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公司財務管理是指什麼?

理想軌跡80


公司財務管理是一個綜合的體系,包括多方面的內容。要做好這些方面,不僅需要財務的專業技能,還需要公司的管理層的支持。

具體說來,可以有以下一些方面:

1. 核算管理。

這個方面不管公司規模如何、是什麼行業,都是要做的。當然,做的規範程度和要求可能不一樣。這不僅要求企業要核算準確,還要求對相應的科目進行管理。比如,天天做核算,有沒有看過出的報表之間各個項目的配比是否合理?每個項目的管理情況如何?單獨列示一個科目,是否都清晰明瞭,沒有任何長期掛賬的問題?核算管理,要做到手中一本賬,心中更有一本賬。

2. 預算管理。

這個在規模較小的企業中可能沒有,但其實是財務管理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只有進行了預算管理,才能夠更好地幫助企業看清過去和預測未來,才能夠讓財務走到業務中去,幫助企業實現目標管理。

3. 風險管理。

企業在在經營過程中會面臨各種風險,而通過有效的財務管理,可以使得風險係數大大降低。包括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和稅務風險。比如,企業要跟客戶簽訂一個新的協議,開發一個新項目,那麼這個項目值不值得做,是可以通過先期預測數據進行一個判斷的,如果從收益和現金流的方面都無法通過審核,那麼企業就無需進行冒險。

4. 效率管理。

公司運營的效率,很多時候可以通過一些財務指標來衡量。通過對這些指標的層層深入分析,可以找到企業運營效率低下的原因,也就是哪些地方有改進的空間。因此,企業需要定期對運營的效率進行監控,以實現有效運轉。

此外,如果企業要通過信息系統化或者建立共享中心來提高效率,那麼財務部在其中也將發揮重大的作用

5. 投融資管理。

這個涉及到項目決策,現金流管理以及融資資本成本的分析等。投資是重大的決策,一般都會有財務部先測算,衡量好各項回報率。如果回報太低,那麼可能就要放棄投資。通過對現金流的管理,要做好投資和融資的決策。對於有需要融資的企業,那麼選擇什麼渠道融資,要先進行成本分析和選擇。

總之,財務管理是一項綜合的內容,需要全方位的進行,才能夠發揮財務的最大效用和價值。


財會小童


公司財務管理,規模不同,管理深度不同,它的內容會各不相同,但總體來說,有三大層次:

第一層,日常財務管理。它的主要內容有會計賬目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核查、業務收支的財務程序和標準管理、貨幣資金的收支管理、實物資產的進出存管理等。這些內容不論公司大小,都是財務管理的基礎工作,它們幾乎是小微企業財務管理的全部。

第二層,財務的效率和效益管理。它是主要內容是預算管理(關鍵是利潤預算和資金預算)、資源(主要是實物和人力)利用率管理、財務風險管控、綜合財務報告分析等。這些一般在中型以上公司,成為財務管理的中高層次,難度明顯高於日常財務管理。

第三層,也是最高層。企業資本運營,主要有公司新項目或子公司的財務籌劃、各種融資的全程運作、企業合併重組的過程操作、企業IPO的前期財務準備以及IPO全程財務配合等。這些工作,財務管理均處核心位置,幾乎由財務部門主導配合,其戰略性、前瞻性、綜合性、全局性是財務管理的特點。當然它的風險性和不確定性也是最高的。


一金池


每一家企業對財務管理都很重視,企業規模不同,企業性質各有差異,財務機構的設置、人員配備、機構內部崗位設置也不盡相同,但從企業財務應具備的職能上看,無論企業財務機構、崗位如何設置,人員如何配備,作為企業管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財務,應具備以下七個方面的職能,做好七件事,儘管這些職能在不同的企業強弱顯現不同。

企業財務算好賬

會計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技撐,是企業財務最基礎最重要職能之一。會計的基本職能無論是二職能論(反映與監督)、三職能論(反映、監督及參與決策)還是五職能論(反映、監督、預算、控制與決策),其第一項職能都是反映,反映職能通過什麼來實現,那就是會計核算。

會計核算作為一門管理科學,而且是一門硬科學,它有一套嚴格的確認、記量、記錄與報告程序與方法,會計是用價值的方式來記錄企業經營過程、反映經營得失、報告經營成果,會計的審核和計算只有在業務發生後才能進行,因此會計核算都是事後反映,其依據國家的統一會計制度,會計政策、會計估計也則大家所熟知的“會計法”、“會計準則”、“財務通則”等進行分類整理。作為管理科學一個分支,他有一整套的國際通行的方法和制度,包括記賬方法、會計科目、會計假設及國家制定的會計準則、制度、法規、條例等,這些東西為整個會計核算提供了較多的規範,目的是要得出一本“真賬”,結論具有合法性、公允性,一貫性,相對來講結論是“死的”,不同的人對相同的會計業務進行核算,在所有重大方面不應存在大的出入。在財務的七件事中,此職能最能得到大家的認可,也是如今企業財務中運用較好的職能之一,當然除有意做假賬外。

企業財務管好錢

除會計核算外,會計最重要的職能就是監督了,會計監督是全方位的,包含企業各個方面,其中對企業資金的監督是每家企業都非常重視的事。對任何企業來說,資金的運用與管理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資金於企業而言優如人們身上血液,沒有、多了、少了、流動快了、流動慢了、不動了、帶病了,都有可能使企業完蛋,作為企業的價值管理的財務部門,其重要職能包含資金的籌集、調度與監管,簡單地說就是把企業的“錢”管好。

資金的運用與管理有別於會計核算,沒有一套嚴格的管理方法,企業間差別較大,資金計劃、籌融資、各項結算與控制,都屬於資金運用與管理範圍,企業性質、資金量、會計政策、信用政策、行業特點、主要決策者偏好、甚至資金調度人員的經驗都可能給企業資金運用與管理帶來偏差,通過建立企業資金管理制度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資金的使用不當,但要提高企業資金效用,單靠制度很難實現,除應建立一套適合企業的資金審批、監控系統外,更需要選擇有一定經驗的人員進行此項工作。

企業財務理好關係

企業經營過程中所涉及到的財務關係很多,既有內部各部門之間的,也有企業與外部各供應商、客戶、銀行、稅務、工商、政府部門等,財務部門應系調好這此關係。企業都說重視財務管理,但真正能理解什麼是財務管理的企業其實不多,更多的將會計理解為財務。財務離不開會計,很多財務決策都得依賴會計核算,會計核算的許多方法也直接被財務利用,然而這畢竟是兩門學科,不能混為一談,財務管理屬軟科學,更多地需要有經驗的人員進行管理,財務管理管理效用也往往高於會計核算。等


創業用思想點亮人生


撇開財務崗位來說,對於公司的運營財務要起到很大作用,重點在管理,首先財務可以提煉管理的節點管理數據,其次財務可以提供績效考核指標和相關數據,最後財務的數據對下一步經營提供指導性。很多公司都是把財務只作為行政部門來用,其實作為管理和控制部門來用效果會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