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清朝“母子分離”制度,因妃嬪們也有睡通鋪的,沒有撫養條件

《知史以明鑑·查故以至今》

關於設置這種制度的原因,目前並未找到準確說法,結合史料記載進行分析,大致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1、防止外戚擅權

歷朝歷代中,外戚擅權乃是引起朝政混亂的一個重要因素,尤以兩漢最為嚴重。

而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出現,明朝採取的方式是從民間選拔後宮妃嬪,且不允許無功封賞外戚,這就防止了外戚做大。

清朝“母子分離”制度,因妃嬪們也有睡通鋪的,沒有撫養條件

而清朝為了保證皇嗣的血統,後宮妃嬪大多以滿人或勳貴之女為主,這些人通常出身較為高貴,很容易做大。

而“母子分離”便很大程度上杜絕了外戚擅權的局面,由於沒有撫養權,因此皇子跟生母的關係並非很親密,自然也就不會傾向於外戚。

2、用來安撫

這應該也算是一種人為關懷吧,後宮中有些妃嬪由於各種原因而未能生子,亦或者皇太后或蘇麻喇姑這樣的特殊存在,由於平日裡無事可做,皇帝便會將其他妃嬪的兒子交給她們來撫養,也算一種慰藉。

例如康熙的寵妃宜妃在生皇五子胤祺時,已經是宜嬪的身份了,是完全有資格撫養自己孩子的,但康熙皇帝為了避免皇太后寂寞,便將五阿哥胤祺送給了孝惠皇太后撫養。

清朝“母子分離”制度,因妃嬪們也有睡通鋪的,沒有撫養條件

又如康熙的皇十二子胤裪,其生母58歲才被封嬪,顯然也是沒有資格撫養孩子的,因而十二阿哥便被康熙送給了蘇麻喇姑撫養,用於撫慰蘇麻喇姑的寂寞。

3、沒有撫養條件

清朝的妃嬪通常居住在紫禁城的東西十二宮之中,而且是嚴格按照後宮等級劃分居住權的,只有被冊封為妃嬪以上等級的妃子才可以獨領一宮,這些妃子也被稱為主位妃嬪。

至於貴人、常在、答應則通常只能隨主位妃嬪居住(如各宮的配殿),更慘的則只能睡大通鋪了。

清朝“母子分離”制度,因妃嬪們也有睡通鋪的,沒有撫養條件

而且後宮妃嬪的各方面待遇也是完全按照等級劃分的,為了使得皇子健康成長,自然要讓那些有能力撫養的妃嬪來撫養了,總不能讓皇子跟著生母去睡大通鋪吧。

總之,清朝後宮這種制度是有其特殊性的,雖然對嬪妃來說有些殘忍,但為了朝廷的安定和皇子的健康成長,似乎也只能如此了。

知曉更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歡迎關注道人,為你帶來不一樣的歷史解答

清朝“母子分離”制度,因妃嬪們也有睡通鋪的,沒有撫養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