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杭州真正擴大城市格局、邁開快速發展的偉大腳步,有兩個時間節點:

第一個節點是1996年,只有主城五區的杭州,第一次“跨江發展”,從蕭山市劃出了西興、長河、浦沿三鎮,成立了濱江高新區。杭州走出西湖、跨過錢塘江、邁向城市擴張的道路,始於1996年,農曆丙子鼠年。

第二個是2015年,杭州宣佈要舉辦G20峰會和亞運會,同年,富陽撤市建區,世界杭州的時代真正到來。G20峰會結束的9月5日,被定為“杭州國際日”。隨後臨安撤市建區,大江東和下沙合併為錢塘新區,中環、二繞主導之下,有能力向外部輸出價值觀的杭州,始於2015年,農曆乙未羊年。

1996年是杭州城市發展的一小步,2015年是中國復興的一大步,這兩個時間在空間上的交匯點,是誕生了G20峰會和亞運會的主場:濱江、蕭山各佔一半的奧體。

近20年之後的再相見,也不過是久別重逢。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第19屆亞運會會徽

如今,距離2020庚子鼠年還有94天,濱江區即將迎來自己的第二輪生日。2015年開始的杭州城市快速奔跑也持續到了第5年,杭州的許多板塊都在迭代升級,迎來自己的2.0時代:

18年大成之後,錢江新城走到了2.0格局,二橋以東的大片土地,正在等待新生;

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到達摩院,未來科技城也走到了2.0的新版圖,49平方公里的範圍一下子升級為113平方公里;

而96年開始建設、擁有西興、長河、浦沿三鎮的濱江高新區,隨著西興、長河的飽和,浦沿、三江口和杭富一體化為代表的濱江2.0時代也正式到來

一切都在開花結果,一切卻又方興未艾。

Part 1丨壹

從1.0走到2.0時代,既是時間,也是空間,更是思維和智慧在時空中的沉澱。

每個板塊的1.0時期,探索和試驗的比重很大,到了2.0時代,有了積累,於城市發展和經營智慧而言,政府的操盤手法、運營思路和開發邏輯,與1.0時期的探索完全不一樣了。

比如,1.0時代,錢江新城、濱江、未來科技城,最好的土地都是在板塊啟動之初就已出讓,佔據最中心土地的,往往是當時低價招商引資的企業,隨後才是產業的導入、配套的落地、人才的引進和生活的成熟。

等到板塊成熟,才發現已無地可以發展,只能橫向拓展。所以整個未來科技城1.0區域,才會留下幾乎沒有優質住宅和配套的遺憾。

這種遺憾,從2.0時代開始,必定會盡力去彌補。因為有了積累,有了總結,有了前期試驗的成果,每一個板塊的2.0規劃,都是全新的手法:

比如最先啟動的未來科技城,達摩院、菜鳥、人大附中&國王學院、浙大餘杭院區等等產業、人口和配套先行,然後才是土地的陸續出讓。還有,站城一體開發的西站樞紐TOD,也勢必會成為全杭州最大的TOD,拉動整個大城西的價值飛昇;

錢江新城2.0也是如此,杭高已經開學了,之江路下沉之後把地面還給江濱公園的手法,也比錢江新城1.0對於環境的提升和改造,力度和決心大了許多;還有慶春智慧停車系統、可以輻射全杭州的江河匯商業巨無霸等,率先拉開了板塊的格局。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示意圖

濱江也會是一樣。1.0時期的濱江,主力發展的西興、長河兩鎮,住宅、配套、產業、商務、辦公等等交錯佈局,城市界面不夠清晰。而沿江最優質土地的過早出讓,又導致整體的江岸天際線不夠“國際濱”,很多規劃、營造較為傳統的樓宇,甚至已經顯得陳舊和過時了。

到了正在起步的2.0時代,濱江就完全不一樣了。智慧新天地、濱江富陽合作區、三江口規劃,三大高起點的優質規劃,會讓濱江超越濱江,站在杭州大城南、甚至西南的重鎮角色之中。它不僅要突破自身空間的侷限,還要激活發展相對較晚的浦沿,同時在濱江富陽合作區、三江口的新角色中尋找機遇。

而這其中,作為濱江西進的要衝,三江口規劃中覆蓋的濱江地域,以及濱江富陽合作區的紐帶,浦沿,瞬間置身在三大利好的疊加之中。

浦沿,成為濱江2.0的橋頭堡。

Part 2丨貳

三江口,會是未來杭州的一號工程,地位、價值和投入力度遠遠高於錢江新城2.0等區域。

因為當下的杭州,東已經連通了錢塘新區,北已經實施了崛起大城北戰略,西面的科創大走廊已經無縫接駁到了青山湖。也就是說,杭州的東、北、西三面,均已經成為了很好的整體,並在智造大走廊、崛起大城北、科創大走廊三大戰略的驅動之下,會越來越好。

而錢塘江以南的廣袤天地,還是相對分散的區域。他們,在城市的大戰略中,被稱為“南啟”,也就是,即將啟動的意思。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三江口初步規劃

分散不叫啟動,只能稱之為各自為戰。所以,如何更好地實現“擁江發展”,讓濱江以西、蕭山西部、西湖區的之江、富陽乃至桐廬,均能夠打破壁壘,協調發展,才是最重要的。

而這麼一大片地方,必須要有一箇中心,否則,無法一統江湖。

這就是順勢推出的三江口新城。規劃450平方公里的三江口,它不是一個簡單的新城,而是能覆蓋整個大杭州半座城的大中心,是串聯這些被錢塘江、浦陽江、富春江、高速、繞城和山脈隔開的各個獨立區域的大型城市樞紐。

三江口是行政推手,三條江則是天然紐帶。

在這條紐帶上,從富陽高鐵站所在的江南新城、東洲島到之江、浦沿等,會變成齊心協力的兄弟板塊,所有板塊的共同目的,都是自身的發展和城市的未來。這才是三江口規劃背後的真正用意。

此後的杭州,沒有一個板塊是孤立的,擁江發展的戰略要義也在於此。聚合所有板塊的效能,產生板塊量變到城市質變的效用,發揮“全市域”、“一張圖”、“一盤棋”的巨大作用,才能真正給城市的未來助力。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已經掛牌的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

濱江富陽合作區,就是在城市大戰略精神下的反映。濱江的產業優勢和富陽的空間優勢,互補,相得益彰。而整個特別合作區中,濱江唯一還擁有集中土地的地方,就是浦沿。

浦沿規劃了智慧新天地、櫻花跑道2.0、工業遺址公園等。還有汽車南站綜合交通樞紐,也會給板塊的發展的帶來新的空間。特別是智慧新天地,目前已經有銀江股份、丁香園、啟明醫療等眾多企業入駐。

浦沿,站在了城市、跨區、區域和自身四重利好疊加的時代風口之下。未來,這裡將成為濱江的“西大門”,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千億產業大平臺。

濱江2.0,浦沿正崛起。

Part 3丨叄

為了這次騰飛,浦沿已經準備了7年。這7年中,浦沿一直在梳理發展的思路和邏輯,知道所有發展的規劃均已清晰,才於2018年7月推出了首塊地。

世茂,拿下了浦沿斷供多年之後的首塊地,也是浦沿2014年至今出讓的唯一一塊地。也就是說,世茂浦沿項目,會是整個二次騰飛的首發之作。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2013年至今濱江共出讓涉宅用地18宗,浦沿僅兩宗

這也是世茂自錢塘天譽、璀璨瀾宸項目開始就一直踐行的拿地邏輯:率先洞察板塊先機、提前介入板塊發展,讓項目和板塊共同成長。

世茂浦沿項目,一共規劃10幢樓,6幢洋房,3幢高層加一幢配套公建的多層。對於最早產品也是六七年前的浦沿來說,全新的世茂浦沿項目,會是整個板塊、乃至整個濱江改善者的福音。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世茂浦沿項目效果圖

項目東南面,是新發現的錢塘江古海塘遺址,未來,這裡會成為古海塘遺址公園,讓區域的居住環境,有了歷史的底蘊。

東南面雙面臨水的地形,讓人想起今年暑假大熱的《長安十二時辰》,古長安的輿圖上,東南角上的一汪水景,讓108坊的板正格局裡,有了靈動和變幻。

枕水而居的愜意,在世茂浦沿項目會實現。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長安輿圖,東南角為曲江池

洋房建築面積約139㎡四開間朝南的大戶型,高層主打建築面積約97-139㎡的戶型,面向的,都是當前國際濱江的城市中產和長期居住在板塊、希望品質提升和改善的新老原住民。

世茂浦沿項目的6幢洋房,也是整個濱江洋房的不二之選。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世茂浦沿項目效果圖

作為“國際濱”,匹配其身份的住區,幾乎都在西興、長河,而浦沿,卻還是上個年代的產品,無論是規劃、戶型還是品質,都已落後。世茂浦沿項目的出現,讓浦沿第一次站在了國際濱的品質。

浦沿,終於有了自己的改善之選;總是向之江、蕭山等地溢出的濱江碼農們,也有了一個留在濱江的新選擇。

浦沿人居品質的改善,從世茂浦沿項目開始。

跟隨錢江新城、未來科技城的腳步,濱江也開始走向2.0時代

▲世茂浦沿項目示範區實景

最後,用一段話總結項目的價值點就是:

在擁江發展、三江口啟動、濱江富陽特別合作區出臺和智慧新天地四重利好推進之下,浦沿板塊斷供7年的首發之作,是整個濱江區洋房產品的不二之選,也是推動浦沿品質人居改善的迭代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