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 探底回升,真正企穩就看一點

市場情緒非常弱。午後第一小時成交量232億,比上週所謂地量的同時段還要低。

壓制情緒的因素主要還是消息面。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以及連續兩週的IPO提速是最重要的事件。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壓力,所以大家能夠看到,雖然滬指在最終紅盤報收,但實際上超過2000家股票下跌,接近30家公司跌停。兩市漲停家數大抵相同,但幾乎清一色超跌低位品種,完全不具有可參考價值,兩市連板家數被壓制在3家,連板數量更是被壓低到三板。可以說情緒上是真正的冰點。

探底回升,真正企穩就看一點

但冰點意味著後續有轉暖的希望。技術上也確實存在這一契機。

我們從60分鐘來看,滬指的KDJ指標已經形成底背離形態,這與前期9月底的一波背離如出一轍。因此短期技術性反抽的預期仍然存在,但可操作性不會太強。

所以我們認為市場到目前的位置,開始得到技術性的支撐,接下來展開寬幅震盪是大方向。至少要耐心等待三季報落地。

我們週末統計了一下目前的三季報披露情況。創業板的業績增速明顯好於主板。

創業板整體披露率為99.53%,創業板50已完全披露。2019年三季報創業板50成分股預告的淨利潤同比增速為-0.82%,相較中報回升了8.09%,淨利潤同比增速改善的比例為50.07%。

相比之下,全部A股目前40%的公司完成披露,今年前三季度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同比增長4.40%,而今年中報的歸母淨利潤增速同比增長6.70%,環比下滑較大。

其實科技股的業績強勢並非不可思議,畢竟從上一次經濟週期中,科技股也是2013年率先從增速壓力中走出來的。高新產業本身帶有的逆週期屬性就非常值得關注。當然,這個屬性不僅僅集中在創業板品種中,今天相對堅挺的其實大部分也都是三季報預喜品種,一是權重,以銀行保險白酒為首,在業績超預期(中國人壽)和避險情緒下,成為資金抱團的對象;二是少數的績優股,比如豬肉股、養殖股,就是典型的績優板塊,另外像海康威視,今天逆市漲4%,也是三季報和年報預告超預期。

最後,總的來說,市場沒有太出格的動作,大家還是保持好心態,十月份,目前看市場的主基調,仍然是等待基本面落地和承受預期改變帶來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