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葉問4》打戲硬嗎?不怎麼硬,但是儒雅有文化不三俗

《葉問4》院線上映。作為甄子丹的武打電影,影迷最關心的無外乎該片打的硬朗嗎?不妨直言,和經典時期的港產武打片相比,第四部《葉問》打的四平不穩,不硬,談不上多麼強悍。然而,整個“葉問”系列的電影,也一直不是以硬朗武打為主要核心的。這個系列,又不僅僅包括甄子丹的四部《葉問》,更包括王家衛等導演的《一代宗師》等等。

《葉問4》打戲硬嗎?不怎麼硬,但是儒雅有文化不三俗


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港產武打片就名揚天下。不過,早年的武打片都是比硬,看誰的打戲更精彩。名滿江湖的張徹導演,有不少電影都是從開頭打到結束的。真的就是這麼打,沒有一兩場過度的文戲,都是武打連環畫一般,源源不斷。不過,這種比誰的拳頭更硬的做法,後來就慢慢有所改變了。

到了“黃飛鴻”等電影系列裡邊,已經開始不比拳頭而開始比腦子裡邊有沒有文化了。其實,清末民國的拳腳師傅們,沒幾個有文化的,拳怕少壯,打來打去,也就開始比文化了。因為您再能打,也不過是個舞槍弄棒的,中國傳統文化裡邊,對舞槍弄棒的價值認同不高。所以,武打片越發展,就越講求武打者為什麼而打,要打的有當代價值,要影迷認同才行了。

《葉問4》打戲硬嗎?不怎麼硬,但是儒雅有文化不三俗


《葉問》這四部電影,甄子丹並未把葉問演成一介武夫,相反,他把葉問往學問宗師的層面上演了。可以說,甄子丹、梁朝偉等人塑造的葉問,首先都是儒家文化範疇內的儒雅典範人物,其次才是有武術的練家子。幾部《葉問》電影,都強調一句臺詞:我們練武之人,遇到不公義的事情,要敢於站出來打。這其實就是練武之人向儒家靠攏罷了,要承擔更多的社會公義。

因此,甄子丹飾演的葉問,比的不是拳頭多硬,而是葉問一直生活在一種儒雅的環境當中,遇到不公義,則彰顯自己的兼濟天下的大情懷去,彰顯的方式就是打一下。所以甄子丹演出來的葉問,都是笑呵呵的,最終甄子丹和葉問有點合二為一的感覺。甄子丹在接受陳魯豫等人採訪的時候,也是笑呵呵地,呈現自己儒雅的一面。甄子丹自己這是要成大家,那些見到媒體專訪還揮動拳頭秀肌肉的,不過是個孩子式的武打演員罷了。

《葉問4》打戲硬嗎?不怎麼硬,但是儒雅有文化不三俗


最後就是比文化,不能比誰更二傻子。《葉問4》的精髓也不是什麼拳頭硬不硬,誰更能打,而是習武之人,首先您得能夠分清楚什麼是“不公義”,繼而您得敢站出來才行。所以,在這幾部《葉問》電影當中,葉問首先得腦子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能夠用腦子承擔大公義才行。稍後,才是靠詠春拳頭完成這件承載公義的事情。有腦子,更重要。所以儒雅的葉問,就被甄子丹演出來了。

習武習到最後,都是習文。《葉問4》這部電影真正好的地方,是葉問來到唐人街,聊得是李小龍教外國人學武術的事情。不少拳種的師傅們都反對教外國人學武術,反倒是葉問頭腦清晰,有著明確的認知。這種認知,比拳頭硬要重要得多。沒有高級的文化視野,是打不開這種認知格局的。不少時候,葉問在電影當中的認知,更讓人覺得,這是編劇的世界觀,編劇自己是有著高級的世界級認知的。

《葉問4》打戲硬嗎?不怎麼硬,但是儒雅有文化不三俗


現在,抱殘守缺整天嚷嚷師徒之道的人也有不少,喜歡拿文化給自己貼貼金,但真到了要做一回“葉問”的時候,又成了鼠輩戲精。反觀《葉問》,葉問其實是生活在自己的高貴的儒雅世界觀當中,他的文戲部分要比打戲精彩更多,而他的生存態度,則是比拳頭更為具備看點的。甄子丹的拱手抱拳、帶著笑容,把中國人真正的文化精髓演出來了。

有些影迷有遺憾,《葉問》四部,打了不少敵對力量,就是沒有打外星人。其實,《葉問》系列結束之後,甄子丹不妨拍攝一兩部科幻電影,就是這種儒雅的中國人形象,抱拳拱手,笑容可掬,關鍵時刻,真能跟外星人過過招。民族性格其實也需要一些影視劇去培養。《葉問》系列當中的“葉問”的那種高貴品性,還是應該認真看看,這個比盯著拳頭更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