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一部小說寫了20年,全書700萬字,嚴肅文學還有出版的意義嗎?

陳依德


嚴肅文學乍看很枯燥,越看越有勁道。

相對通俗文學而言,受眾面不一樣,但知識含金量高的多,寫通俗文學,主要捕捉大眾興趣點,寫嚴肅文學,是知識搏奕。沒有相當文學手勁的人,難以駕馭嚴肅文學。任何一個時代沒有嚴肅文學,意識形態就缺少支點。在近代中國文學巨匠,魯迅,郭沫若,巴金,老舍,矛盾,莫言,等,在世界文壇樹立了中國豐碑。更是中國文學脊樑。

嚴肅文學在中國從未缺席,影響久遠彌堅,如孔子《論語》,司馬遷《史記》,楚辭,漢賦,唐詩,宋詞,流芳千古,歲月給予的厚重靈曜。神一般的存在。

嚴肅文學功在當下,益在久遠!益在深遠。


南京老呂


我本身也是一名作者,所以對寫作有沒有意義這件事兒看法總是不同的。首先確定一下什麼是嚴肅小說。

嚴肅小說一般解釋為故事性較強,整本小說風格比較凝重。

而寫了二十年的嚴肅小說據我估計風格一定會跑偏,這不是文筆的事情,而是載體的問題。我們可以想一想,二十年有多長,不只是小說在成長,人也在成長。接受現代文化的方式也越來越多,回頭再將故事情節和開頭對比,也許會出現開頭還在八十年代,結尾的寫作風格已經在現代了。再說一次,這不是文筆的問題,而是隨著寫作心性的轉變進行著改變。


再來說一下有沒有意義。

這個跟自己的訴求有關係。如果您覺得出版了是對我自己的肯定,或者是這二十年一個結果,我覺得就是有意義的。或者說,這二十年是給自己的一個結果,也是有意義的。甚至,我就是想出版來證明自己,要賣錢,我覺得也是有意義的。

但所有的意義都不如你想不想出版有說服力。這些意義都是理由,恰恰我們做事兒的時候總是需要理由的。就看這些理由能不能說服你。

嚴肅本學其實是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寫作方式。因為這裡面涵蓋了太多別的種類小說沒有的東西。一般嚴肅小說裡很容易出現哲學,引起思考的東西。可以看這麼多年來,嚴肅文學在文壇的地位,永遠都是在前面的。



二十年,七百萬字在業餘時間裡寫是一個難能可貴的堅持,我想出不出版的意義都不如您這麼多年堅持更寶貴。這麼多年已經值得回味的太多了,無論孤芳自賞還是施財萬民我想都不如您自己開心。


乂爻y


自古以來,文學都是人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在物質十分匱乏的古代,人們在艱辛的勞動之餘,創造了無數代代相傳的民歌及民間文學,還有詩歌及各類文學作品,其中《詩經》就是典型的勞動人民創作的經典文學,人類能健康發展到今天,與人們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分不開,而文學和藝術正是滋養和豐富人類精神家園的重要元素。隨著今天物質世界的不斷豐富多彩,人們對精神世界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所以在一篇文章裡,我曾說過,人類不滅,文學不死。

嚴肅文學發展到今天,似乎是遇到了一些衝擊,作家和文學在今天都遇到了一些無奈和冷遇。在人們更注重拜金的時代,嚴肅文學似乎已經走到頭了,其實不然,普通人也好,還是政府也好,都已經認識到了文學藝術在社會生活和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和重要意義。所以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欣喜的情況,許多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採取了很多措施,針對嚴肅文學的發展出臺了許多扶持和獎勵政策。比如中國作協的重點作品扶持項目,各省市作協的重點扶持項目,前段時間安徽合肥市專門出臺了有關針對文學作品和作家的獎勵制度,最高獎金達到一百萬元,還有五十萬元和二十萬元不等的獎勵,這就給予了我們文學創作者一個積極的信號,政府在大力扶持和幫助文學事業的發展。所以你只要寫出好作品,是不用發愁的。

針對你的長篇作品,我有幾點建議,供你參考:

一、你可以申請中國作協的重點作品扶持項目,也可以申請當地省作協的重點扶持項目。可以通過你所在地的市、縣文聯和作協機構申報。被列入項目之後,中國作協會有2萬元的扶持資金,用於作家深入生活的創作補助,各省作協還有專項資金,用於資助出版,或者各省作協有不同的出版叢書,你可以向當地省市作協瞭解一下情況,把自己的作品申報上去。只要作品好,出版就不成問題,會有專門的出版扶持資金。

二、你可以投稿給文學期刊進行連載。現在很多文學期刊為了扶持文學創作,在政府的支持下,都大幅提高了稿酬,很多期刊的稿費達到了每千字500至1000元,你可以投稿給大型文學期刊,可以在期刊上進行連載。如果作品發表,稿費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同時在期刊連載之後,有了影響力,出版社也會給你出版的,那時候出版社也會按照版稅給你付酬,這也是一筆不少的收入。

三、你可以向當地文聯或作協申請資助,請求他們通過一定的渠道幫助你出版。各地作協和文聯是專門的文學創作扶持單位,他們有義務和責任幫助你尋求出版資助。

四、在最後實在沒有辦法的情況下,你可以通過向社會募捐,以募捐的方式獲取出版資金,然後申請出版社的自助出版書號,將作品自費出版。700萬字的一部作品,一定是化費了你多年精力和心血,一定不要放棄。

祝你保重身體,創作愉快!




作家鬼譚


你說的嚴肅小說應該是純文學作品。普遍意義來說,一部純文學作品,上百萬字的都不多。倒不是說受故事大綱和劇情的約束,而是純文學作品考究的幾乎是每個詞每句話,這樣來說一個故事的整體架構和發展方向必須要嚴謹,就要求故事篇幅無法太長。四大名著這樣場景恢宏的書也不敢寫七百萬字啊。

所以,你的小說基本上出版不了,除非自費。



缺了牙的狼


人類不滅,文學不死!

上帝要想讓你成功,必然先讓你發瘋!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瘋子和天才僅僅一牆之隔!鯉魚跳龍門,再添一把火,再加一把勁,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寫作寫到這個份上,有可能成為不可一世的大家!諾獎獲得者,也不是不可能呀!莫言成功了,你也有潛質!



風雨無言


應該想方設法讓作品與讀者見面

能用二十年,完成七百萬字的嚴肅作品。不僅表明作者的執著精神,而且說明作者對待寫作的嚴肅認真態度。“快餐文字”盛行之時,能有此舉,實為難得。

我認為應該想方設法讓作品與讀者見面。

馬克思在《哲學手稿》中指出:“非對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作為精神生產的藝術活動,作者完成創作只是開始。作品一經行成,作為一種客觀的存在物,它的對象是什麼呢?答案無疑是讀者。是具有審美能力的讀者,才使作品具有存在的現實意義。

是眾多讀者的理解、想象的審美活動,才使藝術活動完整和得以實現。

在文學創作活動中,對於生活,存在的的對象是詩人、小說家等。對於作品存在的對象是讀者的鑑賞。文學作品是為讀者這一存在物而存在的。

如薩特所說,文學作品如果離開了讀者的閱讀活動,那麼它只是“白紙上的黑字”罷了。也就是說,文學作品一經形成,作為人類審美意識的結晶,又作為人類審美對象的存在,它必須通過具有審美能力的讀者去予以顯現和證實。否則它只是一個語言文字的實在物的存在,充其量也不過是一個有待人們發現和證實的而非現實的具有生命力的審美對象的存在。

人生有幾個二十年?七百萬字耗盡了我們多少心血?豈能束之高閣,不和讀者見面?

二.新人投稿很難,嚴肅的作品更難。但不能放棄。

也可能二十年來,你投過稿。但被某些編輯退回。

千萬不能以某些編輯的口味就否定了你的作品。

菲茨傑拉德《了不起的蓋茨比》

“沒有蓋茨比這個角色,這本書倒是不錯。”

J. K. 羅琳《哈利·波特與魔法石》

“作為一本兒童書,太長啦!”

魯迅說的好“我想,作家和批評家的關係,頗有些像廚司和食客。廚司做出一位食品來,食客就要說話,或是好,或是歹。廚司如果覺得不公平,可以看看他是否神經病,是否厚舌苔,是否挾夙嫌,是否想賴帳,或者他是廣東人,想吃蛇肉,是否四川人,還要辣椒……”

現在我國的出版物不可謂不多。當然是好現象。但是不能不承認在前一階段“娛樂至上”“戲說之作”充斥期間。嚴肅的文學作品反遭冷落。寫了二十年,七百萬字,是“嚴肅文學作品”竟猶豫起來,這種現象也說明,太應該弘揚正能量的作品了。

新人出第一本書很難。

古今中外,許多優秀名著,在當時被否的不計其數:

《十日談》卜伽丘(意大利),《娜娜》左拉(法國);我國的《紅樓夢》曹雪芹等。

儒勒·凡爾納。他所寫的第一部小說就是《氣球上的五星期》,他將其投稿了十五次,每一次都被退了,他很絕望,出版商的回信寫的很清楚:你不適宜當作家。

他將書稿扔進了壁爐裡,就在火焰燒到稿子的瞬間,一雙手把它取了出來。是凡爾納的妻子,她說,再試一次吧!結果,這一次成功了,小說引起了熱烈反響,並讓凡爾納從此成為了世界科幻小說之王。

《文心雕龍》是我國文學史上不朽的著作,該書的成名頗費了一番周折。如果不是在大街上攔住文壇領袖沈約,遞上文稿,《文心雕龍》不知何年何日見天日。

沈約對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的書並沒不屑一顧,而是精心閱讀。讀罷後,欣喜異常,僅用四個字進行了高度評價:“深得文理。”

恰恰這慧眼識珠的四個字,從此讓《文心雕龍》備受重視,並被世人推崇,流傳千古。

《文心雕龍》的成功,離不開劉勰的自信,也離不開沈約的慧眼。

可喜的是,我們當今的文壇正在轉變過去出現的問題。大量正能量的作品正在湧現。

只要我們的作品站在時代進步的高度。

再不斷將該作品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日臻趨於完善之時。一定要自信地將其儘快地和大家見面。

雖然說“文不厭改”,我以為,只要是你用心了,無論你怎樣改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

有道是:“詩無達詁”,“文無定評”。

俗語也講:“眾口難調”。就拿

魯迅的作品來說吧。是名副其實的嚴肅文學。

有的人主張從教科書中撤了下來。主張撤的專家們振振有詞說什麼“難懂”,“不合時宜”……;

主張不宜撤出的則說“魯迅的文章仍有現實意義”……

假如魯迅,在天有知,他一定用他自己的這段話來回敬那些非議他的作品的人:“作品,總是有些缺點的。亞波理奈爾《詠孔雀》,說它翹起尾巴,光輝燦爛,但後面的屁股眼也就露出來了,所以批評家的指摘是要的,不過批評家這時卻也就翹起了尾巴,露出他的屁眼。但為什麼還要呢?就因為它正面還有光輝燦爛的羽毛。不過倘使並非孔雀,僅僅是鵝鴨之流,它應該想一想翹起尾巴來,露出的只有些什麼!”

“文藝必須有批評;批評如果不對了,就得用批評來抗爭,這樣才能夠使文藝和批評一同前進。”(魯迅)

所以一部用了二十年,寫了七百萬字的嚴肅文學作品。(我們沒有見到該作品所以用假設):

只要是符合歷史發展的需要,符合黨的方針政策;只要是為人民大眾的;只要是歌頌真善美。就應該自信出版。

最後用句時髦的話結尾: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謝謝!敬請指正。


湖畔悠悠心


我曾是一個出身草根,憑文學創作打天下,謀生存的人。四十多年前,供大眾消費的精神產品除純文學之外,沒有更多選擇。因此,就產生了賈平凹,莫言等一批作家。這批作家中,也大都從寫短篇入手,進而中篇,長篇,極少有人一入手就寫長篇的。短篇寫作能練習你的文筆日臻成熟,作品能得到讀者的認可,編輯的認可,再逐步涉足長篇。由於文化產品的多元與分流,純文學日漸式微,受眾越來越少,我對此表示悲觀。也有智者在八十年代後期就敏感到純文學衰落,立馬改行出局,如馬未都先生。這幾年諾貝爾文學獎亂象叢生,就是當代文學的尬尷。最後說一點,文學不僅需要知識和生活的積累,而且必須具有和其它藝術門類一樣的個人天賦,千萬不敢一頭撞到南牆上,誤人誤已!


手機用戶58760000728


二十年只做了一件事,這本身就意義非凡。人這輩子有多少個二十年呀?!

在這個漫長的創作過程心,箇中滋味只有作者自己心裡清楚。一句話,沒有堅定的毅力和恆心,是無論如何做不到的。

這個過程真的是痛並快樂著。

700萬字,嚴肅文學。真的算是“鴻篇鉅著”了。不過,話說回來投稿到出版社出版就另當別論了。

第一,作品辛苦創作出來是作者的事。但能不能出版成書,就是出版社的事了。不能抱太大希望。出版社不是慈善機構,他得以質權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現如今出書也不難,難的是你得有錢。出版社不會為普通作者,墊資印刷出版物的,這是眼下的行規。

最後,即使你花錢出版了,也沒人給你發行。因為,你不是名人,沒有讀者群。新華書店是不會進滯銷書的。所以,自己花錢出書,還得自己去發行。值與不值只有自己去權衡了。



皛舒


我很敬佩作者的毅力。

一部小說能寫20年,積700餘萬字,其間甘苦,是能想像到的,但恐怕不易理解,何況有的人也不想理解。

在這種情形下,堅持到完稿,太不容易了。

但一部小說的價值,也實在無法用寫作時間和字數來衡量,亦無法用作者的自我感受來衡量。這樣說有些傷人,不過真是非如此講不可。

旅行時,每每遇見或推車或擺地攤叫賣自己作品的“文人”,上前一問,往往以芹溪自命,打起“今世紅樓”之類的招牌。略翻一翻,也確實是滿紙荒唐。

很少有例外,這些書都很厚。

把時光空擲在毫無靈氣的文字上,真是太可惜了。

我當然不是說題主的小說也要歸於這一類,只是建議題主最好選出幾章幾節先嚐試發到專注文學的論壇或者公號上,投石問路,文字中的天分才情是掩不住的。畢竟是不是行家,只有出了手才知道。


心理諮詢源之汲


當然有出版必要了。

作為耗時20餘年,寫下700萬字的作品,其是作者心血之結晶,如果輕易譭棄,或者不肯面世 ,其寫作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僅僅是為了費筆頭嗎?

嚴肅文學可能讀的人不是很多,但是其潛在的價值卻是不可限量的。而且很多嚴肅文學會歷久彌新,時間越長越能看出它的好處。

如果當年《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先生只是將原著珍藏而沒有面世,現在我國的四大名著豈不是少了很多精彩!幸好曹雪芹先生將《紅樓夢》借給人閱讀傳抄,才得以使這部光耀古今的作品流傳於世。

一個能用20年寫作並能寫下700萬字的人,他的毅力是非常讓人敬佩的,而且一定會讓人值得期待,該是怎樣的一部著作呢?希望能出版,既不要埋沒了作者的才華,也能讓讀者能一睹書中精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