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總愛磨蹭,多半跟家長行為有關

生活中常常聽到媽媽在抱怨孩子幹什麼都磨磨蹭蹭,不知道怎麼去面對。也知道要耐心不能發火,可佛繫到最後還是一秒破功。但很多人不知道,在孩子磨蹭的背後,多半跟家長這3個行為有關!家長要及時發現,及時糾正,以免耽誤了孩子!


孩子總愛磨蹭,多半跟家長行為有關


一、家長沒有時間觀念

孩子很大一部分的經驗都是從父母身上習得的,時間觀念也一樣。如果父母做事拖延、做事沒有效率,孩子自然也缺乏時間觀念。


孩子總愛磨蹭,多半跟家長行為有關


二、家長給孩子的指令缺乏可操作性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父母必須給予寶寶具體明確可操作性的指令,寶寶才會有質量的完成任務。凡是表達含糊,模稜兩可的指令會讓寶寶陷入困難和不知如何做。

三、家長經常打斷孩子,分散孩子注意力

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媽媽們就要在和孩子溝通相處的時候,不要涵蓋太多的內容或者中途打亂孩子的節奏,這不利於孩子建立起自己的時間觀念。


孩子總愛磨蹭,多半跟家長行為有關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

1、父母的榜樣

做事拖拉的父母很難教出利落的孩子。媽媽們先改變自己在生活中懶散的作風,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孩子就會改變。

2、因勢利導

性格安靜而緩慢的孩子,其實蘊含著很大的優勢。雖然慢,但他做出的手工作品卻細緻精美。他對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專注自信,不因慢而受到外界的影響,被批評也不以為然。因此父母對這一類孩子不用憂心。雖然時間觀念上差強人意,但如果寶寶充滿自信,就多肯定。性格是先天氣質,安靜而緩慢的寶寶會在藝術、文學、科研方面都具備潛力。

3、父母給孩子明確的指令

孩子容易接受的是明確可操作性的指令。在這些指令中,對時間的描述要具體,對動作的描述要可操作。

4、適當地獎勵

當孩子高效地完成了一個事情後,他會感受到成就感,這是自我激勵。媽媽也要看情況給予肯定和獎勵。不斷強化正向的進步,寶寶會越來越有時間觀念,養成高效的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