營自己的流量。

過去我們可以說,廣告投放提升了品牌,雖然廣告是一次性的,但品牌的影響力是持久的,可以反哺於長期的銷量提升。

但怎麼量化這種品牌效果呢,那就是將品牌沉澱在公眾號、個人微信號、微信群、小程序裡,沉澱在自有電商平臺或APP裡,沉澱在企業自媒體裡。這就成了私域流量。

品牌是一個消費者與產品構成的共同體,私域流量就是構建自己的用戶陣營。

做品牌,就是一個將公域流量逐步變成私域流量的過程,將付費給媒體才能買來的用戶逐步變成自有粉絲的過程。

有了粉絲沉澱,品牌知名度、認知度、美譽度、忠誠度就有了真正的落腳點,這些過去衡量傳播效果的指標就可以真正通過粉絲行為量化出來。

所以說什麼是私域流量?就是可量化用戶行為的品牌效應。

通過用戶的關注、留存、活躍、變現、分享來坐實品牌效果,落地用戶思維做品牌。

所以私域流量早已有之,經營用戶是私域流量、品牌社群是私域流量、建立自有營銷陣地是私域流量,只不過它又換了一個新的馬甲而已。

二、增長黑客的核心是A/B test+數據驗證

硅谷增長之父增長肖恩·埃利斯對於增長黑客的描述是:

“增長黑客方法打破了企業內部傳統的‘筒倉’結構,將數據分析、工程、產品管理和市場營銷方面的員工凝聚起來組成跨職能通力協作的團隊,使企業能夠將強大的數據分析、技術知識和營銷能力高效結合起來,迅速尋找更具潛力的增長手段。通過迅速測試新想法、新思路,並根據計劃指標對結果進行評估,該方法能幫助企業更快找到有效的做法、拋棄無效的做法。”

歸納來說,增長黑客的核心有以下四點:

① 重視分析。

分析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數據分析,深入瞭解用戶行為與喜好;

② 敏捷實驗。

迅速產生新思路並進行測試,根據嚴格的指標對試驗結果進行評估並採取行動;

③ 用戶生命週期。

從整個用戶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而不僅是獲客的角度思考問題;

④ 跨部門協作。

設立跨職能團隊,打破營銷和產品開發部門之間傳統的筒倉,凝聚公司人才。
增長黑客其實正是敏捷產品開發流程,在營銷領域的延伸使用。測試——驗證——再測試——再驗證,然後找到最能激發增長的手段。
三、品效合一是個偽概念

在過去,品牌主都約定俗成接受了“廣告費必須浪費一半”的事實,儘管很不願意但卻也無可奈何。不過,隨著廣告預算尤其是品牌廣告預算的削減,品牌主對銷量的轉化變得越來越看重。簡單的說,既要實現品牌聲量的增長,同時又能帶來銷量的轉化。即所謂的“品效合一”!

品效合一,品即為品牌打造,效即為銷售轉化,效果轉化也是互聯網媒體一開始的流量變現的商業模式,按照CPC、CPA、CPM的收費模式,並無新意。廣告主通過市場定位、內容打磨、媒體呈現實現品牌化的訴求,通過流量廣告實現與線上電商平臺的銷售轉化。品效合一,意為品牌和效果轉化要同步,但我們都知道,做品牌是做消費者心智,品牌文化的沉澱和心智植入是需要一個長期的時間達成的。


品牌廣告、效果廣告這樣的分類法,本就是錯誤的,它們並不是結果上的區別,而只是廣告媒介上的區別。

更準確的叫法應該是傳統媒體廣告和數字媒體廣告,而這兩者都是既有品牌效果又有銷售效果的。

既然品牌廣告和效果廣告的區分無意義,那麼品效合一也就是個無意義的概念。雖然口號滿天飛,但實施步驟和路徑規劃都沒有的話,也就只能變成空喊口號了。

再說,企業做品牌的根本目的不就是為了更好地銷售嘛,所以何來品牌與效果之分,做品牌就是為了效果!


如何實現“品效合一”?


首先,直接梳理出關鍵的信息,不要賣弄高級的創意和品牌思維。

要知道,即便是再美的創意和文案,即便消費者看了後不會遺忘,也會喧賓奪主搶了品牌和產品的風頭。任何不以賣貨為目的的營銷都是耍流氓!

其次,一定要有好的產品。

無論是傳統品牌廣告,還是如今的品效合一思維,產品永遠處在核心的位置。只有好的產品,才能製造起持續性的話題熱度,才能獲得正面的口碑和評價。

再有,要營造起參與感,不是簡單的“廣而告之”。

從增長黑客到品效合一、私域流量,實質上代表著大數據在營銷各個環節的滲透,從過往強調消費者心理,向關注消費者行為轉變。

基於消費者的行為變遷做營銷,基於消費者行為數據評估營銷策略和品牌指標,這就是大數據時代的營銷準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