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4 她曾是流水線工人,靠寫作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她曾是流水線工人,靠寫作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這世間有許多的人,被命運裹挾著向前奔跑,從降生的第一刻開始,命運就無法自己主宰,降生於什麼樣的家庭,成為誰的兒女,都彷彿是上天註定的。家庭是一個人成長的搖籃,決定了我們悲歡,也決定了我們立足於社會的資本。

誰也無法改變自己的原生家庭,但是,我們還是能夠通過後天的努力,不斷追尋心中的夢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齊帆齊便是這樣的一個女子,她身上的勵志故事,深深地震撼著許多人。

一、你努力的樣子真的很美

她原來只是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僅僅用兩年多的時間,成長為一名多平臺的人氣作者,寫作課程老師,文章被多家大平臺轉載,出版了熱銷書籍《追夢路上,讓靈魂發光》,安徽大皖新聞對她的新書做了報道,新華網、搜狐網、中國資訊網等100多家網站都有同步專訪。

她曾是流水線工人,靠寫作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說起齊帆齊這名字,總讓我聯想到浩茫的大海上,千帆齊發的壯觀場面。她本人也如同海上的揚帆之舟,一直航行在寫作的蒼茫大海上,一腔孤勇,以筆為漿,以夢為塔,不畏風浪,不懼堅冰。她說:“既然選擇了這條道路,便只有往前走,因為沒有退路。”

認識齊帆齊近兩年了,我見證了她從一名普通的寫作者,靠自己的勤奮,一路披荊斬棘,在自己的一畝三分田裡不斷深耕,像一個匠人似的,默默地精雕細琢自己的每一篇文章。

有匠心的人,寫出來的文字才有溫度和深度。

每一個清晨,五點的鐘聲剛過,她便被夢想召喚,自然清醒,開始一天的讀書和寫作。如果不是深深的熱愛,怎能會有這樣的能量?如果不是萬分珍惜當下的光陰,怎麼會如此拼博和奮進?

是的,哪能不珍惜現在的好時光呢?和夢想一起生活的日子多麼愜意!在2016年以前,齊帆齊一直過著漂泊的生活,她做過銷售員,經營過小吃生意,在服裝廠從事服裝加工長達10多年。從15歲開始,她一直從事勞力工作,過著忙碌而辛苦的生活。

17歲那一年,齊帆齊第一次外出打工,跟隨一個認識的鄉親,背井離鄉來到遙遠的福建,在服裝廠每天要工作10多個小時,第一年的工資僅有1000多元,幾年後才能回一次老家,這段工作經歷對於她來說,如同墜入地獄般悽苦無助,可憐的人兒,那時的她根本看不到未來的方向。

直到婚後,她的生活才慢慢好起來,和老公一起經營早餐店,雖然起早摸黑,非常艱辛,但也賺了一些錢,生活終於安定了,還養育了一對聰明可愛的兒女。

當我瞭解到她的成長之路以後,非常心疼這個姑娘,因為相似的家庭經歷,因為惺惺相惜,更因為她的勤勞刻苦,溫和謙卑的性格,我一直關注她的文章,也一次次地走進了她的內心世界。

她曾是流水線工人,靠寫作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二、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齊帆齊原來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不幸的是,爸爸早逝,她的媽媽含辛茹苦,於艱難困苦之中養育三個女兒,後來也因病辭世。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悽風苦雨的生活,使得齊帆齊和她的兩個妹妹,只能早早被迫輟學,她們沒有青春期,就在媽媽走的那一天,她們的花季也結束了,如花似水的年華呀,卻只能在服務廠的流水線上,靜靜地流逝。

她在一篇寫母親的文章中說:“我這一生,因為失去了苦難中倔強生活的媽媽,即便是未來發展得再好,抑或是我的子女發展得再好,我的幸福都從一開始就大打折扣,我的人生再沒圓滿。”

在一篇寫父親的文章中,她又說:“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自己長矮十釐米、胖幾十斤,也要去換取爸爸的健康長壽。當然,這一切都沒有任何道理可講。在命運面前休論公道。”

人生最可悲之事,莫過於:成長路上沒有父母的陪伴;人生最可嘆之事,莫過於:子欲養而親不在。我感同深受,不禁潸然淚下,哭得不能自已。

她曾是流水線工人,靠寫作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幸運的是,她們姐妹三人相依為命,互相照顧,不僅都長得漂亮溫婉,熱愛生活,心懷陽光,現在都擁有幸福的家庭和自己的事業。各自成家以後,三姐妹還是親密無間,經常一起聚會和旅遊,每當看到她們三姐妹一起出鏡的照片,我總是眼角溫潤,雖然沒有父母的呵護和陪伴,但有至親姐妹一起相伴成長,這份溫暖的親情,多麼溫馨和美,令我羨慕不已。

有多少人,在命運的安排下,隨波逐流,得過且過;有多少人,安於現狀,不思改變,虛度時光;也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想要什麼樣的人生,而庸庸碌碌,一事無成,抱怨命運。沒有目標的人生只能空悲嘆,為夢想自強不息的人,則一定會收穫豐盈的人生。

在那些艱難的歲月裡,齊帆齊總是一邊跌倒,一邊擦乾淚水,迎著陽光,滿懷對美好生活的憧憬,不斷尋覓能提升自己的工作機會。正是因為她不斷地追求上進,才得已實現自己的文學夢想。

2015年,齊帆齊來到上海一家包子店打工,每月包吃包住3500元,每天呆在小小的包子店裡,弄得全身上下都是麵粉,整個人灰頭土臉的,看到她描述的這個情節時,真的令人心酸。

後來,在妹妹的介紹之下,她來到上海一家銷售公司,雖然從事的是最低端的銷售員工作,但是,因為接觸了互聯網,她的視野逐漸打開,也找到了通往文學之路的一扇扇窗戶。喜愛文字的她,也跟許多自媒體作者一樣,開始在公眾號和各個寫作平臺裡發表文章,受到了很多讀者的關注和喜歡。

走上寫作這條道路,她說要感激早餐店旁邊的舊書攤,從事早餐行業雖然工作量大,繁忙勞累,但她總是忙裡偷閒,在舊書攤閱讀了許多文學書籍,漸漸地喜歡上了文字,這無疑給她後來的寫作奠定了一些文字功底。

因為家庭的原因,天生敏感的她,本就有一顆多愁善感的心靈,心裡有太多的苦和痛需要傾訴,寫作無疑是最好的選擇。她說:“感謝時光贈予我寶盒,讓我與文字結緣。在我寫作的孤寂時光裡,那些紙頁吸收了我的內心傷痛。這些痛漸漸呈現出一種別緻的光澤,成為神聖的安慰。”

她曾是流水線工人,靠寫作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三、苦難原來是成長最好的資本

苦難的生活有時也是一種資本,那些成長歲月裡的無助和艱辛,都成為了她筆下的素材;打工生涯裡遇到的一些人與事, 也成為了她筆下的勵志故事。她瞭解底層農民工的生活情況,也懂得每一個打工仔揮汗的辛勞,她用一顆悲憫之心,寫下了這些底層打工者的生活百態。

齊帆齊的文字淺白輕盈,流暢似水,讀之如沐春風,就像一位老朋友,和你一邊喝茶,一邊和你聊著家常,你可以從她娓娓道來的傾訴中,感受她的喜怒哀樂。這些文字,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讓我們從中得到一些感悟,一些生活的力量,她的文字又非常之誠懇真實,樸實無華的文筆,記錄的都是她自己和身邊發生的人和事,因而更加接地氣,讀之溫暖無比。

雖然起步較晚,但她的刻苦和努力,使她走在了許多人的前面。在寫作不到三年的時間裡,成績斐然,目前她已是中國散文協會會員,安慶市作家協會會員,池州市作家協會會員,簽約了好幾個寫作平臺,每個平臺的粉絲都有好幾萬,寫作課學員上萬人,她的書更是在噹噹網和各大實體書店熱銷。

沒有誰能夠隨便成功,化繭成蝶的過程,一定是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她說:“寫作只有兩個字:堅持。堅持閱讀,堅持寫文。任何事只有先做,才知道結果。只有持之以恆,時間自然會給我們想要的一切。”

她曾是流水線工人,靠寫作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齊帆齊是一個很善良的女子,經常無私幫助他人,這也給她帶來了許多福報,她的身邊聚集了許多同頻之人,真應了這句話: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有一次和我聊天時,無意中得知有一位文友生活困難,她馬上給對方轉款500元。慷慨仗義,樂於助人,心懷良善之人,總會有福報的。

一株野百合,生長在荒野中,它自己知道不是草,是會開花的野百合,於是,它努力生長,不管旁邊的野草如何譏笑,不管土地怎樣貧瘠,風雨中,烈日下,它都堅信終有一天,能開出漂亮的百合花。終於,有一天,野百合迎風綻放了,美麗的身姿,絢爛了整個荒野。

2017年底,齊帆齊辭職成為一名專職的自由寫作者,並且開辦了自媒體寫作課程,實現了財務自由,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寫作之餘,她還學瑜伽,去旅行,看不同的風景,和學員一起線下聚會,生活豐富而多姿,這才是她一直想要的人生。

衷心祝福齊帆齊,這個如陽光般美好的女子,這個我打心眼裡佩服的女子,這個被許多文友稱為逆襲的勵志女神,未來一定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樣耀眼奪目,她的人生一定如同天空的彩霞一樣多姿多彩,幸福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成就自己的大作家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