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秦始皇嬴政清君側,為何嫪毐和呂不韋擁有不一樣的下場?

豆沙的冷


原因很簡單:呂不韋從扶持嬴政之父贏異人回國繼承大統,到後來輔佐嬴政,平定嫪毐叛亂,是有大功於秦的;而嫪毐,則只是一個受到嬴政之母趙姬寵愛的“渣男”!

呂不韋原是衛國鉅商,後在趙國經商時發現了“奇貨可居”的秦國王子贏異人。



當時,贏異人的處境很慘——長平之戰中,秦國坑殺趙國四十萬精壯,趙國朝野、民眾對秦國恨之入骨。在趙國做人質的贏異人自然不受待見!他生活拮据,在趙國人的白眼中渾噩度日。

但呂不韋認為贏異人是個值得投資的對象,因為此時秦國的秦昭襄王已經年老,秦太子安國君嬴柱又身體孱弱,只要工作做到位,贏異人是可能當上秦王的。於是,他不斷資助贏異人資財,供其改善生活,結識權貴。呂不韋還將自己的寵姬趙姬送給贏異人,趙姬姿容秀麗,能歌善舞,很受贏異人喜愛。二人結合後不久,趙姬就生下了嬴政!



除此之外,呂不韋還差人帶著奇珍異寶拜見秦安國君最寵愛的華陽夫人,請華陽夫人勸說嬴柱立贏異人為太子——母以子貴,但華陽夫人卻未為安國君生下子嗣。與其等著安國君其他姬妾的兒子繼承大統後被冷落,不如和贏異人抱團取暖!

贏異人上位秦太子後,對恩人呂不韋感恩戴德。不久後,在位僅三天的秦孝文王嬴政病逝,異人登基,以呂不韋為相國。呂不韋忠誠謀國,在邦交攻伐中都立有大功!

異人在位三年而終,其子嬴政繼位!呂不韋因功被嬴政尊為“仲父”,繼續輔佐秦王。此時嬴政年幼,軍國大事的決策基本以呂不韋為主。加之異人去世後,趙姬又開始與呂不韋私通,呂不韋一來怕影響名聲,二來年老力衰,在床笫之歡中越發無法滿足如狼似虎的趙姬,只好找了個名叫嫪毐的猛男代替自己。


器大活好的嫪毐終日與趙姬淫亂,還生下兩個兒子。他貪得無厭,不斷讓趙姬向秦王為自己討封討賞!東窗事發後,嫪毐還意圖叛亂,但沒有得逞,嫪毐身死,其與趙姬生下的孩子也被摔死。



從犯呂不韋也因此事株連,被貶回封地。但呂不韋深知自己的行為破壞了王族聲譽,以嬴政心性,日後必然不會放過自己。且當時六國的權貴紛紛巴結呂不韋,讓嬴政感到芒刺在背。伴君如伴虎,呂不韋無奈之下,只好服毒自盡!

呂不韋一世英明,令人惋惜。同比之下,嫪毐確是死有餘辜!


不書公子


關於嫪毐與呂不韋的下場,事實上並沒什麼可比性,兩者間的不同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有關他們兩個的歷史。

呂不韋在趙國遇到異人,覺得奇貨可居,於是上下運作,讓其回國繼位登基。爾後,其子嬴政也就順其自然地接替,成了後來的秦始皇。

至於嫪毐,原本只是呂不韋府中的一個門客。呂不韋把他獻給嬴政的母親趙姬。兩人暗中通姦,並生下兩個孩子。後來他一發不可收拾,竟然聯合趙姬密謀政變,事敗後身死。

不過是通過兩人的行為,還是與秦始皇的感情上來說,嫪毐都必然會有更慘的結局。

呂不韋官居丞相,對泰國是有功的,而且他並沒有造反。嫪毐就不同了,他原來不過是一個小人,非但寸功未立,還膽敢跟皇后通姦,更為甚者,還敢發動政變,真是不作不死。

再從感情上來看,其實嬴政是呂不韋一手扶持起來的,於他有恩。甚至在野史傳說中,他本就是呂不韋的兒子。而嫪毐與嬴政本就是仇敵,還睡了他老孃,令一國之君聲名掃地,真乃是可忍孰不可忍。

結局便是那樣,嫪毐被滅族,而呂不韋只是服毒自殺。事實上,我個人認為自殺都是重的了,或許嬴政本意並不想要他的命。只是不知道,呂不韋為什麼會那麼悲觀?難道,只是因為親生兒子這對對待他,導致他太傷心了?


史海驚奇錄



清君側通常是群臣、諸侯反抗天子時的託辭。如漢景帝,吳楚七國之亂。吳王豎起的旗幟就是清君側。秦始皇殺嫪毐與呂不韋不能用清君側一詞。

呂不韋與嫪毐都是《韓非子-八奸》所言之:在旁。呂不韋是秦始皇仲父。又是丞相。嫪毐是假太監。秦始皇對此二人的態度完全不同。

先說嫪毐。

嫪毐是市井之徒,唯一的特長就是性能力強。呂不韋把嫪毐送個趙姬。二人還生了兩個孩子。嫪毐與趙姬謀劃,立其子為太子。嫪毐之行,嚴重對皇權構成威脅。

嫪毐封為長信侯。予之山陽地。又以河西太原郡更為毐國。嫪毐此時被封為諸侯。長信侯嫪毐作亂,矯王御璽及太后璽以發縣卒及衛卒、官騎、戎翟君公、舍人,將欲攻蘄年宮為亂。秦王嬴政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攻毐。戰咸陽,斬首數百。嫪毐敗走。秦王嬴政通緝嫪毐,嫪毐被捕。被五馬分屍,夷滅三族。

嫪毐是死有餘辜。嬴政殺之,毫不猶豫。

再說呂不韋。

呂不韋是嬴政的生父。是秦國丞相。還被作為仲父。即秦王嬴政的第二個父親。

嬴政能被立為太子。最終即位秦王。全依靠靠呂不韋。可以說,呂不韋是嬴政的靠山和保護神。

呂不韋地位越高,越有權勢。秦王嬴政的地位就越穩固。

但對於嬴政的身世。秦國朝野傳的沸沸揚揚。秦始皇為了堵住悠悠眾口。先把呂不韋貶斥。然後修書一封:君何親與秦?號稱仲父。

呂不韋看到書信後,知道嬴政讓死。以平息朝野的議論。便自殺而亡。

嬴政殺呂不韋,心情一定十分矛盾:

一方面。呂不韋越有權勢。嬴政的地位就越穩固。仲父就是我的生父。是我的保護神。

另一方面。兒子是不會殺父親的。嬴政殺了呂不韋。才能證明呂不韋不是自己的生父。才能平息朝野的議論。自己的政權才穩固。

秦王嬴政猶豫再三,權衡利弊後,殺忍痛呂不韋。


楊朱學派


嫪毐和呂不韋有可比性嗎?嫪毐算什麼東西?

一、秦始皇有哪三位父親:

秦始皇有三位父親。不是瞎掰,聽我解釋:秦異人是秦始皇親生父親;呂不韋是秦始皇的仲父;嫪毐是秦始皇的假父。父親多了肯定不是什麼好事。

二、生父秦異人的落魄時期:

先說秦異人,他是不是秦始皇的父親還很有爭議。秦異人是秦昭王的孫子,可是秦昭王的孫子多了去了,秦異人並不受寵,被派到趙國做人質。

秦昭王根本沒把這人質當回事兒,三天兩頭兒攻打趙國。趙國國君早就想殺掉這個可有可無的人質,但是又擔心秦昭王因此撕破臉皮,對韓國斬盡殺絕。只好留秦異人性命。秦異人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衣食短缺,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生活潦倒不堪。

三、仲父呂不韋慧眼識珠:

呂不韋是戰國時期大商人,平日往來六國之間做生意,賤買貴賣,很快腰纏萬貫。

有一天,呂不韋正在酒樓喝酒,忽見街上一人,雖然衣著落魄,但是,言談舉止之間透露著無法掩飾的貴氣。呂不韋暗暗稱奇,四下打探,得知此人就是秦昭王的孫子——秦異人。

呂不韋得知秦異人身世後,意識到這是自己改換門庭的千載難逢的機會:把一個失意的人扶上君位,那就是贏了江山社稷,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收益啊!

四、仲父不遺餘力幫生父:

呂不韋傾盡家產,幫助秦異人結交權貴,抬高身價,讓天下人都以為秦異人是最賢良淑德的人才。

接著,呂不韋買通秦國權貴,說服秦昭王召回秦異人,結束秦異人的人質生涯。

五、秦始皇生母出場:

一切都在呂不韋的運籌帷幄之下,可是,呂不韋想要的是秦國世代江山,於是,一個更加完美的計策應運而生。

呂不韋在家中宴請秦異人,酒過三巡,讓舞女趙姬歌舞助興。只見趙姬身姿曼妙、春色滿面,攝人心魄的媚眼頻頻向秦異人暗送秋波。把秦異人弄得如醉如痴、魂不守舍。

秦異人借酒裝面,討要趙姬;呂不韋順水推舟,讓出趙姬。

這趙姬何許人也?趙姬,趙國美人。是秦始皇證據確鑿的親生母親。還是容我慢慢細說:

趙姬是呂不韋精挑細選的、才貌雙全的美女。這傾國傾城的美女原本就是打算送給秦異人的。只不過在贈送之前,呂不韋附加了“大禮包”。

呂不韋和趙姬同居兩個月,成功在趙姬肚子裡種下種子後,才設計設宴款待秦異人。秦異人娶了趙姬,八個月後,趙姬佯裝早產,生下男嬰,這男嬰就是日後的兼併六國、統一華夏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也就是說:秦氏江山被呂氏取代了。

六、生父病逝:

秦異人歷盡磨難,當了秦國國君,稱作秦莊襄王。在位三年時生病了,由呂不韋侍奉湯藥,不足一個月就死了,大家都懷疑呂不韋下毒,但是沒有敢說話的。

七、在仲父的培育下茁壯成長:

秦始皇繼位時,年近13歲,趙姬被尊為太后。國家大事都由呂不韋專權決斷。誠心誠意地說,呂不韋是頗有建設的治國能臣,將秦國治理的井井有條。

呂不韋還精心培養秦始皇,這可是親兒子啊!呂不韋可謂嘔心瀝血。秦始皇也很感激,稱他為“仲父”,是僅次於父親的稱謂。

虎父無犬子!在呂不韋的精心輔佐和苦心教育下,秦始皇茁壯成長,漸漸顯示出千古一帝的風采。

七、假父登場:

再說趙姬,她被尊為太后時,年僅30歲,正值如狼似虎的的年紀,怎能忍受孤枕難眠之苦。她很快與呂不韋舊情復燃。

但是,秦始皇漸漸長大,呂不韋擔心東窗事發,就想斷絕與趙姬的來往。

為了徹底擺脫趙姬。呂不韋為趙姬物色了一個民間奇人,名叫嫪毐。此人別無長處,唯有陰莖長大有力。嫪毐為了炫耀,竟在鬧市中,用陰莖轉動桐木車輪而毫髮無傷。

趙姬得了嫪毐,心滿意足,覺得比呂不韋強百倍。從此,不再糾纏呂不韋。

嫪毐深得太后喜歡。太后多次奏請秦始皇賞賜錢財,冊封官職。秦始皇封嫪毐為長信侯,與文信侯呂不韋地位不相上下。

嫪毐和趙姬相處甚歡,生下兩個兒子,築密室而育之。仗著太后庇廕,嫪毐在秦如魚得水。權勢日益壯大。

八、假父之死:

嫪毐小人得志,愈來愈得意忘形。

在秦始皇26歲生日時,嫪毐和眾大臣通宵達旦、飲酒作樂。喝醉了的嫪毐更加不知天高地厚。嫪毐跟一個叫顏洩的大臣打牌。嫪毐一直輸錢,最後惱羞成怒,揪住顏洩就扇耳光。顏洩也是朝廷重臣,怎肯受此大辱?

顏洩據理力爭,與嫪毐爭執不下。嫪毐暴怒道:“我是當今聖上的假父,你算老幾?敢反抗我?”

顏洩不敢戀戰,吃了大虧,恨恨離開。出門時,正好碰見了剛從太后宮裡出來的秦始皇。顏洩伏地連連叩頭,大聲號哭,請求一死。秦始皇是有心機的人,當時一言不發,等回到自己寢宮後,才細細詢問事情經過。

聽到嫪毐自稱是他的假父,秦始皇暴跳如雷:“吃軟飯的假閹人,我忍你多少年了!舊賬新賬一起算!”

嫪毐酒醒後,自知犯下彌天死罪,就先下手為強,策動叛亂。

秦始皇雄才大略,一舉全殲叛軍,活捉嫪毐,將嫪毐五馬分屍,誅滅三族。

秦始皇難解羞憤,衝到太后宮中,搜捕到太后和嫪毐生下的兩個兒子,裝入布囊中。亂棍打死。

九、仲父自盡:

因呂不韋為嫪毐和太后牽線搭橋,秦始皇將呂不韋貶到河南老家。沒想到其他六國聽說後,都紛紛派使臣邀請呂不韋到自己國家做丞相。一時間,來來往往呂不韋家的車輛絡繹不絕。

秦始皇知道後,很怕呂不韋為他人做嫁衣裳,就修書一封,貶斥呂不韋。

呂不韋看過信後,涕不成聲:“我不是你的仲父,太后先侍奉我而孕的。”然後又仰天長嘆:“我一個生意之人,淫人之妻、殺人之君、謀人之國,皇天不容啊!”說罷,自飲鳩酒而死。

十、誰是真正的父親:

嫪毐是粉面小人而已,不配給秦始皇提鞋,不值一提。

秦異人和呂不韋究竟誰是秦始皇的生父呢?眾說紛紜。2000多年前發生的事了,已經永遠說不清楚了。但是我覺得他倆都很配當秦始皇的父親。秦異人有皇家血統和身份。呂不韋有智慧謀略。有這樣的兩個父親,才成就了千古一帝。


與狼共舞的歷史和旅行


呂不韋是秦國建國的功臣,這是很多書籍,電影電視劇裡不斷的在宣傳。 呂不韋是個商人,在邯鄲見到秦國在趙國的人質異人,呂不韋為他打通了趙國高層關係,讓異人成了秦國的諸君。並將自己的愛妾趙姬送給異人。(這一般人做不到) 關於趙姬的身份,史記上也說的不清楚,但是他卻為異人生下了嬴政。 異人回國建國,趙姬也帶著嬴政回國了。後宮三千,是異人三十六歲就去世了。嬴政還小,國家大事落在了趙姬和呂不韋的手裡。呂不韋被稱為仲父,趙姬年輕難耐寂寞,呂不韋當然是乘虛而入了,嬴政雖小,但也知道些事實 。 隨著嬴政的長大,呂不韋感到會遭到非議。於是呂不韋介紹了嫪毐給趙姬,嫪毐年輕,而且性能力很強,是趙姬很快離不開他了。 嫪毐得勢,使趙姬懷孕,趙姬只好以方士算命朔不好為由,搬離皇宮。趙姬儼然與嫪毐生活在了一起 ,並有了孩子。而且嫪毐竟然還以嬴政假父身份逍遙過市,嬴政聽到消息,感到極大的恥辱,隨即將嫪毐五馬分屍,兩個私生子也被誅殺。 呂不韋也因為介紹嫪毐被牽連,嬴政免去他相國,遷回封地,後來嬴政怕他造反,寫信指責他的過失,呂不韋便自殺了。 這些被電影電視宣傳了無數次的故事,真實性並不一定,可是真假又如何呢?


只不過大家是娛樂娛樂罷了!


路遙lgy


嫪毐是呂不韋送進宮裡給服侍趙姬的假宦官,他在趙姬身邊的真實身份是趙姬的男寵,大家都知道趙姬是個風騷的女人,當初秦莊襄王去世後,趙姬不甘寂寞找上呂不韋,最後被嬴政所察覺,呂不韋后來因為嫪毐犯事要被處以宮刑時覺得嫪毐能代替自己,於是只把嫪毐的鬍子拔光了以一名宦官的身份進了趙姬的宮內,趙姬幾乎天天讓嫪毐服侍她,久而久之趙姬發現懷孕了,但又不能被嬴政發現,於是乎就裝生病讓巫祝來算算,而那個巫祝早已被買通,所以告訴嬴政說甘泉宮的風水不好,最好去雍城,嬴政當時以為趙姬真的生病了所以批准她噗雍城,而趙姬到雍城後那是變本加厲的放蕩,最後給嫪毐生下了兩個兒子,嫪毐因為太后趙姬的寵愛被封為長信侯,而嫪毐也漸漸的有了奪秦王寶座的野心,有一次他在一次宴席上喝醉了囂張跋扈的說他是秦王的假父,不巧的是這件事被傳到嬴政的耳朵裡,嬴政趕緊派人調查,結果查出來趙姬為嫪毐生了孩子,嬴政也順理成章的成了嫪毐的假子,而嫪毐知道事情敗露了於是起兵謀反,而謀反的那天正是嬴政舉行成人冠禮的那天,結果嫪毐兵敗,嬴政將嫪毐車裂而死,夷三族,嫪毐的兩個孩子全被嬴政摔死,趙姬被嬴政流放,後來由於各種因素嬴政還是將趙姬接回了咸陽宮,但把她囚禁了起來,而呂不韋的死是因為呂不韋曾跟他母親趙姬通姦,他覺得不恥,他曾對趙姬說過寡人之父何其多,其中一個便是呂不韋,還有就是呂不韋他硬生生的把王權捏在自己的手裡,嬴政成年之後他還以各種理由就是不把王權還給嬴政,到嬴政22歲的時候才依依不捨的把王權交給了他,可就是那天嫪毐謀反,而趙姬在嬴政初為秦王時印璽由趙姬保管,權利由呂不韋掌控,嬴政等同於虛設,所以嬴政恨呂不韋,最後嬴政親政後廢除呂不韋相邦的職務,讓他回洛陽,可後來又把他流放巴蜀,呂不韋在去巴蜀之地的途中服毒自殺



墮落之心痛503


呂不韋是陽翟的大商人,他往來各地,以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積累起千金的家產。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改變他一生命運使他的人生達到頂峰的人就是秦始皇的父親異人。兩人一見真是相見恨晚啊,很快兩人成了合作伙伴,通過兩人的運作異人當上了秦國的國君就是莊襄王,呂不韋也得到了回報被任為相國。三年之後莊襄王死去,太子繼位就是以後的秦始皇。但是這時候的趙姬卻不甘寂寞常與呂不韋私通,呂不韋怕日後東窗事發禍及自己便找了一個人代替自己,這個人就便是嫪毐。趙姬非常喜歡嫪毐,後來竟然懷孕了。

但是好景不長,有人告發嫪毐實際並不是宦官,還常常和太后淫亂私通,並且生下兩個兒子,還和太后密謀說“若是秦王死去,就立自己兒子繼位”。於是秦王命人嚴查此事,把事情真相全部弄清,事情還牽連到相國呂不韋。秦王非常生氣把嫪毐家三族人眾全部殺死,又殺太后所生的兩個兒子。

秦王想殺掉相國呂不韋,但因他侍奉先王有很大功勞,還有很多人為他說情,所以秦王不忍心處罰呂不韋。只是免去了呂不韋的相國職務,讓其前往河南的封地。

過了一年多,各諸侯國的使者絡繹不絕,前來請呂不韋去做官。秦王恐怕他發動叛亂,就寫了一封信給呂不韋說:“你對秦國有何功勞?秦國封你在河南,食邑十萬戶。你對秦王有什麼血緣關係?而號稱仲父。你與家屬都一概遷到蜀地去居住!”呂不韋怕自己逐漸被逼迫所殺,同時自己的自尊也受到的嚴重的傷害,就喝下酖酒自殺而死。

呂不韋作為商人很是精明,在政治上的才能也很出色。但他同樣反了一個錯誤就是對權利的貪戀,他的功勞很高,權利太大,在秦王長大後他卻不懂得放棄權利,急流勇退最終導致被迫自殺的下場。





管仲8


嫪毐是趙太后的情夫,趙太后是嬴政的親媽,你說,嬴政怎麼想?

自己的親媽還給嫪毐生了兩個兒子,也就是自己同母異父的弟弟,你說,嬴政怎麼想?

何況,嫪毐在趙太后的支持之下,大肆拉幫結派,擴充武力,企圖篡位,想在趙太后的支持之下發動政變,自己做國君,你說嬴政該怎麼想?

嬴政最初年幼,20歲時,開始親政,親政當天,嫪毐就發動政變,被嬴政平定了。

所以,嫪毐的結局,是被車裂。

趙太后給他生的兩個兒子,也被摔死了。

他太狂妄,又有篡位、政變之實,必死無疑。

呂不韋有功於嬴政,沒有他,嬴政他爹就無法繼位,嬴政就成不了國君。

呂不韋做宰相期間,功勞也很大。

嬴政親政之後,容不下他,主因是一山難容二虎,嬴政要發展自己的勢力,容不下舊臣,所以罷了他的官。

只是呂不韋到洛陽後,有點以功臣自居,到處張羅門客,太不甘寂寞了,嬴政才給他寫了一封信嚇唬他,說要把他發配,呂不韋就自殺了。


高了高


呂不韋對嬴政的父親異人立為太子確實功不可沒。他也確實得到了回報,嬴政以仲父稱之。趙姬嫪毐淫亂事件是個導火索,加速了他的衰敗。呂不韋回到封地後,各種為他說情遊說秦王的豬隊友火上加油,直接把他推上了死亡之路。這在秦王看來是一種政治力量,任何帝王都擔心屬下結黨營私,你意欲何為?呂不韋落個自殺身死的下場。

那麼嫪毐以呂不韋門客的身份如何一步步發達起來呢?史記呂不韋篇有記載:

始皇帝益壯,太后淫不止。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太后。太后聞,果欲私得之。呂不韋乃進嫪毐,詐令人以腐罪告之。不韋又陰謂太后曰:“可事詐腐,則得給事中。”太后乃陰厚賜主腐者吏,詐論之,拔其鬚眉為宦者,遂得侍太后。太后私與通,絕愛之。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詐卜當避時,徙宮居雍。嫪毐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嫪毐家僮數千人,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餘人。

嫪毐以男寵的身份侍奉秦王母親趙姬,還生了兩個孩子,天下知之豈不恥笑?何況這樣的一個貨色還正大光明的收養門客,以假父自稱,事發後謀亂被車裂是死得其所啊!


電子鑄造9353


秦始皇嬴政清君側?我不知道這個問題是哪位大神問的,但我感覺逗號前面這一段文字本身就很可笑?清君側,一般是大臣以皇帝被奸臣綁架或迷糊,帶領士兵解救皇上。

簡答來說,清君側的發動著是大臣,而非皇帝。這裡秦王贏姓趙政,已經成為皇帝了,哪有皇帝自己發清君側一說。

所以這個問題的正確表述應該是:秦始皇嬴政平定叛亂期間,對嫪毐和呂不韋的處理結果是不同的?造成了這種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其實,這原因說簡單也很簡單,說困難也很困難。從困難的角度說,那是需要結合當時的政治勢力分佈,以及那些擁有話語權的人怎樣宣傳有關,總之呢,這個大的方面過於複雜,我相信沒有一兩百萬字,是說不明白的,既然說不明白,那我就不說了,我從一個點,帶給大家一點啟示。

這個點就是人性。嫪毐是個什麼鬼?他和秦王嬴政有關係?在秦王嬴政看來,他連一隻狗的不如。嬴政之所以之前沒有乾死他,不過是把他當成給母親養的一條狗,但沒有想到,這條狗,竟然有一天要弒殺贏這個主人,並且還有接管他的皇位。

別說男人,即便是女性或者是小娃娃也是不能忍受的。更何況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呢。所以嫪毐這個挑梁小丑自己的死,只能用一句話總結:不作死,就不會死。

或許秦王嬴政,一開始就沒打算殺他,因為他不是對手啊?甚至站在秦王的角度,殺掉嫪毐,反而會髒了自己的手。如果不是他發動叛亂,刺殺秦王,他應該是不會死的。


至於,秦王殺呂不韋,純屬一個意外把,可以用孔子的話來形容:芳蘭當戶,不得不除。其實秦王嬴政,給呂不韋很多次機會了,可以說,秦王對呂不韋還是很有感情的。謠傳呂不韋是秦王生父這事咱不說,即便是真的,秦王也永遠不會認。

但秦王還是很感激呂不韋的,不說他怎麼幫助秦王父親的,就說,秦王年幼時,呂不韋的幫助吧,所以呢,秦王的內心深處是不想滅了呂不韋的。

比較人都是有人性的,我想千古一帝秦始皇,他能達到這樣的高度,一定不是偶然的,他的魄力、寬容之心,一定是我們不能想象的。

所以他把呂不韋放回到封地,希望他這在了養老。但朝中的大臣沒次去洛陽朝拜,都要先去看呂不韋。你想想,一個帝王,能看見自己大權旁落?被架空?

不可能的,別說,秦始皇對權利很執著,就是普通人也會生氣吧。

咱可以假設這樣一個場景。假如你掌管千億資產的公司,而你叔叔是這個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之一,你的父親是到老闆,在他去世之前,把工資交給了你,然後把你叔叔那一分股權變現送了他。從此你叔叔和你的公司沒有半毛錢關係。

但那些和你業務上有來往的人,在和你談判之前,總是花錢賄賂你叔叔,讓他猜測你會怎麼應付,總之呢,就是用你叔叔的腦袋和你談判。

你多次告訴叔叔不要這麼幹,並且給他很多的錢,但你叔叔依然和那些人來往?你怎麼辦?假如有一天,你確定你叔叔不可能改了?你會怎麼辦?

很簡單嗎?最終秦王嬴政逼死了呂不韋,很多人認為秦王嬴政很殘忍,我卻認為,殺死呂不韋的,不是秦王,而是那些朝拜他的官員。甚至,他自己就是那些官員的幫兇。而秦王本不想殺他,只是芳蘭當戶,不得不除。


總結:嫪毐的死,是咎由自取,人心不足蛇吞象,是他沒有看清自己是誰,他被自己的野心殺死了;呂不韋的死,比較可惜,他是被人害死的,而害死他的人,就是那些朝拜他的大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