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二戰安齊奧戰役,德軍並未設防,盟軍為何止步不前遭受重創


二戰安齊奧戰役,德軍並未設防,盟軍為何止步不前遭受重創

提到美軍的四星上將克拉克,軍迷們肯定對他並不陌生,因為他是朝鮮戰爭聯合國軍的最後一任總司令,他在停戰協定簽字時說的那句“我是第一個在沒有取得勝利的談判文件上簽字的美軍將領”,至今被視為笑談。但他在二戰西線戰場作戰時,因為對德軍唱的空城計謹慎過頭,致使美軍本應一槍不發就能佔領陣地,結果卻讓美軍白白付出了4萬多人的代價。那麼,當時的戰場形勢對盟軍非常有利,為什麼還會出現這樣的失誤呢?

盟軍西西里登陸作戰以後,丘吉爾一直想讓英軍在西線發揮些作用,不料他精心設計的兩場戰役都因情報不對稱而陷於困境

1943年,斯大林和蘇軍望眼欲穿的盟軍第二戰場,終於在丘吉爾的協調下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出場了。但是,盟軍在西西里島登陸成功,卻沒給蘇軍減輕多少壓力,相反,德軍看到意軍要投靠盟軍之時,迅速調派精兵強將組成C集團軍群把意軍的防務接手了過去,並在意大利建立起了“古斯塔夫防線”。

二戰安齊奧戰役,德軍並未設防,盟軍為何止步不前遭受重創

年底時,美英蘇三國首腦在德黑蘭碰頭研究諾曼底登陸計劃,丘吉爾感到地中海地區已經集結了盟軍的百萬大軍,而諾曼底登陸又要到隔年6月份,這大半年時間盟軍浪費在地中海可惜了,同時,他也想借這個機會讓美國出兵英軍出情報,把意大利的德軍攆出去。

丘吉爾的想法是好的,但在實施中卻走了樣。他把這個計劃叫做“鵝卵石”計劃,總共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準備從意大利北部的薩勒諾灣登陸,協同正面部隊突破“古斯塔夫防線”從北邊對德軍形成包圍態勢;第二部分是從“古斯塔夫防線”以北的一個小漁港安齊澳登陸,準備在這裡登陸後迅速佔領羅馬,並撕開防線缺口。

不巧的是,由於丘吉爾設計的兩條進攻地域都因條件所限,特別是盟軍將主要精力和兵力部署都用在諾曼底登陸行動上,致使這兩個計劃都是用一個師或兩個師為基數來部署實施,又加上英軍情報部門過分誇大意大利民眾對盟軍的期待,從而使盟軍在登陸薩勒諾灣時不僅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還讓美軍陷於三個月的苦戰才得以逃脫出來。

二戰安齊奧戰役,德軍並未設防,盟軍為何止步不前遭受重創

更讓美軍生氣的是,意大利民眾聽英軍說盟軍要登陸,用喇叭高聲傳播消息,使德軍提前知曉了美軍的登陸地點,美軍的第6軍差點被全殲在了海灘上。所以,當丘吉爾再一次提出讓盟軍在安齊奧登陸時,美軍第5集團軍司令克拉克和第6軍軍長盧卡斯卻並不感冒,他們怕英軍的情報再次失誤,因此在執行行動上把安全謹慎放在了第一位。

本是一座空城,卻讓美軍等來了戰爭,24小時的短暫停留卻換來了幾萬人的生命代價,美軍這場仗打得窩囊

也難怪美軍將領謹慎,在薩勒諾灣登陸時,盟軍只出了一個師,英軍藉口沒有艦船讓克拉克的第5集團軍和英軍的第10軍共同組成一個師的兵力。而在安齊奧登陸時,丘吉爾說服盟軍終於同意使用兩個師的兵力,畢竟安齊奧離羅馬才三十多公里。

盟軍登陸安齊奧的仍然是美軍第5集團軍下轄的第6軍,英軍也是登陸薩勒諾灣的那些人馬,還是那些指揮官和部隊,大家都熟悉了,就是兵力多了一倍,這次是兩個師。但這回美軍的兩個指揮官多了個心眼,克拉克和盧卡斯在登陸前就提前商量好了,不能再讓英國人給賣了。

二戰安齊奧戰役,德軍並未設防,盟軍為何止步不前遭受重創

1944年1月17日出發前,英軍情報部門說得有鼻子有眼的,德軍在安齊奧就只有一個工兵營,其它部隊都調走了。但是,美軍登陸部隊上岸以後,盧卡斯雖然眼前看到的確實一片祥和,一點打仗的跡象都沒有,他還是不敢下令繼續前進,而是命令部隊佔據海灘有利地形構築工事和派出偵察。

美軍的這一暫緩行動不要緊,讓德軍空中偵察發現了蹤跡,又有德軍工兵營上報了消息,德軍意大利守軍主將凱瑟林是個有主見的將領,他迅速調集部隊向安齊奧撲來,沿途又設置了多道防護網。這次調來的德軍也不簡單,一支是14集團軍的裝甲主力,也是戈林的傘兵裝甲師,一支是德軍駐意大利戰區的唯一一支虎式坦克營508裝甲營,可以說,凱瑟林把他在意大利戰區的最有實力的兩支部隊都派過來了,可想而知,在安齊奧海灘上等待奇蹟的美軍會遭到什麼樣的打擊。

詳細細節就不講了,僅盧卡斯在海灘上等待的這24小時,直接決定了盟軍在後期的幾個月的戰役行動,盟軍從起初的三萬六千人打到最後增加到七萬多人,雖然最終取得了勝利,卻只剩下了兩萬多人,這個代價本不應該付出的。

二戰安齊奧戰役,德軍並未設防,盟軍為何止步不前遭受重創

安齊奧戰役,雖然盟軍將領過於謹慎,但盟軍將士可圈可點,是他們的犧牲為諾曼底登陸積累了經驗,也找到了德軍防禦的技巧

安齊奧戰役發起時,盟軍並沒想到後期會發展成為諾曼底登陸的前奏,因為這場戰役結束時,諾曼底登陸正好展開,所以,從安齊奧戰役借鑑的很多寶貴經驗,是通過盟軍士兵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

當德軍用C集團軍群的主力來襲時,英美士兵表現出了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其中美軍第三師在師長特拉斯科特率領下,遭遇到德軍的瘋狂打擊,他們在奇斯泰爾納鎮被德軍層層包圍,德軍還在這裡建立了狙擊點,每條田埂每間房子都要經過激烈爭奪,於是,他派出了一支精銳部隊陸軍別動隊,這支部隊總共有767人,這支精兵在西西里島登陸和薩勒諾登陸中都有優良表現。

但是,由於德軍提前進入了優勢陣地,對特別行動隊的出現早就設好伏擊圈,當部隊前進到開闊地帶時,德軍的炮火從天而降,飛機也從空中向下掃射,致使這支久經沙場的美軍勁旅慘死在德軍炮火之中,767人最後撤回來的只有6個人。

二戰安齊奧戰役,德軍並未設防,盟軍為何止步不前遭受重創

由於盟軍的過分謹慎,安齊奧戰役不僅很快受到盟軍高層的重視,亞大山大將軍親自來到安齊奧,發誓不讓敦刻爾克撤退重演,他將英軍王牌調到了德軍側翼,這才緩解了盟軍的壓力。與此同時,德軍統帥部也開始對安齊奧防線給予足夠重視,不僅調集重兵和裝甲力量,還利用一切宣傳工具大力宣傳德軍在安齊奧戰鬥中的戰果。

但戰場上的形勢卻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到1944年3月份開春時,隨著氣候的轉暖,交戰雙方都心照不宣地不再繼續發動新的戰爭,凱瑟林也不想步斯大林格勒保盧斯的後塵,盟軍也沒有再多的兵力發動新的進攻。6月2日,凱瑟林也是個有自知之明的將領,他不想羅馬文明陷於戰火之中,看到盟軍已佔據戰役主動,他也主動撤出城池,宣佈羅馬為不設防城市。至此,安齊奧戰役才宣告結束。

更多資訊請關注島主說事,喜歡本文的讀者請點贊、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參考資料:《二戰全史》《二戰風雲錄》

精彩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