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十堰」過去“窮窩窩”今成“幸福小院”,貧困戶蘭祥華的5年鉅變

鄖陽網訊 “人勤地不懶,5年生鉅變。”10月17日,筆者隨區電視臺記者走進五峰鄉東峰村脫貧戶蘭祥華家的“幸福小院”採訪,看到他家努力拼搏,奮力脫貧帶來的變化,深切感受到“有奮鬥就會有收穫”的至理名言。

蘭祥華現年50歲,家住東峰村5組,全家4口人。2014年以前,他家住的是土房、待的是窮窩窩,他也一直常年在外打工,四處奔波,沒掙著多少錢,家裡也沒有任何變化,基於此,2014年他家被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生龍活虎的一家人成了貧困戶,他感到臉上無光,於是開始思考著怎麼藉助現在的扶貧好政策擺脫貧困。他想: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力下降,外出打工不是長久之計,而他家地處油菜花之鄉黃金地帶,每年有大量遊客前來村裡遊覽賞景;而村裡在幫扶單位——區教育局等有關部門的鼎力扶持下,美家園、興產業,搞村莊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日新月異,鋪展出美麗鄉村新畫卷,發展前景極其美好,這正是自己回村創業興家園的最佳時機,絕對不能再猶豫。於是,他拉起親朋好友幫忙,建了小洋樓,美化了小院落,在門前種菜、養雞,閒暇打打工,開起了農家樂,並給新建的小院子取了一個現代、時尚的好名字:“幸福小院”,悉心經營起來。

「十堰」過去“窮窩窩”今成“幸福小院”,貧困戶蘭祥華的5年鉅變

蘭祥華介紹說,農家樂開了一年,他家就脫了貧。如今,5年過去,他家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年農家樂的收入都在三五萬元以上,招待的客人多是城市的“回頭客”,村裡哪家有啥喜事,或是親朋好友聚會,也大多選擇到他的農家樂裡來吃飯。由於現在人們都喜愛鄉村綠色、純天然食品,因而每年春季油菜花開時節,是他家生意最紅火的時候,他家養的土雞、種的鄉土菜不夠用,還要到鄰居家去借……所以,下一步,他打算好好種菜、多養雞,多搞綠色、純天然食品,提高服務質量和品味,打造農家鄉土特色。

在蘭祥華門前,筆者看到,他家的菜園、雞籠、水池就在道場邊,經營起來特別方便。院落、房間也被他早晚收拾的清爽整潔、一塵不染,去年被村裡評為“十星級文明戶”。筆者注意到,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逐步深入,在蘭祥華所居住的這一大片近百戶人家的村莊裡,像他家這樣風景靚麗的人家佔了一多半,土房幾近消失,黑色路網交錯,小橋流水,一年四季景色優美,呈現出一派美麗田園風光。蘭祥華說,住在這樣的地方,就得好好幹,好好珍惜,以不辜負這個美好奮進的時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注:13807280110,報料電話:0719-811011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