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賈政

賈政不諳吏治,不知叢林法則,有官也守不住

賈政平時的表現比他那個“成日裡和小老婆喝酒”的哥哥賈赦要正面的多,平日裡他對皇帝忠,對賈母孝,對妻子敬,對兒子嚴,表現的端方正直,還多少有些迂腐。賈政年輕時原是喜歡讀書的,但是看他幾次作詩的情況,才情也是一般般。

賈政:“我自幼於花鳥山水題詠上就平平,如今上了年紀,且案牘勞煩,於這怡情悅性文章上更生疏了。縱擬了出來,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園亭生色,似不妥協,反沒意思。”

可能他老子也看出來他走科舉的路子也夠嗆,所以臨時之前給他請了一個工部主事(正六品,相當於主任科員),他自己做官的能力也不強,幹了十幾年,升為了工部員外郎,這個工部員外郎是從五品(升為副處)只升了一級,可見他官運是不濟的,之所以不濟,跟他個人能力也有很大關係。只有在他閨女選了妃,他才被點了“學差”,但是這個學差沒有固定品級,是隨著他原來的品級,幹了幾年之後,回原職可以作為升職的資歷。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賈政和趙姨娘感情很和諧

多年以來,他的官職一直沒有大的變動,加上年紀大了,更沒有了幹勁兒,七十五回中說他“年邁,名利大灰”。八十五回中高鶚叫他升了工部郎中,這是正五品,又升了一級。九十七回中,女兒元春和大舅哥王子騰去世之後,皇帝看再親戚的份上,又放了他去做江西糧道,這個道員是正四品。但是他這個人不懂得做官的道理,以前做官的時候,職位不高,別人懶的搞他,他能平安活著就已經是大幸了。現在到了江西糧道任上,依然不曉事,上上下下的關係處理不好,為人只知道“打躬作揖,終日臣坐,形同泥塑”,糧道任上又是個肥缺,皇帝放他當糧道,原想成全他,可是他不懂行。不懂行,還佔著位置,那周圍的人能讓他?第一百零四回就被人參倒了,罪名就是“不諳吏治,被屬員矇蔽”。參他的是誰,書中沒有交代,就是被賈政擋了財路的人啊。

看看賈政平時為人,也是很不錯的,但是終究有些迂腐了,以為詩書之類真的可以得富貴,平日裡嚴格教導寶玉。豈不知,那個社會詩書只不過是晉身之階,選拔出智商高的人選,至於情商問題,要在實踐中,再做一輪殘酷的淘汰。為官近二十年,賈政始終不知叢林法則,只知道愚忠愚孝,禮待同僚,又好做什麼使?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賈雨村情商很高

賈雨村是官場的一個縮影,越看越有料

看看賈政提攜的賈雨村。原本是個破落戶,還有發奮之心,“會了進士,選入外班”。一般情況進士授官是七品知縣,然後慢慢升上去。但賈雨村此時已經成了知府(從四品),晉升速度比賈政快多了,按照他娶嬌杏,之後又去做林黛玉家教的情況來看,他的年紀也就在三十歲左右,可見他原本就情商很高,懂得那時的叢林法則的。

《紅樓夢》中說:“(賈雨村)雖才幹優長,未免有貪酷之弊,且又恃才侮上,那些官員皆側目而視。”這句話很值得玩味,怕這個“優長”的才幹,就是貪酷。他被參的主要原因,書中說是“恃才侮上”。上司“尋了一個空隙,作成一本,參他‘生性狡猾,擅纂禮儀,且沽清正之名,而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民命不堪’等語。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賈雨村發跡前

賈雨村之所以能夠火速提升,原因就是他能“貪酷”、善“貪酷”,這個“貪酷”不光是為他自己,光為他自己,他早被幹掉了。清朝地方官吏的升降是吏部根據考課制度來決定升降的,對知府進行考課的是督撫考課和大計考課兩種。按照賈雨村油滑的性格和以前的經歷,必然會竭力巴結上司,為何會得罪上司呢?

我們看上司參本中有一個罪名“暗結虎狼之屬,致使地方多事”,賈雨村從七品知縣升到從四品知府,中間的時間可不短,跟上司打交道也不可能是一天兩天的,之前上司也要對他進行考課。清朝督撫考課用“四格六法”,“四格”指“守、政、才、年”,“六法”指”罷軟無為、不謹、年老、有疾、浮躁、才力不及“。順治、康熙年間考課尤重“才、守”二格,之所以賈雨村能夠飛速提拔,必然是以前督撫考課中,他”才幹和操守“的評語具是”長“、”廉“,才能在百官之中得到拔擢。為何這個上司出爾反爾,給他完全相反的考語呢?原因很簡單,上司換了人了!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賈雨村復職之後

在新督撫上任之後,要用新人,原來那個督撫或是調離、或是暫時有些問題,不得將舊部帶走。新督撫上任之後,他要將舊督撫原班人馬一概替換。賈雨村乃是主力,首當其衝,還有賈雨村一黨就是他暗結的”虎狼之勢“。大家想真按字面上說的,賈雨村的同僚都對賈雨村“側目而視”

,他哪裡來的”虎狼之勢“?於道理上也說不通。況且在賈雨村離開之前,書中還交代了四個字“安插妥協”,他安插什麼?肯定還是自己的耳目,要是他這個人被上司和同僚都厭惡,哪裡來的人安插?脂硯齋在此處批到:先雲根基已盡,故今用此四字。甚細!

賈雨村被參之後,面上全無一點怨色,仍是喜悅自若。為何?很有可能是他原來的上司和現在上司競爭督撫之位(或牽扯再上層之事也是有的,馮淵案後,揭示賈雨村與王子騰本來就認識可佐證),現在上司得勝,原來的上司暫處下風,但是敗而不倒,雖然沒有辦法再照拂賈雨村,但是,事後還有東山再起的時候,對於現任上司“辱上”乃是對前任主子的表忠心,這也是這任上司恨他“暗結虎狼之勢”的原因,賈雨村是狼,他上面定然有虎。這個時候就是賈雨村選擇站在了舊主的一邊,沒有左右搖擺。他知道舊主一定可以東山再起,所以並無不悅。交代公事,將這幾年蒐羅的資本和家小送回原籍,在原單位安插眼線、內應,緩緩而退。雖然折將,但不損兵,擔風袖月,四處旅遊,以待時機。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能做巡鹽御史,林如海也不簡單

賈雨村原是一個罪官,林如海是巡鹽御史,他為何要收一個罪官做自己女兒的家教?雖說這個巡鹽御史職務是個肥缺,但是品秩確實不高(巡鹽御史未必是正七品,有時是其他官員代行,隨自己本身品秩),之後林黛玉夢見自己父親升為湖北糧道(正四品),由七品直接升到四品肯定是不對的,但林如海的巡鹽御史肯定要比四品道員低,頂多和賈雨村原來的知府平級,有可能比賈雨村品秩低。這種事豈不是很尷尬?放現在也不會有人幹這樣的事啊?這林如海定是和賈雨村是一派之人。

賈雨村遇冷子興演說榮國府之後,就遇到了一個人:張如圭。文章中的說法又一次印證了,賈雨村革職是一次官場傾軋。這張如圭“乃是當日同僚一案參革的”,如果當日只是賈雨村個人“恃才侮上”,怎麼會有一同革職的人?他革職之後,在家中等待,結果今天打聽到了“都中奏準起復舊員之信”,大家仔細讀一下這句話,“起復舊員”這是皇帝批准的,但是是先有一個人上了一封信,這些舊員不是朝廷所有的舊員,而是特指“同僚參革案”中被革職的舊員,故而張如圭一見賈雨村,才立刻向他道喜。是因為他們的舊主已經東山再起了,他們可以跟著雞犬升天了。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冷子興更是人物,都中古董商沒有一個是善茬子

但是重新起復,還要有一個人舉薦,不能由舊主來提這個事,在皇帝那裡留一個“朋黨”的口實。舊主只能站在冠冕堂皇的立場上,給上次受到打擊的人平反,其他的工作還要看個人,如果一個手下連這點事都做不好,也不配給主子支使了。

張如圭去找自己的門路去了,冷子興就給賈雨村獻計,“讓他央煩林如海,轉向都中去央煩賈政”。為何不讓林如海直接舉薦呢?此時林如海的官位有可能比賈政還高呢(未定,畢竟林如海是探花出身,晉升比賈政便利些)。是不是因為賈政在都中,更方便上書呢?也不是,因為賈雨村遇到張如圭的時候,張如圭正在當地四下找門路的路上,兩人告別之後,各自回家,說明他的門路就在當地。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越讀越覺得賈政是個糊塗蟲

之所以,輾轉讓賈政幫忙,就是因為賈雨村在林如海家授館,表明了兩人本就認識,林如海和賈雨村同是舊主的奴才的事情盡人皆知,如果林如海舉薦賈雨村就會被認定為朋黨,所以要拐著彎,去找賈政。賈政這個人平常跟其他官員關係及其一般,這也是他自己為什麼沒有迅速提升的原因。找賈政來推薦賈雨村是最好的,看林如海是如何跟賈雨村說的:“其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故弟方致書煩託。否則不但有汙尊兄之清操,即弟亦不屑為矣”。說賈政“非膏粱輕薄仕宦之流”,絕對不是那些平日中聚在一起搞小團體的官員。如果找那些同黨推薦,就會”有汙尊兄之清操”,他被彈劾原本就是因為操守問題,哪裡還有“清操”可以影響!主要就是要利用賈政平日中,不結交同僚來避嫌。

在遇到張如圭之前遇到的冷子興是個什麼身份?都中古董行

的人!至於明清兩代,都中古董行是幹什麼用的,小編之前曾經撰文介紹過,見《清朝到民國古董店的作用:藏財、謀事、苞苴、救急、晉身》,他原本就是賈雨村舊相識,以前在職時,就是他代行都中“苞苴”之事,所以對都中官面上的事才會知道的這麼清楚。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幕後老闆是胤礽還是胤禩呢?

賈雨村因為姐夫寫信來託事,他才肯幫忙,其實這件事也沒有什麼干係。賈政只要推薦,賈雨村上面的人自然就給他辦了,原文中說:

輕輕謀了一個復職候缺。若無呼應,那容易就得到這個職位?不上兩個月,金陵應天府出缺,應天府是什麼地方啊?留都啊,這麼重要的崗位,他一個革職的罪官就這麼容易得到手了?而且是應天府府尹(應天府和順天府知府的級別比別的府高),比以前的知府還要高,是正三品了。更搞笑的是,應天府府尹的品秩要比賈政高五級,這怎麼能是賈政能夠做到的呢?賈政這裡對於賈雨村的恩情及其有限,如果有恩,賈雨村怕是要領林如海的。有的文章說此處吏部不經審查,就讓賈雨村復職如何如何,其實是未明其中款曲。

賈雨村到了應天府,遇到的第一件案子就是馮淵的命案了。他知道被告就是薛蟠,而薛蟠就是王子騰的妹妹薛姨媽的兒子,他就糊里糊塗把案子斷完了,賠了馮家一些燒埋銀子了事。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薛蟠父親死後,誰在打理薛家生意?難道是薛姨媽?怎麼可能!

事情一結束,他寫了兩封信,一封寄給了賈政,因為賈政的老婆王夫人是薛蟠的姨媽,賈政之前就和自己有交情了;一封寄給了王子騰,薛蟠是王子騰的親外甥。原文中說這兩封信的內容是:“令甥之事已完,不必過慮”等語,雖說是連襟的兒子也是外甥,薛蟠可是王子騰的親外甥,這句話特意地指對王子騰說的,說話的語氣又極親密,好像是舊相識。賈雨村和王子騰原本就是認識的!他們很有可能就是為一個主子服務的。在賈雨村復職的時候,王子騰也從原來的京營節度使升了九省統制,這是從一品大員。這是浮出水面我們可見的部分,書中沒有說出來的東西貌似還有,涉及的權力爭鬥的級別就相當高了。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薛蟠選角有點失敗,那時只有15歲,這個三十五都有了

賈雨村保護薛蟠並非僅僅為了討好王子騰和賈政,還因為薛家掌握著皇商的生意,薛家就是薛蟠一個男子,儘管他自己不懂事,但是可以佔著名額,或由王子騰派人照看,一旦有了閃失,會直接影響派系收入。

王子騰之前的官職是經營節度使,正二品,考課賈雨村的應該是他們當省的督撫也應該是正二品或從二品,王子騰不可能是賈雨村的舊主。王子騰和賈雨村舊主都應該是服務於一個等級更高的主人,王子騰最後升為九省都檢點這樣的高位之後,又突然暴斃,緊接著元妃也暴斃,有沒有可能涉及奪嫡之事呢?

冷眼看紅樓:賈政在賈雨村面前完全是職場小白

太子胤礽

不管裡面的內幕如何,賈雨村一旦成為了這個派系的一員,他的富貴窮通和這個派系緊緊地聯繫在了一起,他的行為也帶有了濃重的派系性。賈雨村這個人的個人道德感沒有那麼強烈,使他在官場上,比賈政這種人更吃得開,他一生也必然隨著這個派系勢力的強強弱弱而起起伏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