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馬關條約》簽訂前,打勝的日軍在三天時間內,莫名其妙的把二萬多軍隊迅速撤出戰場,這是為什麼?

甲午戰爭歷史研究


日軍勝戰卻退兵,這是何道理?難道日軍自信於戰利,很多人不敢相信如此做法會有什麼好處對日軍呢?多方看法不盡相同,在各家爭談之中,我想主要還是先提及一下《馬關條約》,其為中國清朝政府和日本明治政府於1895年4月17日(光緒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在日本馬關(今下關市)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原名《馬關新約》,日本稱為《下關條約》或《日清講和條約》。《馬關條約》的簽署標誌著甲午中日戰爭的結束。



清朝全權代表為李鴻章、李經方,日方全權代表為伊藤博文、陸奧宗光。根據條約規定:1增開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2中國割讓臺灣島及其附屬各島嶼、澎湖列島與遼東半島給日本,3賠償日本2億兩白銀,4允許外國人在華投資開礦辦廠。 至於退兵之時日皇如何定奪,請聽分析。

一、日本浪人刺鴻章,甲午海戰無後補。

我認為這是日本退兵主要原因之一,在甲午海戰清朝戰敗之時,日本浪人為得到更高利益,才冒進刺殺李鴻章,未果,日本為安撫李鴻章,講原本打算清朝賠款3億兩白銀,結果降至2億兩白銀,並且承諾只要李鴻章及其子簽訂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馬關條約》就2萬大軍撤退,必須雙方時時刻刻遵守條約;但其中還有一個原因是甲午海戰中日軍未料到清朝北洋軍閥如此不堪,日本戰軍後方補給不足,長此以往,戰線太長,對以後入侵華中內腹不利,最有可能順水推舟藉機退兵,為以後做打算。


二、列強欺日分杯羹,意圖瓜分助野心。

4月17日,在簽訂《馬關條約》的同一天,見到小小的日本竟然一戰成名,見利眼紅的沙皇俄國發出了一道聲明似乎為不滿日本侵日,強調日本必須放棄遼東半島。如果不放棄的話,將會遭到俄、法、德三國的海上攻擊。三國武力介入,迫使日本歸還遼東半島。但條件是清政府增加三千萬兩的“贖遼費”。而英國當時未見到利益,美國“中立”,但甲午海戰已經勾起各列強瓜分中華的野心。無奈之下日軍也有可能退兵,以讓各大國滿意,將各國敵意戰火引向腐敗落後的清朝。


三、調整戰局聚強兵,鼓舞人心後滅清。

日本天皇在甲午海戰勝利後,的確未料到能夠勝利,,原本打算通過海軍艦隊將軍隊經渤海灣運輸到直隸海濱,與清軍在京津周圍的直隸一帶生死一局,但北洋海軍未被全清,對以後臺灣交接管理未能做好準備,不如借風打火,將兵撤回,為以後能夠拿下臺灣助力。但未料劉永福帶領號稱殺神黑旗軍敵日3萬大軍雖敗猶榮。日本天皇入臺惡夢雖得逞,但也損失慘重,於其想其未撤兵2萬,它又如何?我想臺灣保衛戰一定會勝利。


小鎮月明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是日本的戰略意圖已經實現,況且日本自身也沒有做好全面佔領中國的準備;其次是甲午中日戰爭,中國雖然戰敗,但實力猶存,日本要想全面佔領中國,它還做不到;再次中國這麼一大塊蛋糕,西方國家不可能讓日本獨吞。所以日本在達到既定戰略目的之後,為了能與清朝簽訂《馬關條約》,主動將軍隊撤出戰場。下面我簡要分析一下甲午中日戰爭中國失敗的原因。

一、中日政治體制對比

19世紀60、70年代清朝開展了“洋務運動”,國家經濟和軍事實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國家政體依然是落後的封建君主專制,統治階級內部腐化嚴重,政府運轉效率低下,已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採用君主立憲制等西方國家先進的政治制度,正式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1888年,日本經濟快速發展,急需拓展海外市場,由自由資本主義像帝國主義過渡。日本開始講眼光瞄準了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

中日幾乎在同一時間,開始變法改革,中國採用的方式比較保守,基本沒有動搖社會發展的根基,日本則是採用激進 “壯士斷腕”的方式,迅速完成了資本主義的改造,政府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中日兩國在政治體制上比拼,日本有巨大的優勢。

二、中日兩國軍事實力的對比

清朝:1888年清朝正式建立了北洋水師,號稱亞洲第一,有軍艦25艘,2000噸以上的軍艦7艘,總噸位27000多噸,但是之後,清朝再也沒有購置過新的軍艦,1891年之後連彈藥都停止購買,海軍日常訓練都面臨彈藥不足的困境,更何況如果遇到實戰,後果不堪設想!

反觀日本:自1890年開始,日本拿全國財政收入的60%來發展軍隊,日本海軍軍艦由1890年時,2000噸以上軍艦5艘,總噸位17000多噸,到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時,軍艦劇增至32 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遠遠超過了北洋海軍。

單拿海軍軍艦一項來說,日本不僅軍艦噸位數是清朝軍艦的接近3倍,而且日本海軍軍艦均為最新型號,無論是艦載武器裝備的火力還是射速等,都遠超北洋海軍,說全面碾壓都不為過。

三、日本想要獨吞中國,那是“以蛇吞象”

雖然日本海軍全面碾壓北洋水師,但是清朝還有陸軍可以與之抗衡,加上中國幅員遼闊,極大的戰略縱深,日本想要全面佔領中國,還是不太現實(參考中國八年抗日戰爭)。清政府高層腐敗無能,現在一味的希望通過割地賠款來快速結束戰爭,以維持自己能夠繼續統治中國。加上外國勢力也不希望日本獨吞中國,以日本目前的實力還是無法同西方國家抗衡,迫於壓力,日本也不得不退兵。

綜合以上因素,日本政府也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能力,在自己戰前制定的戰略意圖已經達到的情況下,主動撤兵,與清政府修好。迫使清政府簽訂《馬關條約》。簽訂《馬關條約》之後,日本一躍成為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雖然國家戰敗了,但那些為國捐軀的民族英雄們,值得我們一生銘記!那些為了國家民族而戰的英雄們永垂不朽!


小梁說歷史2019


如果真要是跟《馬關條約》的談判和簽訂有關係,日軍把兩萬多軍隊回撤,穩固一下戰場形勢,根據談判結果再決定未來走向,倒也情有可原。

可關鍵是,日軍撤離田臺莊戰場時,李鴻章還在中國,沒有上路呢!

甲午戰爭中日雙方宣戰(1894年8月1日)後第五天,日本大本營制定的作戰方案被天皇通過。

第一階段,與後來真實的甲午海戰和朝鮮陸戰的時間和過程相一致,日軍實現了戰略目的,打垮了北洋海軍主力,從朝鮮半島把清軍趕回國內。

日本的第二階段方案本來是有三個變種。

因為在第一階段的激戰後,對於日本來說,有可能面對三個結果。

一個自然是勝利,後來的戰爭走向無限趨近這個方案。

第二個是僵持,這對國力尚且孱弱的日本來說,是不願看到的,但仍求固守朝鮮半島。

第三個則是預計清軍會乘勝追擊,進攻日本本土,方案目的在於做好本土防禦工作。

真實的第一階段作戰後,最後的結果,日本完勝,與日本的想象一致,清政府並沒有屈膝投降。因為清政府還有底氣,底氣一是在於北洋艦隊雖然遭受重創,但在李鴻章的授意下,仍然有不少北洋艦隻躲入軍港,日本只是取得了海面控制權。第二是戰爭沒有在中國土地上打響,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清政府投降是不現實的。

於是日軍大本營開啟了第二階段戰役,他們的對手清軍也在源源不斷的完成陸地上的增援準備,準備抗擊進犯領土的日軍。

按照日軍大本營制定的第二階段“甲”方案(因為第一階段獲勝,所以進入甲方案),日軍第二階段的最終目的是通過海軍艦隊,把大規模兵力經過渤海灣運輸到直隸海濱,與清軍主力在京津周圍的直隸一帶進行大決戰,對賭國運。

但在第二階段戰役開始後,日軍跨越國境後,清軍的表現讓日本也不得不及時修正執行方案,總體來說,清軍的表現很出乎意外,戰力低迷。

很快,日軍完成了第二階段的上半場工作,清軍三萬人防禦的鴨綠江江防一戰,日軍進攻很多陣地時幾乎都沒放一槍一彈,甚至九連城的百姓還出來“簞食壺漿”,熱烈歡迎,日軍喜出望外,誤以為他們戰前的輿論宣傳太成功,獲得了很紮實的群眾基礎,對即將到來的路上戰鬥產生了不切實際的幻想。之後的金旅之戰,日軍進展也比較順利,很快拿下了遼東半島。

海上的戰鬥,日軍也順利在山東半島的榮成登陸,攻下威海衛,劉公島軍港陷入日本海陸包圍,已成困獸。

拿下金旅後,日軍繼續從陸上挺進。

欽差大臣劉坤一部署清軍宋慶、吳大澄、依克唐阿、長順等部,先後五次攻打海城,日軍卻除了佈置固守海城之外,又開闢了其他戰場,打亂了清軍的戰術安排。

在牛莊、田莊臺等戰鬥中,日軍雖然都攻下了陣地,但也付出了很高的傷亡率,表現英勇的清軍(以湘軍為主力)給了日軍迎頭痛擊,他們不畏犧牲,有時候寧肯巷戰到底也決不投降,尤以宋慶部、依克唐阿部、和聶士成部為甚。日軍對這幫頑強的對手也頗為忌憚。

田莊臺一戰,日軍出動了兩萬餘人,攜帶有大炮六七十門,清軍在遼東戰場有六萬餘人,真正投入戰鬥的人數與日軍數量彷彿,但大炮數量只有對方的三分之一。在巷戰中,日軍使用了火攻戰法,退入巷中的清軍士兵多有死傷,戰鬥結果是,日軍傷亡一百六十餘人,清軍傷亡兩千餘人。日軍佔領了田莊臺,包括遼河以東,盡落敵手。

3月10日,也就是田莊臺一戰後的第二天,日軍開始分批後撤,到3月13日,參戰的三個師團全部撤回遼河(渾河)東岸的蓋平、牛圈子、牛莊三地。

日軍為什麼要撤出田莊臺?

最主要的原因是還沒有做好大規模深入遼河西岸的準備,經過牛莊、田莊臺等戰鬥,雖然取得了各處攻堅戰的勝利,但這三個師團也有不同程度傷亡,需要彈藥補充。

第二,清軍某些部隊的頑強抗擊和犧牲精神也使得他們不敢大意,需要重新考慮論證下一步的進攻配置,憑藉現有的三個師團區區兩萬餘人,日軍不想妄自託大,畢竟清軍未傷筋骨,劉坤一能夠調動的軍隊規模達到了十餘萬。

第三、田莊臺一地孤懸遼河西岸,從軍事上來講,並無有利於防守的地形和工事,萬一清軍不計後果組織類似海城那樣的連續反擊戰,日軍沒有把握能夠固守。

第四,隨著田莊臺戰役的結束,日軍全線戰場已經取得預料中的勝利,“以戰促和”的基本目的已經達到。

日本為什麼要“以戰促和”?

因為他們也沒有做好侵略並佔領中國腹地的準備,實際上也並不具備這個能力,他們戰前唯一的勝利構想就是“割地”!“賠款”!說白了就是強盜。

1895年1月,本來清政府已經派出了戶部侍郎張蔭桓、湖南巡撫邵友濂為議和全權大臣,前往日本談判,但日本考慮到當時沒有消滅北洋艦隊殘軍,沒有打疼清朝陸軍,沒有達到“以戰促和”的效益最大化,沒搭理這茬。

2月2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基本達成戰略目的後,終於拋出了談判條件,指定李鴻章為談判對手,指定了談判方向,那就是割地賠款。

田莊臺戰役後的第三天,參戰日軍全部退回遼河東岸,也就是在那一天,李鴻章踏上了開往日本的輪船。大清朝被打得已經很痛很痛了,日本的直隸決戰計劃可以被修正掉了,日本避免了擴大戰爭導致軍費高企,政府破產;而慈禧太后也發自肺腑地不想再逃亡熱河或其它地方北狩西狩,雙方具備了談判的真正“誠意”。

伊藤博文在日本與李鴻章發生瞭如下對話:

“中堂唯有允、不允兩句話而已。”

“難道不準分辯?”

“只管辯論,但不能減少。”

(本文配圖全部為甲午戰爭清朝宣傳畫)


歷來現實


由於在遼東戰場上輕鬆擊敗清軍,日本軍方沒有因為和談而降低對直隸決戰的野心。大本營開始加速在遼東半島部署兵力。3月7日,大本營任命參謀總長小松宮為徵清大總督,組成徵清大總督府。4月13日,小松宮率徵清大總督府從宇品港渡海前往旅順口。

按照計劃日軍將為直隸大決戰投入步兵80個大隊,騎兵14箇中隊,野戰炮兵40個眾多,工兵13箇中隊的巨大兵力。

這需要集中7個師團的兵力,所以總督府除了緊急從日本國內抽調70餘艘船舶調運近衛師團和第四師團開往旅順外,同時下令遼東戰場的日軍也開始集結。

總督府計劃在日軍集結以後編成第一軍、第二軍兩個作戰部隊,從旅順口登船,在洋河口登陸以後攻佔山海關,以近衛師團防守山海關,第一軍為左翼,第二軍為右翼,進攻北京。所以在停戰前夕,遼東前線的日軍開始後撤,向旅順集中。

但是4月18日徵清大總督府在旅順登陸以後,收到消息,得知前一天已經簽訂了《馬關條約》,日本軍方蓄謀的直隸大決戰不得不停止。

所以停戰前日軍的撤退是為了繼續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做準備,而不是真的要撤退。





不沉的經遠


日本大本營為“直隸平原決戰計劃”做準備。

由於甲午戰爭的發展完全符合日本大本營的戰爭預期,在佔領澎湖列島後,日本大本營認為進軍山海關,在直隸平原與清朝主力作戰已經成熟。

為此,1895年3月16日,日本在旅順成立“徵清大總督府”,小松宮彰仁親王任“徵清大總督”,全面指揮侵略中國的軍事行動。

因此,雖然馬關和談開始,但日本並沒有停止戰爭腳步,反而加緊軍事調動,為了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大的戰爭資本。

但是,歷時8個月的甲午戰爭,日本“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社會危機不斷。最終,《馬關條約》簽訂後,戰爭結束。


五味社


《馬關條約》簽訂前,日軍勝戰卻退兵,這是何道理?難道日軍自信於戰利,很多人不敢相信如此做法會有什麼好處對日軍呢?多方看法不盡相同。

個人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甲午海戰無後補,甲午海戰中日軍未料到清朝北洋軍閥如此不堪,日本戰軍後方補給不足,長此以往,戰線太長,對以後入侵華中內腹不利,最有可能順水推舟藉機退兵,為以後做打算。

其二是日本大本營為“直隸平原決戰計劃”做準備。

由於甲午戰爭的發展完全符合日本大本營的戰爭預期,在佔領澎湖列島後,日本大本營認為進軍山海關,在直隸平原與清朝主力作戰已經成熟。為此,1895年3月16日,日本在旅順成立“徵清大總督府”,小松宮彰仁親王任“徵清大總督”,全面指揮侵略中國的軍事行動。

因此,雖然馬關和談開始,但日本並沒有停止戰爭腳步,反而加緊軍事調動,為了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大的戰爭資本。但是,歷時8個月的甲午戰爭,日本“國內海陸軍備殆已空虛”,社會危機不斷。最終,《馬關條約》簽訂後,戰爭結束。


史料未及VL


是時,日本國力尚不濟,甲午戰爭打到後來已是強弩之末,在勉強支撐。滿清國力當時遠超日本,如果意志強硬,舉國之力決抗到底的話,先崩潰的會是日本。奈何統治者軟弱怯懦,毫無遠見,日本人咬牙硬撐虛張聲勢,最終挺到條約簽訂。訛詐大筆賠款,既削弱了敵人又補充了自己,此消彼長,從此兩國國運便愈行愈遠。


水盡處雲起時


鬧瘟疫了,,,,日本戰死不到100人,,瘟疫死了千數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