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恆大“恆冠”力證“金元”並非萬能 一點不解決中國足球難提高

年關歲尾,廣州恆大又成“爆款”。一邊被足協某領導用“恆大拿冠軍再多也沒啥用”敲打,一邊又被法國媒體評為“近十年全世界最成功10大體育團體”,且作為唯一入選的亞洲隊與皇馬、巴薩比肩而立。那麼,問題來了:

為什麼中國男足多年萎靡不振,一傢俱樂部卻能贏得國際尊重?

為什麼“恆大模式”被視為亞洲職業足球優秀代表,卻在國內頻頻遭遇一萬點暴擊?

要釐清事實,必須尊重規律,回望恆大進入中國足球十年,三問中國足球——

恆大“恆冠”力證“金元”並非萬能 一點不解決中國足球難提高

為何只有恆大“恆冠”?證明“金元”並不是萬能的!

中超聯賽從冰點到火爆,上座率、影響力、品牌價值均創歷史新高,與廣州恆大迅速崛起、木秀於林直接相關。輿論將恆大指認為“金元足球”並大加批判。

然而,“金元”是禍首根本站不住腳。恆大砸了真金白銀,別的俱樂部也在砸、甚至砸得更多,國安、蘇寧、魯能、華夏、申花和上港,像是傳遞“金元”接力棒,卻只有恆大拿了中超八冠王、兩奪亞冠,而除了上港一隊一次外,大家都與冠軍無緣。所以,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老話:“金元”並不是萬能的!

恆大“恆冠”力證“金元”並非萬能 一點不解決中國足球難提高

恆大能拿冠軍,不光是依靠金元引進了一批高水平內外援,引進了世界名帥裡皮、斯科拉里,還打造了一整套高效的管理文化。就像媒體報道的那樣,恆大制定了中超最嚴格的俱樂部管理規定,比如“三九隊規”“恆大國腳八項規定”等等,從嚴管理、重獎重罰,用制度管人,靠管理提升戰鬥力。

韋世豪就是例證之一。他此前在魯能、上港、國安兜兜轉轉,雖然星光點點但一直表現平平、紀律渙散,到了恆大僅一個賽季,就被調教成2019聯賽本土射手王。同時,像鄭智已經接近40歲高齡,其水平能力依然足以踢上中超、亞冠乃至國足賽事,除了自律,俱樂部強大的管理文化自然也是一種督促和鞭策。

說足球不“金元”那是騙人的,而恆大不僅僅依靠金元,而且買對人、管好人、成就了人,又用冠軍作為結果來背書,就是符合了足球規律,就是符合職業化運作的規範。

恆大“恆冠”力證“金元”並非萬能 一點不解決中國足球難提高

為何“金元”人人喊打?明明陳主席帶上港時玩得登峰造極!

十年前,中國足球在“反賭掃黑”之後,不引進高水平的外援,不聘請大牌教練參與其中,中超怎能迅速崛起?沒有具吸引力的薪資,歐美大牌又怎願意棲身中超?

職業足球不能沒有“金元”。導致“金元足球”傳出惡聲的,另有其隊。2012賽季,上海申花引進兩名英超巨星阿內卡爾(年薪1060萬歐元)、德羅巴(年薪1200萬歐元)。僅阿內爾卡的薪酬就10倍於恆大外援穆裡奇,排名世界第三。可是,好景不長,朱駿和他的申花憑藉一副爭冠陣容卻僅獲當季中超第9名、亞冠小組賽創歷史最低分出局,賽季結束後阿內爾卡、德羅巴還狀告申花欠薪,中超的“不職業”第一次先於恆大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綠地集團入主申花後,又在2017賽季引進阿根廷球星特維斯(年薪4000萬歐元,摺合人民幣2.8億),可特維斯僅出戰16場、進4球,中國足球“人傻錢多”的形象進一步發揚光大。

將“金元足球”推至頂峰的,是上港俱樂部及其前任董事長、現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2014年底進入足球的上港集團,2015賽季開始就開啟“買買買”節奏,到2016賽季登峰造極:以創亞洲足壇轉會紀錄的5580萬歐元簽下巴西國腳胡爾克,年薪2000萬歐元排世界前五;緊接著又以刷新紀錄的6000萬歐元引進巴西球星奧斯卡,年薪2400萬歐元,僅次於C羅、梅西;還以3倍溢價轉會費從廣州帶走了巴西球星埃爾克森,而恆大最初引進埃神僅為570萬歐元。據媒體查閱上港集團年報,上港俱樂部近4年累計砸錢超73億元才換來一箇中超冠軍。

恆大“恆冠”力證“金元”並非萬能 一點不解決中國足球難提高

“金元足球”本身沒什麼錯,錯的是某些俱樂部“不職業”、肆意糟蹋金元淪為國際笑柄,敗壞了中超的名聲。當下,面對一盆髒水和裡面無辜的娃娃,一擲千萬金的主事者們應該認真反思:為什麼阿內爾卡、特維斯們只留下一地雞毛,而保利尼奧、艾克森等人卻能傳為佳話?為什麼冠軍只有一個,而幾乎年年冠軍都去他家?這些問題的答案,絕不會只有兩個字:金元。

為何中國足球搞上不去?足協主席換了這麼多誰在真抓青訓?

過去10年,伴隨著恆大在職業賽場的高光表現,各級國字號隊伍就是屢戰屢敗。有人說,帶了壞頭的就是廣州恆大,而且他們的國腳數量也最多。

國足興衰,家傢俱樂部有責,冠軍更應首當其衝。但是,恆大2010年進入足球,國足則從2004年就開始加速衰敗,至今已連續四屆世預賽失利。2016年,是恆大國腳黃博文一腳勁射才送中國隊晉級俄羅斯世界盃亞洲區12強賽,那場比賽國足首發陣容中有5名恆大國腳。此後,國足主場1比0力克韓國隊,首發陣容中仍有5人來自恆大。雖然15年無緣世界大賽,但過去10年國家隊低谷中最具亮色的片段,大都是恆大國腳為國出戰人數最多的時候。

國足搞上不去,歸根結底是青訓荒廢,人才斷檔。2000年前後,中國足球青訓滑入深淵。據新華社報道,在中國足協註冊的1991-1998年齡段青少年球員總數僅為7276人。其中,91、92年齡段球員註冊人數僅為355人和380人,武磊正是這1/355。從武磊這一代開始,中國足球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自2006年之後,中國國青隊也再無世青賽參賽資格。事實上,本土年輕人才匱乏,還導致當下聯賽轉會市場供求失衡、奇貨可居,並體現為高薪低能。

恆大“恆冠”力證“金元”並非萬能 一點不解決中國足球難提高

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國際足聯理事杜兆才是明白人。2018年他就公開表示,“青訓是中國足球落後的根源。青訓是中國足球改革的基礎,也是中國足球發展和振興的戰略基石,事關中國足球的未來。”

而青訓缺失的板子,也是打不到恆大、魯能等中超豪門俱樂部頭上的。魯能青訓從1999年開始,今年已整整20年,其整體青訓實力應該是國內最強。恆大足校雖然僅僅成立7年,但投入超26億,在中國、西班牙開設兩大基地,實施了“精英生、全免費”的培訓機制,創辦了馬德里足球冠軍賽,以賽帶練,加快培養小孩子。相比於中超大多數俱樂部包括國安、上港等等“買買買”後備隊伍,恆大、魯能已經走前了一大步。

應該提問的是:從2002年開始,足協換了一撥又一撥主事者,其中還有一兩個一把手鋃鐺入獄,其中究竟有誰真正認識到“欲強國足,先強青訓”這個客觀規律,這十七年又有誰在任上真正圍繞青訓真抓實幹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