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8 江西省一個區,以“鄉”命名,名字起得非常謙虛

江西省,省會南昌,簡稱“贛。對於江西這個省名及其簡稱,在歷史上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截至2018年底,江西省下轄11個地級市,分別是:南昌市、九江市、上饒市、撫州市、宜春市、吉安市、贛州市、景德鎮市、萍鄉市、新餘市、鷹潭市。其中,就東鄉區來說,明明是一個區,卻以“鄉”命名,所以名字起得非常謙虛。東鄉區人口超40萬,隸屬於江西省撫州市,因轄區大部在臨川之東,故取名東鄉。

江西省一個區,以“鄉”命名,名字起得非常謙虛

首先,東鄉區,隸屬於江西省撫州市,被稱為贛東門戶。在地理位置上,東鄉區位於江西省東部,東鄰鷹潭市餘江區,南靠金溪縣,北連餘干縣,西南與臨川區接壤,西北與進賢縣毗鄰,地處東經116°20′至116°51′,北緯28°2′至28°30′。東鄉區距離撫州市區42公里,距省會南昌市96公里。就東鄉區的歷史來說,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吳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江西省東鄉區一帶先屬越國,後屬楚國的疆域。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分天下為36郡,今撫州市東鄉區一帶屬九江郡這一建制。西漢時期,該地區屬豫章郡。

江西省一個區,以“鄉”命名,名字起得非常謙虛

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東鄉區一帶屬東吳的疆域。三國吳太平二年(257年),分豫章郡之臨汝、南城兩縣地設立臨川郡,該地區屬之。南北朝時期,今東鄉區一帶的建制和歸屬變化較大。公元589年,隋文帝楊堅建立隋朝後,廢臨川、巴山兩郡設立撫州(取安撫之意),撫州之名始於此。與此同時,隋朝將西豐、定川兩縣併入臨汝縣,改稱臨川縣。在此基礎上,該地區屬撫州臨川縣這一建制。大業三年(607年),隋煬帝楊廣改撫州為臨川郡。唐武德五年(622),改臨川郡為撫州,今東鄉區一帶隨屬之。

江西省一個區,以“鄉”命名,名字起得非常謙虛

唐朝貞觀元年(627年),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在位時,今東鄉區一帶屬江南道撫州臨川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年),臨川縣屬江南西道撫州。天寶元年(742年),改撫州為臨川郡。乾元元年(758年),臨川郡復為撫州,今東鄉區一帶隨屬之。北宋太平興國元年(976年),今東鄉區一帶屬江南路撫州臨川縣。南宋時期,設立江南西路,該地區屬江南西路撫州臨川縣。元朝至元十三年(1276年),今東鄉區一帶屬江西行中書省撫州路臨川縣。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該地區屬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撫州府臨川縣。

江西省一個區,以“鄉”命名,名字起得非常謙虛

最後,明朝正德七年(1512年),從臨川縣分出部分地區設立東鄉縣,隸屬撫州府。就東鄉這一非常謙虛的地名,因為大部分在臨川之東,故取名東鄉。由此,就該地區來說,自明朝中期建縣,距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了。清朝取代明朝後,東鄉縣隸屬於江西省撫州府。到了1926年,東鄉縣直屬於江西省。1968年,東鄉縣屬撫州地區。2000年,東鄉縣隸屬於撫州市。2016年12月,撤銷東鄉縣,設立撫州市東鄉區。截至2018年底,東鄉區總面積達1196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45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