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在與導演張黎談論他過往的作品時,很容易便會從他做導演的經歷,“岔”到了他對某一段歷史,以至於某一個人物的解讀和詮釋上。你會驚歎於他對這段歷史的熟悉,也不由得便被他的講述吸引過去。

採訪張黎,就像在參觀他在導戲現場的調度。說話的時候,他時不時起身,或者去隔壁的房間裡拿點東西,或者用肢體動作對自己的話進行詮釋,或者是展示他引以為豪的老機器。

雖然以歷史題材的作品為觀眾所熟知,但張黎的腦子裡不僅有歷史的記載,還有當今的社會焦點,甚至未來的人工智能,以及在那樣一個環境下,“用考古的方式看人類”,會是怎樣的一種感覺。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對如今的張黎來說,無論是戲劇創作,還是現實生活,“人”都是他最看重的一點。“‘人’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多樣性,對於‘人’的描述和‘人’本身的認知,永遠沒有完結的一天。”

結束了《武動乾坤》的IP之旅,也結束了《我們的戰爭》的後期忙碌,張黎開始籌劃新劇。工作室的白板上寫著分集討論的線索,邊兒上是他拍攝《夜宴》時用的“老爺”攝影機。與張黎導演的對話,從多年以前的《走向共和》開始。

從《走向共和》到《人間正道是滄桑》

最終看的是人物

對張黎來說,2003年播出的《走向共和》的拍攝、製作是刻骨銘心的。

從籌備到開機,張黎準備了整整兩年,但拍攝的過程仍舊艱難。那是他第一次當導演,統率現場的“千軍萬馬”。 “你所有認為的‘準備好了’都是不夠的。再給一年準備,估計也還是這樣。”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沒有拿到完整劇本,就已經開機了。所以,邊拍邊寫是常態。盛和煜寫了前22集劇本,張建偉負責後半部分。

“反正白天拍一天,從現場回來先去機房看回放,說白了就是給自己‘打雞血’。”張黎道。幾場好戲帶來的滿足感足以驅散一天的勞累,也讓張黎有了足夠的精力,敲開編劇張建偉的房門,和他討論後邊劇情的走向,直到凌晨。

橫跨清末和民初的《走向共和》,前半部分戲劇矛盾較為集中,戲曲編劇出身的盛和煜將之寫得結構緊湊,動靜皆宜。而後半部分具有其天然的難度。大量人物“你方唱罷我登場”,府院之爭頻繁上演,北洋軍閥臉譜各異,要想用高度戲劇化的方式,將這一段歷史中的人物面面俱到地表現出來,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如果說,晚清時期的“出洋五大臣”,尚且可以用“合併同類項”的方式來描寫,那麼同盟會中幾位創始人的筆墨分配則是真正的難題。一方面,這些歷史人物各有不同的分工,有些人的故事缺少延續性。另一方面,隨著時間越來越接近現代,創作者進行虛構的空間也越來越小。

在龐大的歷史敘事下,如何用戲劇的形態,來串起走馬燈一般的出場人物?《走向共和》創作了兩個虛構的人物——議員羅文和記者田沫——串起所有的歷史事件。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記者田沫

到了《人間正道是滄桑》,這一創作手法得到發揚光大。劇中幾乎沒有出現任何真實的歷史人物,完全是以楊家和瞿家的幾個子女,穿梭於中國革命史中的重大歷史現場之間。

無論是負責《走向共和》後半部分的張建偉,還是寫出了《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江奇濤,在張黎看來,兩位編劇在各自熟悉的領域裡,都對史料如數家珍,才能拿捏好歷史進程中的人物特質。即便虛構,也有依據。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有句話叫‘書到今生讀已遲’,歷史上那麼多的細節,你必須肚子裡有,才能寫。”張黎道。

2009年播出的《人間正道是滄桑》的母本,是江奇濤的一部傳奇作品《鐵血恩仇》。在江蘇省廣播電視臺接手項目後,主創團隊在原作基礎上進行了二度創作,演變出了新的格局與視點,最終形成如今的《人間正道是滄桑》。

從《走向共和》到《人間正道是滄桑》,張黎逐漸找到了自己想要去關注和表達的東西。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表現獨特的人,典型環境下的典型人物,這本來不是我的專業,甚至是我的弱項。”張黎道。他是攝影師出身,年輕時痴迷於各種影像實驗,而在劇本方面“主觀能動性不強”,會被來自外界的“大歷史觀”籠罩住,無力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張黎是一個學習能力很強的人,他在《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的實踐中,找到了用影像闡發歷史的門道。而到了《人間正道是滄桑》,他有了新的發揮空間。

自此之後,歷史上人物的原型、背景事件,都成了張黎“不太關心”的東西,甚至演員的使用,也常有出人意料之舉。演員無關他是誰,只看他能不能演戲,適不適合角色。

比如在《走向共和》裡飾演袁世凱的孫淳,到了《人間正道是滄桑》裡,變成了理想主義者瞿恩。兩個角色看似差異很大,但從內心來說,都有“憂鬱”這種共通的氣質,只是袁世凱的憂鬱藏得更深。在張黎看來,孫淳是難得的具有憂鬱氣質的演員。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走向共和》袁世凱(左)

《人間正道是滄桑》瞿恩(右)

“也不是說‘藝高人膽大’,”張黎總結道,“至少我嚐到了甜頭。從這以後,對於人物、圍繞人物的事、人物之間的關係……我會越來越關注。”

《大明王朝1566》:拍戲歷來就是這樣

2007年,湖南衛視的開年大戲是《大明王朝1566》。這部看上去“央視相”十足的歷史劇,最終還是在地方臺播了。它在媒體上的熱度很高,但收視率卻並不令人滿意。

十年後,當它在視頻網站以“高清修復版”與網絡時代的觀眾見面時,這部歷史劇受到了極為熱烈的追捧。不僅是劇集本身,甚至連拍攝現場的故事、劇組的氛圍,都為人津津樂道。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聊到這部劇的幕後,張黎笑稱,這部劇首先是編劇劉和平老師的功勞,片場故事則要找演員聊,每一個演員或許都有一肚子話要說。

飾演海瑞的黃志忠,原本的角色是張居正。張黎本來打算拍完嘉靖之後,接著拍萬曆,而“張居正”將成為主角,由黃志忠繼續演繹。但計劃趕不上變化,臨陣換將,黃志忠成為了“海瑞”。提前上位,黃志忠穩穩接住了這個角色。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黃志忠飾海瑞

飾演嚴嵩的倪大紅當時只有40歲,卻要演80歲的老人,而飾演嚴世蕃的張志堅,比倪大紅還要大上五歲。在當時,這也令張黎相當糾結。

劇本提供了鮮活的人物形象,演員做功課時還會看歷史資料。戲畢竟是戲,劇中人和歷史記載總是有出入的。有時,演員瞭解史料之後,這種出入會使他找不到演戲所需的信念感和價值觀。

“這就得回到你的創作初衷。”張黎道,“戲的精神實質是什麼?其實就是把握一個分寸,不能執迷於具體的一件事、一個人。戲的本質是什麼?是人物關係。演員不能一個人演,總是要通過人物關係去表達的。”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張黎與劉和平此前在《雍正王朝》的創作中並肩戰鬥過,張黎是藝術總監,劉和平是編劇。張黎參與過劇本策劃,也在現場拍攝了一部分戲。

《大明王朝1566》之前,兩人本來曾嘗試創作一部曾國藩的傳記劇。20世紀之初,“睜眼看世界”成為了一個大的課題。剛拍完《走向共和》的張黎認為,需要有一部從鴉片戰爭寫起的作品,來釐清“中國跟世界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的問題。

中國近代史的經典表述是,帝國主義列強用槍炮打開清政府的國門,通過種種不平等條約,把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人則堅稱,他們只是尋求通商權,並不以侵略和佔有中國土地為目的。當然,俄國和日本除外。

究竟該怎樣看待這段歷史?他們決定從寫人開始。而曾國藩,無疑是其中最豐富,也最有代表性的人物。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劉和平

在沒有任何資金支持的情況下,張黎和劉和平開始了劇本創作。張黎剛交了首付的新房成了他們的工作室,心無旁騖,並肩戰鬥。半年後,劉和平寫出了17集被張黎稱為“驚心動魄”的劇本。

但這17集劇本在當時並沒人敢接,而兩人都已經陷入了“沒飯吃”的窘境,只能無奈停止了《曾國藩》的創作。張黎繼續去當電影的攝影指導,而劉和平則接下了《大明王朝1566》的創作邀請。

沒有下家就開工,這在今天看來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在張黎看來,在當時出於志趣,有感而發,這是編劇創作劇本的一個常態。並不是因為有項目約稿,或是為了賺錢,才進行創作。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大明王朝1566》的拍攝現場是安靜的,這一點在眾多演員那裡得到了印證。扮演嘉靖的陳寶國說,那是他這麼多年拍戲,經歷過的“最省心的”劇組。編劇根據演員狀態隨時調整劇本,演員在房間裡把詞背熟,不帶劇本去現場,都是當年的“標配”。

“所謂說這個劇組裡全新的風貌,其實並不存在,拍戲歷來就是這樣。”張黎道,“從90年代開始有長篇電視劇以來,大組、好組一般都這樣。”

做劇如造橋,專業人員最重要

當人們對張黎作品呈現出的獨特影像風格津津樂道時,總是不免提到這位導演的出身。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擔任過《夜宴》《赤壁》等作品的攝影,至今在張黎的工作室裡,還擺著一架如今已經停產的老式阿萊攝影機。

“當年這套設備500多萬人民幣,第一回用就是拍《夜宴》。”張黎走到機器旁,掀開罩在上面的防塵布,滿是感嘆。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夜宴》

曾經,內地劇組在新設備的引入、學習、掌握上,不僅遠遠落後於歐美,甚至也比不上港臺。內地一度只有一家國營的影視器材租賃公司,服務態度和專業性都跟不上現實之需。因此,許多劇組都需要聘請港臺的技術人員,甚至將製作交給境外的團隊。

但張黎和他的團隊是個例外,不僅不需要“外援”,連機器、設備,甚至軟件和芯片,有時都是直接從日本的實驗室裡拿出來,在上市之前,便讓他的團隊使用。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因為他有一個對機器設備很內行的合作伙伴——著名攝影師池小寧。池小寧出身於電影世家,他的父親池寧是著名的美術師。在家庭發生變故後,他和妹妹在北影廠吃百家飯長大,後來去了日本研習攝影。1997年,在張黎擔任《雍正王朝》的藝術總監時,他便將池小寧從日本請了回來。

“他是個純技術派。”張黎回憶道,“因為他日語特別好,經常是他去學習最新的技術,回來再教中國的攝影師。”池小寧特別擅長將外國的設備與中國的拍攝現場結合,並開發出新的用法。以至於當時,中國攝影師對於機器的操作,甚至優於研發機器的日本人。

“我們鏡頭語言技術不比西方差,而且有的時候,還能有意識地,在其中表達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審美。”張黎道。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在創作中,張黎慢慢發現了電視劇與電影在影像上的本質差異。“電影是寬的,而電視劇是深的。”

在《大明王朝1566》裡,這種縱深調度特別明顯。“內景、外景、光線,這都能造成縱深感。”張黎介紹道。這種縱深感無關畫面的清晰度,而是能調動起觀眾的探究心,讓他們想往裡面走,往裡面找。

“電影是希望觀眾在畫外,通過橫搖,讓觀眾從視覺的廣度上找到驚喜。而電視劇是在深處讓觀眾有驚喜。”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大明王朝1566》

雖然沒有將其理論化,但據張黎觀察,不管是哪個國家的作品,只要遵循了這個規則,都是好看的。因此,他在帶徒弟的過程中,也在將自己的這個結論傳承下去。

“理論是很乾澀的。”張黎道,“研究者很難體味到一個專業攝影師在他的領域裡的那種快感。”

因此,在攝影這個行當中,師徒的傳承依舊是很重要的一環。縱然有高等學歷和國際視野,實際操作的經驗和其中蘊含的學問,是非得進了現場,跟著師父學,才能學會的。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人間正道是滄桑》

在張黎眼中,導演首先是一門技術活,影視行業首先是“工業”。港臺的影視從業者,曾經利用渠道和信息上的優勢,通過拼貼的方式,影響了一代內地影視人。但在互聯網打開了年輕一代的視野,豐富了他們的知識儲備之後,這種優勢便也不復存在。

“每一代都有佼佼者,有異類。但這些‘天才’卻不是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產業裡的主流。中國的影視行業中最缺少的,是大量能撐起全產業鏈的專業人員。我們可能會慢一點,晚一點,但只要路沒有走錯就行。”

如今被封神的《大明王朝1566》,其大眾影響力與品質並不匹配。而另一部《孔子春秋》,也是張黎與其團隊盡心盡力打造的作品,至今未能與國內觀眾見面。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孔子春秋》

面對這些“遺憾”,張黎喜歡把它們比喻成一座座橋樑。一條河上會有許多座橋,都能過河。甚至有人會選擇從橋下過。但年年月月,川流不息,只要橋造得好,到了需要過河的時候,總會有人從上面走過。人與橋在這一個瞬間,便會產生一種諧振。

“人到了一定的年齡,總是需要過河的。”雖然作為造橋者,創作者總是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走過自己的橋,但對張黎來說,服務好橋上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當他選擇了我們這座橋,我們就要用木板撐住他,也要讓他有欄杆能扶好。”

張黎:電視劇和電影的區別在此,做對了就好看


在當下的社會環境裡,歷史題材的創作似乎更為艱難,尤其在虛與實之間的把控,虛了容易被批“歷史虛無主義”,實了又難免引發不同立場人群的爭議。這就更需要創作者微妙處理。

但張黎卻顯得相當樂觀。他最近甚至還在想,要接著《走向共和》的餘緒,再拍一部圍繞“公民”概念展開的作品。

“個體作為公民站起來的過程,就是民族站起來的過程。”張黎闡釋著他腦中的想法。可以想見,這樣的作品推進起來不會太容易。但這種堅持用文藝作品思考社會和國家前進方向的思路,在當下的國劇創作中不應缺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