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濰坊古青州:山水人城的典雅錯落

青州古城

青州是古九州之一。據《尚書·禹貢》記載,青州“東北據海(渤海),西南距岱(泰山)”“海岱青州”。據《周禮》記載,“正東曰青州”,並註釋“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

歷史上,青州先後建有廣縣城、廣固城、東陽城、南陽城、東關圩子城、滿洲駐防旗城六座重要城池。

濰坊古青州:山水人城的典雅錯落

西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設青州刺史部,是全國十三刺史部之一,治所廣縣城。到西晉時,為了加強防禦功能,青州刺史曹嶷建廣固城,並把青州、齊郡、臨淄三級治所移到了廣固城,青州逐漸成為山東地區的政治中心。東晉隆安三年(399年),鮮卑貴族慕容德在青州廣固城建立南燕,為東晉十六國之一。東晉義熙六年(410年),東晉大將劉裕率師北伐,滅南燕國,夷廣固城為平地,留羊穆之為青州刺史。羊穆之在廣固城之東、南陽河北岸、北陽水之東另築東陽城。北魏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在東陽城南面的南陽河南岸修建城池,即後來的南陽城。南陽城與東陽城隔南陽河相望,是青州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1500餘年)的一座古城,自建成後歷代不斷修繕加固。另外,青州境內還有東關圩子城、滿洲駐防旗城兩座古城池。東關圩子城位於南陽城東門外,由橫跨護城河上的海岱橋與南陽城相連,始建於金元時期。清雍正八年(1730年),為了加強山東一帶的軍事防禦,又在青州府北城外建滿洲駐防旗城,“自京派撥八旗滿洲兵二千,永遠駐防”。

青州自古人傑地靈,文化興盛。目前,青州市共發現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和石窟寺及石刻等文化遺產906處,可移動文物5萬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42件,明代狀元卷、東漢“宜子孫”玉壁、駝山石窟以及龍興寺佛教造像為其中的精品。青州已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青州古城旅遊區被評定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景區內現存明清古街巷上百條,大部分街巷的名稱已經延續了幾百年甚至千年。街巷肌理清晰,空間佈局完整,較完好地保留了古城風貌。


濰坊古青州:山水人城的典雅錯落


青州國家地質公園

青州國家地質公園位於青州市的西南山區,總面積70.7平方千米,是一處以岩溶地貌景觀為鮮明特色,涵蓋古生物化石、地質剖面、水體景觀等多種地質遺蹟類型的綜合性中型國家地質公園青州國家地質公園以雲門山、駝山、仰天山、卸石山等為主體,分為雲駝園區和仰天山—黃花溪園區。雲駝園區包括雲門山景區、駝山景區,總面積9.54平方千米;仰天山—黃花溪園區包括仰天山,雲臺山、反個、秦和山和黃花溪各景區,總面積616平方千米。

仰天山國家森林公園

集森林、地貌、人文景觀於一體,森林覆蓋率達97%。大部分區域為天然次生林,林相完整,群落多樣。一年四季,因季節不同,仰天山有著不同的景色,尤其是深秋季節,層林盡染萬山紅遍。這裡動植物種類繁多,自然環境幽美,地質地貌奇特,有江北地區發育最好的垂直溶洞群和眾多的天然洞穴,還有高達40多米的溶洞天窗,巨大的溶洞石旗更是令人歎為觀止。

森林公園以仰天山為中心,有三個不同特色的景觀群:一是位於仰天山東麓的文殊寺,佛光崖,望月亭等景觀;二是位於仰天山山頂的仰天槽、靈澤洞等景觀;三是仰天山周邊景觀,如逄山、潭溪山、白洋湖(釣魚臺水庫)、紅楓湖(仁河水庫)、神仙門、唐賽兒寨等。


文殊寺位於仰天山主峰東側山下,始建於北宋初期,是我國三大文殊寺院。文殊寺是罕見的坐西朝東式,寺前有兩棵宋代古槐巍然而立,就像兩位忠誠的衛士,護衛著山門,見證了文殊寺滄桑的歷史山門兩側分別是鐘樓和鼓樓。寺內僧人每天伴著晨鐘暮鼓唸經修行。寺院內有一塊珍貴的石碑,立於明朝嘉靖年間,碑文《重修敕賜仰天文殊禪寺靈澤古剎序》,記載了該寺建造與重修的過程。

濰坊古青州:山水人城的典雅錯落

在文殊寺東北有一座文昌閣,閣臺高拔,白壁紅柱。憑窗而望,整個寺院及周圍的景色一覽無餘。文殊寺西側盡處(在寺廟背面)有一處巨大的天然石壁,名“佛光崖”,一壁萬仞,如刀削斧劈。崖色赤褐上部微凹,頂端圓秀,下部寬宏。站在崖根仰頭望去,只見雲動崖移,群鴉驚飛,野蔓附枝,飛松倒掛各具情態。崖壁下方鐫有金代明昌年間線雕如來佛寶座及二侍童像,線條流暢,端莊典雅,栩栩如生。佛光崖像一道屏風一樣矗立在文殊寺之後,連同兩邊山脊組成了一個“幾”字,文殊寺便坐落於“幾”字形的山坳裡面。


望月亭位於文殊寺西南一處視野遼闊的山樑上,面朝東方,腳下三面都是懸崖。望月亭採用拱頂石質殿式結構,拱頂無樑,窗門四達,叢木環列。在石亭的左側,有一對古柏,亭頂的石板上還長有三棵柏樹。從望月亭南望,越過如黛的山巔,可以直視蒼穹;東望,越過灌木叢生的深谷,目光所及,無遮無攔。每當明月升起,石亭就是仰天山望月的最佳位置,因此取名望月亭。沿著迴環彎道多達12個的九龍盤公路可到達山頂,這裡有仰天槽景觀和千米地下大峽谷——靈澤洞。仰天槽海拔750-840米,是我國已知的面積最大的山頂窪地;仰天槽有厚約2米的黃土,對研究我國華北地區氣候和環境的變化有重要的科學價值;仰天槽內還集中了56個大型漏斗、上百個落水洞,其密度之大、數量之多,在華東地區非常少見。靈澤洞位於仰天槽的西北部,因洞旁有靈澤廟而得名。該洞由黑龍洞、四門洞等洞穴組成,全長1000多米,洞內高峻奇險、瑰麗奇特,石筍、石柱、石幔、石簾、石旗等各類岩溶景觀參差錯落、千姿百態。

仰天山上隨處可見摩崖題刻,這些題刻生動地反映了歷史上的治亂興衰,為研究中國的書法藝術提供了寶貴的資料。如在白雲洞口附近,有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鐫刻的一則題刻:“少尹副都總管黃摑安遠捕盜至此”。另外還有宋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范仲淹,著名的金石學家趙明誠等人的題刻,堪稱珍貴的歷史文物。

濰坊古青州:山水人城的典雅錯落

雲駝風景區

規劃面積28平方千米,由雲門山主景區、駝山主景區和森林公園三部分組成。

雲門山位於青州城區以南2千米處,海拔421米,雖然不高,但陡崖峭立,山勢巍峨,漫山松柏,景觀棋佈,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端坐城南,因美麗、俊俏的身姿和特殊的地理環境而獨具風貌。山頂有一個南北貫通的天然洞穴——雲門洞,洞高約3米,寬約4米,深6米多。每到夏秋季節,繚繞的雲霧穿洞而過,將山頂的亭臺樓閣託於滾滾雲海之上,猶如仙境一般,故被稱為“雲門仙境”,又稱“雲門拱壁”,雲門山也因此而得名。


雲門山上有隋、唐石窟造像5處,石佛272尊。山巔的天仙玉女祠是典型的明代全石無樑建築,匠工非凡。山陰處有國內外罕見的巨大的明代摩崖石刻“壽”字,字體結構嚴謹,端莊大方,坐南朝北,通高7.5米,寬3.7米,僅“壽”字下部分的“寸”字就高達223米。

駝山位於青州城西南4千米處,海拔408米,面積5平方千米,自古以來就是名震青齊的遊覽勝地,號稱“駝嶺千尋”。駝山綿延數千米,林地面積2489公頃,森林覆蓋率89.15%,山中有古樹5000餘株。遠遠望去,駝山頂上雙峰對峙,“其象如駝”。山前石壁上刻有明正德年間兵部尚書喬子篆書“駝山”二字。駝山與雲門山、劈山同為古城青州的天然屏障。

濰坊古青州:山水人城的典雅錯落

駝山之所以引人注目,不僅因為它有陡峭的山峰、古老的松柏、盤桓而上的“天梯”和百餘種動植物,更重要的是這裡有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石窟造像群和山頂的昊天宮等價值極高的文物古蹟。駝山山腰有一處望佛臺,站在臺上眺望,可見東南方向由山體曲線形成的天然“巨佛”。“巨佛”長約2500米,五官端正,安詳慈和,口、鼻、下頦、喉結逼真傳神,舉世罕見,令人歎為觀止。明代謝肇之遊罷駝山,不禁感慨:“不厭駝山路,千峰列翠屏。天連海樹黑,日落岱雲青。”

雲門山森林公園位於雲門山腹地,面積9.8平方千米,園內空氣清新,群山翠綠,林廕庇日,綠草如茵,湖水清澈,溪流蜿蜒,環境幽雅。

雲門山、駝山和森林公園各具特色、交相輝映,共同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文化旅遊畫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