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寶寶抓耳朵、踢腿、拱背到底是啥意思,怎樣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

絕世坑


你好,很高興為你說一下寶寶的各種肢體語言,希望對你有幫助,下面給寶媽們列舉五個常見的動作,還有背後的含義。

1.握緊拳頭

寶寶剛出生的時候,還不能很好地鬆開拳頭,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一般來說,寶寶要到8周左右才能張開雙手,3-4個月的時候開始能伸手抓東西。

不過,如果寶寶的拳頭捏得特別緊,那多半是因為飢餓或緊張。媽媽這個時候要趕緊給寶寶餵奶。

如果寶寶已經3個月了,還不怎麼會鬆開拳頭,一定要帶他去檢查哦。

2. 踢腿

大部分時候,寶寶踢腿是因為開心和興奮。可能是寶寶看到了媽媽的臉,或者某樣他特別感興趣的玩具。

寶寶抓耳朵、踢腿、拱背到底是啥意思,怎樣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

踢腿能夠幫助寶寶鍛鍊肌肉,有助於之後的爬行。

曾有科學家做過研究,請運動員跟著寶寶的節奏,模仿他踢腿的動作。結果沒過多久,運動員就覺得累了,寶寶卻還充滿活力。可見寶寶為了發展身體有多賣力。

但要是寶寶踢腿的時候看起來不開心,而是煩躁或者哭鬧,我們就要引起注意,迅速檢查一下寶寶是尿了還是哪裡不舒服,做出恰當的處理。

3. 抓耳朵

寶寶抓耳朵有幾種不同的可能。

第一種情況是,寶寶剛剛發現自己身體的這個部位,所以好奇地用小手探索。

寶寶抓耳朵、踢腿、拱背到底是啥意思,怎樣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

第二種情況,寶寶可能因為出牙感到不舒服。我們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冷藏過的水果片、牙膠讓寶寶啃咬,來減輕不適感。

第三種情況,寶寶的耳朵可能出現了感染。這種情況下,寶寶一般還會出現其他症狀,比如發燒、鼻塞、晚上很難入睡。這時我們要儘快帶寶寶去看醫生。

4. 拱背

前面提到過,寶寶吃飽了,不想繼續進食,或者玩得累了,想要休息時,都可能有拱背的表現。

除此以外,寶寶拱背還可能是因為疼痛、不舒服,比如胃食管反流、腸絞痛等。

寶寶抓耳朵、踢腿、拱背到底是啥意思,怎樣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

遇到寶寶拱背,我們可以先安撫一下,看看是不是因為太累了,不想繼續進食,或者沮喪、生氣。

如果寶寶很難安撫,把他抱到室外,或者用玩具也完全吸引不了他,那寶寶可能是有疼痛、不舒服的情況,建議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5、彎曲膝蓋

寶寶把膝蓋彎曲起來,貼近腹部,一般是肚子不舒服的表現,常見的有脹氣、便秘等。

如果是脹氣的話,我們在給寶寶餵奶時要注意拍嗝。

使用奶瓶餵養時,儘量不要把空氣喂進去。母乳餵養的話,媽媽要少吃容易脹氣的食物,如豆類、紅薯等。

寶寶抓耳朵、踢腿、拱背到底是啥意思,怎樣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

如果寶寶有便秘的情況,可以諮詢一下醫生,給寶寶喂點水或稀釋的果汁,增加寶寶的活動量等。

今天給大家分享了寶寶飢餓、吃飽、想玩、疲憊時的表現,還有5種常見動作可能暗含的意思。

相信媽媽們對寶寶的心理又多了一層瞭解,照顧起來一定會更得心應手,不容易焦慮了。

我是二胎寶媽,歡迎加入我的育兒交流圈,有任何問題,我都會耐心幫你解答。





寶媽小藝


很榮幸能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寶寶剛出生,所有的表現對家長來說都很新奇,有很多肢體動作會讓人摸不著頭腦,在想寶寶這是怎麼了?今天就全面地為大家解讀一下,寶寶這些肢體動作背後的含義。

1、抓耳朵

寶寶抓耳朵其實就是想表達自己的心情,說明現在很開心,情不自禁的撓耳朵,當然抓耳朵也能緩解寶寶長牙的疼痛感。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寶寶抓耳朵的神情不是笑的,反倒有點難受,還伴隨著哭,就說明寶寶的耳朵可能感染了,奇癢難耐才會抓耳朵。

2、踢腿

小女生心情愉悅的時候,也會情不自禁的左右踢腿,寶寶踢腿也是同樣的道理,說明他們現在很愉悅。細心的家長都會發現,當你在和孩子玩耍的時候,寶寶的腿會不自覺的踢動,向外界釋放心情好的信號

3、拱背

寶寶拱背的情況一般不常見,因為寶寶拱背就代表身體不舒服了,可能是因為出現局部的疼痛,為了緩解疼痛,寶寶會下意識的拱背,就像肚子疼捂著肚子一樣。如果是餵食的時候出現拱背,就說明寶寶可能噎著,或者反流了,這時候家長要輕輕撫摸寶寶的背部,幫助緩解。

二、如何讀懂寶寶的肢體語言

1、平時多細心觀察寶寶的一舉一動,記錄下來,類比過後,你便會明白寶寶各肢體語言所要表達的意思。

2、對比自己,寶寶的一些肢體動作所想要表達的意思,其實有很多和大人的類似,比如,寶寶害羞同樣也會捂臉,開心也會拍手,害怕也會眼神驚恐,並伴隨著哭聲。

3、實在弄不懂,可以去詢問一些有經驗的老人,或者有經驗的寶媽,當然也有殺手鐧,網絡這麼發達,去搜一下就會知道十之七八,但是也不可全信網絡,如果寶寶的舉動實在怪異,最好去就近的正規醫院檢查,確保孩子身體無恙。





笑笑媽媽說


大孩子可以用語言告訴你他想要的東西和他想做的事情,可是對於幾個月大的寶寶,我們只能夠通過他的表情和肢體語言來理解他的意思。如果你想成為一個聰明的父母,那麼一定要注意觀察孩子平時的肢體動作,並理解其中的含義。

踢腿

踢腿的意思可能是:他正在自娛自樂。當你的寶寶發現了什麼新奇的事情時——比如水從浴缸裡倒流出來的時候——踢腿是他用自己的方式在說“哇!”。還有一種可能:孩子想看看你。

沉思

這個動作的意思可能是:他需要點時間來思考正在發生的事情。“寶寶經常試著理解他們看見的東西,”醫學博士保羅說。還有一種意思:你已經侵佔到我的個人空間了。

揉眼睛

這個動作的意思可能是:他正在和你藏貓貓。寶寶能很快理解這個遊戲的含義,甚至8到9個月的孩子就能夠開始玩這個遊戲。還有一種可能:孩子已經準備好睡覺了。

轉拳頭

你的寶寶知道怎樣做會使自己感覺舒服一些。“重複的動作能夠釋放多餘的能量,”大衛·芬恩說。他是兒童的特殊教育總監和阿拉巴馬州伯明翰市桑佛德大學學習中心的首席執行官。“這個動作可以舒緩嬰兒的中樞神經系統。”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正因為周圍的一些事情感到緊張。

煩躁

這個動作的意思可能是:他感到心煩了。如果在這個動作的同時寶寶尖叫或者發牢騷,這就很容易理解了。“我真的感覺很煩躁,我需要你的幫助來平靜下來。”這還可能意味著:孩子正在遭受痛苦。如果你的孩子在喂完奶的時候總是拱著腰,這可能意味著胃液迴流。

雙手上舉

這個動作代表的含義是:寶寶的心情很不錯。伸展胳膊雙手張開,這通常表明你的寶寶感覺非常的放鬆,並隨時準備著發現周圍都在發生些什麼事情。還有一種可能:他努力地想坐起來,雙手張開有助於保持平衡。

抓耳朵

這個動作的意思可能是:他正不知所措或者遇到危險。抓自己的耳朵,這個動作表示一些事情超過了孩子能處理的範圍——牛奶太燙了,他胃裡有氣體,需要打嗝。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寶寶正在痛苦中,拉耳朵可能意味著寶寶身體不太舒服。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故事閱讀配有動畫,比枯燥的識字紙牌更有吸引力,並且不用擔心孩子會誤吞卡牌造成危險。聽音選字,發音清晰標準,我家孩子一直在學,不會像之前其他應用一樣因後續收費導致學習中斷,讓孩子系統的學習我覺的是很重要的。

大家想要了解更多育兒知識,還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哦,我的育兒知識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學來的,做的非常用心。


刺眼的小兔子


1踢腿

大部分時候,寶寶踢腿是因為開心和興奮。可能是寶寶看到了媽媽的臉,或者某樣他特別感興趣的玩具。踢腿還能夠幫助寶寶鍛鍊肌肉,有助於之後的爬行。

但要是寶寶踢腿的時候看起來不開心,而是煩躁或者哭鬧,我們就要引起注意,迅速檢查一下寶寶是尿了還是哪裡不舒服,做出恰當的處理。

2、抓耳朵

寶寶抓耳朵有幾種不同的可能。

第一種情況是,寶寶剛剛發現自己身體的這個部位,所以好奇地用小手探索。

第二種情況,寶寶可能因為出牙感到不舒服。我們可以給他準備一些冷藏過的水果片、牙膠讓寶寶啃咬,來減輕不適感。

第三種情況,寶寶的耳朵可能出現了感染。這種情況下,寶寶一般還會出現其他症狀,比如發燒、鼻塞、晚上很難入睡。這時我們要儘快帶寶寶去看醫生。

3、拱背

寶寶吃飽了,不想繼續進食,或者玩得累了,想要休息時,都可能有拱背的表現。 除此以外,寶寶拱背還可能是因為疼痛、不舒服,比如胃食管反流、腸絞痛等。

遇到寶寶拱背,我們可以先安撫一下,看看是不是因為太累了,不想繼續進食,或者沮喪、生氣。 如果寶寶很難安撫,把他抱到室外,或者用玩具也完全吸引不了他,那寶寶可能是有疼痛、不舒服的情況,建議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小寶健康、快樂成長每一天。


黃河邊兒小尹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不會說話,有的要五六個月以後才以咿咿呀呀的叫一聲爸或者媽,不過小孩子是聰明的,即使還不會說話也是可以通過自己身體的行為和父母進行溝通的,有的寶寶喜歡手鬧騰,有的喜歡動腿,其實這是跟大人表達自己的情緒,嘗試著和父母交流,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們可以注意了,看明白這些動作,帶娃更有樂趣,更省心哦。

寶寶抓耳朵的原因。對耳朵好奇,小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對自己的每個身體部位好奇,可能他覺得耳朵很好玩,所以是時不時的用手扯耳朵,特別是玩得很開心的時候。還有一個可能就是耳屎過多了,寶爸寶媽們這時候要注意看一下寶寶耳朵,如果真的是要注意給寶寶清潔一下。

寶寶踢腿的原因。如果是平時踢腿,應該是很高興的原因,踢腿來表達他愉快的心情,如果是睡覺的踢腿,可能是蓋的被子太熱啦。換一下薄一點的被子就好。

寶寶拱背的原因。有可能是肚子脹氣了,摸一下肚子是不是脹氣,還有觀察一下便便好不好。如果不是不舒服,那就是寶寶在長身體呢

怎麼去懂寶寶的肢體語言呢

寶寶雖然還小,不懂得說話,但是寶寶的各種動作哭,笑,鬧,都會有各種不一樣的表達,寶爸寶媽們要細心一點就會發現其中的奧妙了,可以猜測來去讀懂他想要表達的意思,比如說他哭了,你也你嘗試的給他喜歡的玩具,如果他不要的話,那你就給他喝奶。如果他動手動腳的話,你就跟他一起配合一下,然後他可能會更加高興,慢慢的你就會越來越懂他們的肢體語言了。

以上是我自己帶孩子的一些經驗以及看法,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





東就西成


希望寶馬們多觀察寶寶的表情和動作。好讀懂寶寶的語音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34c000028526187f7b0\

農村微胖


[大笑]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424c000056a22130079b\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